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初中地理|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
【jiaoan.jxxyjl.com--八年级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大量的数据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数量大、种类多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民族自豪感。
2.通过与其他国家比较,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特点,明确我国在自然资源上面临的严峻形势;通过分析其中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资源短缺的现实国情,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与人地协调的观念。
3.通过我国资源在“总量”和“人均”上一“多”一“少”的对比,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在整章教材中起到了"概述"和"引言"的作用,为后几节的学习作了知识和价值观的铺垫。教材首先利用一系列的数据,使学生认识到了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对于"自然资源总量大"给我国经济带来的优势,以及造成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原因,教材只是概括的提了一下,因为在后面几节的内容里会具体介绍。但是作为这一章最关键的一个概念,教材并没有解释,它是通过数据来体现自然资源的含义的,教师应予以补充。
教材还通过"想一想"安排学生将我国与世界上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相对比,给学生几个启示:第一,控制人口是缓解我国自然资源紧张的一个途径;第二,即使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不足,只要利用合理,同样也能把经济发展好。
在教材的最后,提到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概念,教师需要为学生解释清楚。并且要让学生认识到: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得不合理,同样也会面临无法再生的局面。
教法建议
本节的从内容上来说线索非常清楚,但这一思路决不能成为教师教授的线索,要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数据事实将我国自然资源的现实国情分析出来。所以教师在讲课之前,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查找资料,或者教师给学生提供大量资料,使学生在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之后,再提升到理性认识上。
为了明确自然资源的含义,教师可以在介绍概念之后再举出几种事物,让学生来判断这些是否属于资源,从而理解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接着再让学生辨别哪些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再生,哪些不可以,为后面提出解决资源紧张的措施作个铺垫。
--方案1
[新课引入]播放一段反映我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的影片,或者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以及数据资料,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并以此感到自豪。
[出示相关资料]
展示资料:(投影)
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
类别
国土面积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河流年径流量
森林面积
资源基本特征
总量居世界位次
3
3
4
6
6
自然资源大国
通过数据,能够让学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
[出示资料]“我国资源人均量及在世界上的排名”。
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
类别
国土面积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河流年径流量
森林面积
资源基本特征
人均量占世界比值
1/3
3/5
1/3
1/4
1/5
人均资源不足
人均量居世界位次
80
67
88
121
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我国由于人口众多,导致人均占有资源量极其稀少,人均资源不足。
[小结]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即:资源总量多,人均少。
[板书]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总量多,人均少
[提出问题]根据我们所了解的知识,请大家对比一下我国与日本、美国、加拿大三国在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方面有何差异?123
[学生分析,教师小结]略
对比之后,我们从日本这个国家对资源的利用政策上有什么可以学习的呢?
从分析中找到我国在资源利用上的问题:利用不尽合理
对于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让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分析,并能认识到我们也应积极参与到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实际行动中去,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作一名小环保主义者。
板书: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
一、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1.自然资源大国——总量大
2.人均资源不足
3.开发利用不合理
二、对现状的认识
--方案2
教学重点 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特征。
教学手段 课件
教学过程(www.91kaixue.com)
[导入]我们都知道,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自然资源。那么谁能从我们的衣、食、住、行和学习等方面,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呢?(学生回答)
[展示]人类利用土地、矿产、森林、水和水能资源的图片。
[讲述]可见人类离不开资源。那么我国的资源状况是怎样的呢?
[提问]大家都进行了家庭小调查了吗?谁能把结果告诉我呢?
[过渡]刚才很多同学说到自己家现在居住的地方以前是林地或者是耕地。我们班的同学住在全区的各个地方,把同学们的调查结果汇总起来便可以得出我们这个区的森林资源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大致趋势。
[练习]现在,大家请看三幅示意图,每一副示意图中只有一条趋势线是对的,你们能够判断出来吗?
[出示]三幅示意图
森林资源总量变化趋势线 人口变化趋势线 人均占有森林资源变化趋势线
[讲述]我们根据家庭小调查总结出了我们这个地区的森林资源总量、人均占有量的变化趋势。其实这种趋势不仅仅适用于我们这个地区的森林资源,它也同样适用于全国各地的多种资源状况。可见我国自然资源的形式是十分严峻的。
[展示]中国的资源状况(1997年数据)。
[讲述]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我国的自然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可以称是自然资源大国。
[展示]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值
[提问]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与世界平均值比;与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相比)你能概括出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吗?
[展示]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
[讲述]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总量多,人均少。
[提问]根据以前所学过的世界地理知识,你能不能说说在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方面,我国与日本、美国、加拿大相比有什么区别?
[讲述]我国在自然资源利用方面还存在着很多利用不尽合理的问题,如有些资源利用不当或管理不善,还有些资源遭到了破坏和浪费,这样就更加重了我国资源形势的严峻性。
[展示]资源利用不合理
[提问]你身边有哪些对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呢?
[讲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展示]阅读资料:从石油出口国变为石油进口国123
[启发提问]我们应该用什么实际行动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呢?请大家分组讨论。(成立小小环保队、回收废旧电池、垃圾分类等活动)
[展示]节约和保护资源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分析讨论,大家可以得出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总量多,人均占有量少,利用不尽合理。但是这节课我们更重要的收获是我们确定了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去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
探究活动
题目:家庭小调查
内容:
在第六章的学习之前,请学生回家做一个调查,内容如下:
1.你家现在居住地周围的环境在你爷爷十三四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2.在你爸爸十三四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3.现在是什么样子的?
4.从这个小调查的结果中,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目的:使学生通过调查家庭世代居住环境的变化,了解我国资源的变化情况。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banianjidilijiaoan/164120.html
-
【主要地形区】主要地形区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地图上确认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的准确位置,并能描述其各自的地形特点。能力目标 通过读图、填图的训练,使学生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上读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的分界线,及其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从而在山脉的基础上,建立起各高原、盆地...
-
中国的疆域_中国的疆域详细阅读
1 2 1、提前预习本课,完成课前预习。2、通过课前预习,尝试习题练习,检测自己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运用材料,了解历史上的行政区划。2、结合地图,通过活动和竞赛,让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记住全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3、了解香港、澳...
-
【河流和湖泊的概况初中地理】河流和湖泊概况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通过读图,使学生知道我国主要河流的位置、流向和流入的海洋;我国主要湖泊分布的省区和特点。 通过读图,使学生能在图上确认内外流区域的界限;并结合地形图指出它与地形区的关系,结合季风区非季风区图指出它与气候区的关系。 通过阅读珠江流域图和广州降水量柱状图及中国地形图,帮助学生理解珠江水量大、...
-
中国的疆域_中国的疆域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记住我国的面积、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知道我国的陆疆、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能力目标: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巩固学生的比例尺相关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
-
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初中地理|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大量的数据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数量大、种类多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民族自豪感。 2 通过与其他国家比较,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特点,明确我国在自然资源上面临的严峻形势;通过分析其中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资源短缺的现实国情,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与人地协调的观念。...
-
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我国的分布特点。 2 使学生熟悉我国主要的煤矿、油田、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的分布地。 3 使学生了解我国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4 通过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的主要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开发、节约、综合利用、寻求替代品的必要性与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资...
-
走向世界的中国力量演讲稿100字|走向世界的中国详细阅读
课题第九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 计划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领会地理环境要素的综合性和差异性及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2、明确中国的国情和世界发展趋势,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3、了解全球的变化趋势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过程与方法作图----小组...
-
【主要山脉分布图】主要山脉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和示意图,使学生熟悉我国的名称,并准确指出山脉的走向和分布。继续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各类地形图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山脉分布的空间概念,进而初步建立起分布的“脑地图”。通过珠峰探险的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攀登科学高峰的信念。 教学建议...
-
中国的人口大约是多少亿_中国的人口详细阅读
教学目的1.通过讲授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增长等内容,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了解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增长快而带来的一系列人口问题,并且理解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的重要意义。2.培养学生使用“人口分布图”专用地图的能力,并培养学生一定的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介绍有关华侨、华...
-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教案|第4课工业的发展教案详细阅读
第4课 工业的发展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工业发展的成就。2、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产业特点、分布及发展方向;收集资料加深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技能,读图、析图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分布特点的技能。3、通过感知高新技术产业的成果,形成地理表象,根据收集到的信息,通过抽象、概括思维过程,形成、理解高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