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我校近几年来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重点是,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1.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自研性学习
自研性学习的前提是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体的内在差异,尽可能充分反映学生对学科的不同要求。例如:针对每个年级至少有12个班,而每班学生的个性差异较大的情况,我校开展了数学的“分层次教学”和“问题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学习适合于他们自己的数学,从而使有潜能的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相对滞后的学生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我们的目标是实现不同的人,施行不同层面的教学,各有侧重,为学生提供选择课程的机会。学校在实施一期课改的阶段,制定了以数学为龙头,科技、体育为两翼,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的教改计划,促进了各学科的教改工作。如:从1990年起,我们的数学、环保、天文。电脑等活动小组和创造发明课程及一些科技类的指定选修课,主要由本校教师和外聘专家给学生开设较高程度的研究型讲座,所涉及的是指定选修和课外活动课,这可视为一种研究型课程的雏形。
1993年,我们对研究型课程的认识进一步明晰,对当时涌现出的大批初中数学资化学生,从高一起就打破常规课程的束缚,以学习小组形式,在教师指导下组织他们进行自学、研习,让他们自己在研习中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改革的效果是明显的,从95年至今学校基本上每年有2人参加全国数学冬令营,其中4人进入国家集训队,数学尖子学生崔振华以全国数学集训队第一名的成绩进人国家队就是一个例证。
1998年迁入新校后,根据学生实际,我们在部分年级和班级的数学课上试行分层次教学,分为A、B、C三个层次人层次以综合应用、数学建模为标准,B层次为市重点标准要求的课程,C层次以上海统一的高中数学大纲为标准。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自由选择,教师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目标 ,能力要求,确定教学方法。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探求知识过程的体验,由于这方面的工作才刚刚起步,有待于进一步实践与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我校语文教研组组织学生编写个人文集,其中一个年级学生人人参加,通过自己编辑小组交流,个人打印制作,人人都有编写文集工作的体验,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同时,为探索研究性学习方式,政、史、地、理、化、生、音、体、美、劳等各学科都结合学科特点积极推动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培养工程,根据学校的三年发展规划,有相应的学科三年教改计划。
2.按学科特点突出知识应用的保作性学习
我校语文教师开设的“时文分析”课,将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栏目迁移到必修课的教学中,针对热点问题让学生进行研讨,通过查阅资料,社会调查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语文教学与社会的发展相结合,重视知识的应用性教学。经过一年训练,其中一个班级写出40余篇有一定质量的调查报告和专题小论文,并受到一些专家的好评。
又如98学年,我校高二化学教师挤出必修课的相当时间,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搞小项目设计,做小课题研究。学生们纷纷利用休息时间,进市、学校图书馆,到实验室做分析实验,研究环境污染,探求改进和解决的方法。经过近半年的努力,一个班写出30余篇关于各类环境问题的小论文,有些还在市级评比中获奖,我校的张国芳和吴朋设计的小项目获全国创造发明金牌,并代表上海去香港参加论文答辩。由于学校的各学科的必修课中渗透环境教育,围绕环境教育开展研究性学习,并组织方案项目设计等活动,在市绿色学校的评比中经过市的评审,验收成为首批上海市绿色学校。
3.按学科之联系为特征的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的提出源于自然界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原有的学科分类只是人为设置。综合性学习。研究则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方面,我们有特色的课程是环境教育课程。90年代初以选修课、活动课的形式出现。环境教育涉及到历史、地理、生物、化学等多学科,还涉及到中学教学内容未涵盖的学科如环境科学的各个子学科。我们在课程实施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环境保护小组”发展为“环保协会”。对各教研组都要求有相关的环保教育的计划,环境教育也是每一个教师的教学任务。在师资方面,我们还借助于上海环境科学研究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撰写了大量论文,其中陆相宇同学的论文《汽车尾气中铅污染的调查》获第四届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铜牌。同时对噪声和水质污染的研究小组,通过大量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写出了高质量的论文,均获市级以上的奖项。
广泛的自主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钻研精神,天文协会的学生进行天文方面的科学研究也取得显著成果,1999年他们观测到狮子座流星雨及拍摄到的“海尔——波普”慧星照片在中央电视台播放。
通过活动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如我校前任天文协会会长唐本初同学尽管已在复旦大学就读,在了解到天文活动指导教师不足时主动请求担任高一年级的天文活动指导任务,承担活动课工作,得到了有关教师的好评。
4.按社会、生活专题为目标的专题性研究课程
这种专题性研究课程主要是通过项目设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不仅让学生适应社会,而且在动手中形成新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我校聘请有关专家开设了“创造学科”,是指定选修课,旨在开拓视野和思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通过一年或半年的学习,独立完成一个小项目的设计方案,逐步要求实施,其中创造性思维特别需要一种团队精神,它木但体现出个体的创新意识,而且更反映集体的智慧。如我校OM协会成员都经过一年环保和创造性学科的学习,并在当年的上海市头脑奥林匹克竞赛(OM)中,他们利用业余时间,依靠集体的智慧设计的“弹力车”获这个项目的高中组冠军。
学校“机器人”研究小组的学生在有关老师和专家的指导下,分工协作(机械传动,程序设计,图象处理),他们设计的智能机器人,在参加市机器人项目展示评比中获得高度评价。宋晓岚老师指导的“食品与健康——中国菜系营养研究”课在长宁区第七届教学研讨会上展示并获得好评,并代表上海去香港展示。这一切说明学生中蕴藏着巨大的学习潜能。
5.青年党校和邓小平理论学习是学校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基地
目前,我们正在努力探索邓小平理论的“三进”,即邓小平理论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邓小平理论的学习主要以学生研习为主,培养学生以小平理论为指导,分析中国现状,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增强社会责任感。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讨论,其效果是灌输法无法比拟的。在暑假中,学校组织部分学生到社会中去考察,其中包括到贫困地区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考察交流,并撰写了一批有质量的调查报告和论文。1998年以来,我校学生中已有近400人参加青年党校的理论学习,有200多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12人已被光荣地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力,是我们教学改革的目的之一,我们将继续探索,并不断吸取国内外行之有效的经验,为培养学生继续学习学力奠定基础。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详细阅读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详细阅读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详细阅读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详细阅读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详细阅读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详细阅读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详细阅读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详细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详细阅读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详细阅读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