农业发展现状|第2课农业的发展

八年级地理教案 2012-09-0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农业发展要结合当地的自然和社会条件进行。
2、知道我国商品性农业基地的情况,记住商品粮基地的名称和位置。
3、了解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教学重点】
我国的九大商品粮基地和三大商品棉基地
【教学用具】
中国主要商品粮、棉基地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新课导入:上节学习了我国农业的分布,今天学一下农业的发展问题。
  2、读课本74页插图,分析各地农业差异巨大的原因。
   板书:一、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讲解: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差别很大,必须根据各地的条件,发展最适合的农业部门。举例说明。以课本75页活动为例。
   补充:发展农业除了要看自然条件以外,还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这样才能找出最适合的农业部门。
   转承:为此,我国建立了一批商品性农业基地。
   板书:二、农业基地建设
  读图找出我国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的名称和位置。分析其适合建立的条件。
  讲解:在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建立了九大商品粮基地,主要最南是珠江三角洲,最北是三江平原,这是本节学习了的重点。商品棉注意新疆是我国优质长绒棉的基地。
  读课本77页,了解我国其他的商品性农业基地的情况。
  我国农业将怎样发展呢:
  板书:三、走现代农业之路
  读课本插图和课文,了解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讲解:我国农业的发展有两个方向,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而是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我国农业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还存在劳动率底下,浪费严重等问题,因此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
   读图从自然条件,重点考虑气候和地形。分析各地农业的差异,得出应该因地制宜的结论。

南方发展水田,北方发展旱作,西部发展畜牧业。

商品粮: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汉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
商品棉:华北平原,淮北、新疆。

了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知道基塘生产的好处。了解生态农业的情况和蔬菜大棚的好处。
【作业设计】
填注我国商品粮、棉基地图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dilijiaoan/352.html

  • 【黄河的教案】第6课黄河教案

    【教学目标】1、 了解黄河的发源地,入海,上中下游的划分。2、 理解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3、 掌握黄河的开发和治理的措施【教学重点】黄河的开发和治理措施【教学用具】黄河水系图【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新课引入:上一节学习了长江的基本情况,今天学习另外一条著名的河流——黄河。 2、展示黄河水...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地形和地势》教案]《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目标1.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地形名称,并能够说出其分布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感知我国的地形特征,积累丰富的地形表象;能够结合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并适当地运用数据,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2.初步说明地形要素在我国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湖北教案网|湖北教案

    湖北省课 题第四节 “九省通衢”——湖北省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了解江汉平原丰富的物产2、了解湖北省交通和工业的特点3、了解省会武汉在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地位。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形式教具地图册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启发谈话法 教学步骤 (引入)在我国中部有一个...

    发布于:2012-09-15

    详细阅读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_《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二课时

    第2课时 农业的地区分布设计思想农业的地区分布是本节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突破重点是--的关键。地图是反映地理事物及空间分布的重要信息载体,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充分利用农业分布图并进行列表比较,让学生知道从地图上获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是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地理自然资源_八年级上册《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2 知道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国情特征;3 能正确评价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过程与方法1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我们在生产、生活中都用到哪些自然资源;2 讨论以上提到的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3 结合课本图...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祖国的宝岛台湾课文]“祖国的宝岛”——台湾省

    青云一中 殷西玲复习目标:知识目标:熟记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领土组成、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能力目标:学会分析台湾的自然特征与经济特征之间的关系。情感目标:进一步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重点:台湾的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影响难点:台湾的地形特征复习过程主干知识梳理 要点合作突破1 ...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技术产业教案

    高技术产业教学目标:1、理解高技术产业的主要特点。 2、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工农业发 展中所起的作用。3、了解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4、掌握高技术产业在地域上分布特点及未来变化趋势。 教学指导:高技术产业是 最具活力的产业。由于我国各地经济水平有较大的差异,城市与乡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与...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东南亚2020gdp]东南亚2

    东南亚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东南亚的居民构成、宗教信仰、及该地区华人的一般情况,掌握东南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热带经济作物、矿产及分布,了解东南亚的经济特点。2.通过分析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地理事物的能力。3.了解华...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土地资源教案]土地资源教案

    第二节 土地资源 [相关课件]教学要求1 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2 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3 教育学生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节辽阔的疆域(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节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课。要认识和了解祖国,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等方面的基本国旗情。这是使学生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特征,进而了解人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基础,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的最佳教材和出发点,因此本节内容为今后学习中国地理其...

    发布于:2012-09-1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