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和实施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教材吗?

杂文收录 2025-09-2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由于教材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至于人们常常误认为教材就是惟一的课程资源,甚至就是课程本身,所以在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时候就自然联想到编教材、印教材和发教材。其实,这是对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狭隘的理解,甚至是一种误解。
    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并不能等同于编教材,或者说主要不是编写学生统一使用的、人手一本的教材,而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更多地采用活动形态以及为开展活动而提供给教师一些参考性的课程方案。否则,就可能使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成为国家课程的翻版,一方面进一步加重了学生负担,另一方面也失去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应有价值。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是高度统一的国家课程,这为培养统一的国民素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种单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一方面,单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不可能解决学校遇到的所有课程问题,课程的适应性差。特别是像我们国家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这一情况就显得更为严重。另一方面,单一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不能很好地发挥地方、学校乃至社区独特的优势、传统和办学积极性,难以满足他们的需要,造成大量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此外,正如许多研究结果所表明的,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厌学、辍学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基础教育课程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无法满足他们带有地域性和学校特点的发展需要,导致他们对于基础教育课程产生陌生感和自卑感,从而丧失了继续学习的动力。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设置,其目的就是要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不同需求与不同特点,使整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既能促进国民共同基本素质的提高,又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管理上不是由国家统一进行的,而是以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为主,并鼓励社区人士、学生家长和其他人员的参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取向,是试图消除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学生与家长、知识与实践之间的隔阂或对立,打通它们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丰富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自主和独立批判的精神。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教学应该重视学生在所处的当地社会中获得知识和能力,它的重点应该是如何利用当地的或者实际现场的知识、经验营造一个多样化的认识论环境和活动空间,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和尊重这种知识和认识方式的多样性,摒弃“惟书”“惟师”的“盲从”与“偏见”,使多样性的知识成为提高认识能力的途径,从学生自己所处的周围社会中学习更多的东西。这样的教学环境应该是一种开放、宽松、平等和多样化的教学环境,各种知识和经验都能以不同的方式进入这一环境之中,彼此之间相互交流、竞争和对话,从而培养学生公正对待各种知识乃至自身经验的理性态度。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相比,在性质和功能上有很大不同,它们提供的很大一部分内容应该是与学生在当地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乡土知识和社区经验,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多样性,更好地获得生活经验,建立学习与发展的自信心。如果硬要把这些乡土知识和社区经验纳入到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学科课程范畴,就会破坏它与当地社会生活的整体性,造成乡土知识和社区经验生命力的丧失。这些乡土知识和经验本质上是由当地人民创造和积累的,而不是由一般意义上的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们提供的。所以,这些知识和经验的组织与安排,应该由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完成。就课程类型而言,这些课程主要以活动形态为主,围绕一些实际的社会生活和生产而展开,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教,在教与学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实际的做事能力。换句话说,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尽管不能说一定不能编教材,但要尽量限制,大多数地方课程不能像国家课程那样编写学生人手一本的教材,而更多的是为学校和教师开发课程提供参考性的课程方案或指南,至于校本课程则应该完全是学校教师开发和选用的课程方案或指南,而不能是学生人手一本的教材。尤其是,以经济利益的驱动为特点、以开发校本课程的名义向学生摊派教材的情况,与课程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我们应该坚决杜绝。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2234.html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