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的美好|听到了美好的铃声

杂文收录 2025-09-1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新世纪之初,赶上了语文课改的浪潮,跻身全国38个实验区行列,率先品尝第一枚果实,自以为这是从教之幸,是教语文之幸。我们在使用人教社编辑出版的七年级语文教材的实践过程中,获得了初步的感受,“尝新”之味,齿颊留香。

第一,新教材鲜明的凸现了语文课程的人文精神。语文教育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育人,重要的就是培养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精神,重要的就是认识自我。新教材每册六单元三大板块,从“人与自我”起始,进而辐射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它重视和关注青少年“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新课标”语)的形成和培养,以七年级上册为例,以认识自我为起点的前两个单元10篇课文,从《在山的那边》叩门,引导学习主体探索、进取、尝试,克服困难、不怕挫折,树立坚定信念,最后用《论语》十则押卷,除保留了传统的六则之外,加添了四则,重在个人品行的修养和磨练。在练习设计上,抓大放小,重在整体把握,重在个体感悟和独特体验。从题量上,减少了将近三分之二。把更多的空间留给了学生,引发他们的联想和想像,激活情感和兴趣,变做题机器为思维的主人。同时,她还着意从青少年认知特点和身心发育出发,较大限度地满足他们好奇、探险、想像和嬉游玩乐的心理需要,诸如《月亮上的足迹》《山市》《童趣》等,都是极好的课文,这些文章,言不由衷的矫情少,代之以复归自然本色的温情和人性。另外,新教材张扬了语文诗意的旗帜。我们这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原本具有浓郁的诗教传统和氛围,但因为功利之需而日渐淡薄。新教材返璞归真,加大了诗歌的比例,除了附录要求背诵的十首之外,每单元皆有诗歌篇目。课文内容里,“温柔敦厚”的人性倡善色彩也浓郁起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便是明证。

第二,新教材自觉地昭示教育活动中的平等意识。“新课标”有云,“语文教学应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虽然新教材仍不免难以遮掩又不无顽强地流露出“精英”情结,却主观自觉上已在努力地试图以亲和的面孔示人,试图接近孩子,缩短彼此距离,已经放下成年人诸多的成见和架子,小心谨慎地进入他们的心灵世界。于是,居高临下,横蛮地将成人经历和体验的结论强行填塞给学生的情况几乎绝迹了,板着面孔一本正经教训的口吻少了。尽管骨子里仍忘不了教你育你,可再没有了提着你的耳朵听命于我的霸道了。或是坦露心迹,或是陈述经历,更多的是提供一种同龄的参照,给以“润物细无声”的心灵浸染和感化。

鲁迅以为,长者应该是指导者;协商者,而不应是命令者。作如是观,新教材的冷冰冰的命令者的装扮淡出、退隐了,平易近人的指导者、协商者的面目清晰多了,从“写在前面”的话到每个单元和每篇课文的导语 ,甚至课文“研讨与练习”的措辞用语,多数也都是引发式的。作为课本主体的选文,通过构建文本体系而与学习主体平等相约,已经使用的两册的第一单元最能体现这一特点,所以也最能为少年学子们喜爱和认同。

第三,新教材初步构建了教材体系的开放格局。具体说来,严格遵循了课标“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拆除了门户樊篱,建立了跨学科的联系。从课文内容来说,人类对自然的探索进入到哪个层面,教材选文的视野也及时跟到了相关领域。对多元文化的接受,更是有了雄浑阔大的胸襟和气度。比如下册,以前的教材似乎无一篇外国文章,而新教材居然有八九篇之多。每单元之后的综合性活动的构想,三大三小,更是前所未有,既可走出去,又可请进来;既是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跨学科链接,又是语文自身素养的综合多样运作。教学主体拥有的空间和自由度大大增加了,对教师的职业水准要求更高了,学生的视野更开阔了,世界更精彩了,人生更绚丽了。

实践表明,新教材的使用,给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等带来了一系列的冲击,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了,生命的个体鲜活了,个性得到了张扬和释放,但课堂既有秩序和规程也面临着动摇、颠覆甚至瓦解的危险。如何组织、,调适和重构,摆在教学主体面前,便也有了更多的欣喜、挑战和困惑。尽管我们起步不易,我们因袭的负担不轻,我们面临的困难不少,但开弓没有了回头箭,课改正未有穷期,因为我们已经“听到了美妙的铃声”(果戈理语),难道壮丽光辉的前景还会远吗?

[1]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2127.html

  • 古诗鉴赏的方法_古诗鉴赏方法指导

    点击浏览该文件...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语文课堂使用多媒体教学优势是什么|多媒体教学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无锡市东绛实验学校 邵晓东多媒体能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把它用到语文教学过程 中,能改变传统教学单一的方式,极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极大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加深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教学效率。...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语文教改设想_语文教改:拒绝“伪新课程”

    江苏省常州市第十五中学 梁增红(邮编213001邮箱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各地的语文课程改革也如火如荼地展开。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推进,专家学者著书评说,教学一线的老师们更是把新课标当成新世纪的语文教学的航标。新课程,从理论上是可行的,从专家所描述的情形看,前景是美好的。无庸置疑,在新...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开学第一课让我来]开学第一课:让我轻轻地告诉你

    引言:我多次说过,我不是一个称职的教师,因为我的课是相当散漫的,而且目前还没有改变这种讲法的欲望,所以紧张的高三的第一节课,我仍然不准备上课,而是跟大家讲一些小故事。这些小故事都是我从网上听到的。并且我还可能要给你们一些忠告,这些忠告被许多人证明行之有效,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地想一想。如果你有心,请记...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教案创新

    以应试为惟一目的的指令性课程范式,严重禁锢了师生双方的教学创造力及其应有的发挥,导致对欲被开发的中国智力资源的深度破坏。正在全国范围推开并深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解构这种全预制、全封闭和全垄断的指令性课程范式,而教案作为指令性课程实施的首道工序,更是以其强烈的预设性、规范性和指示性束缚了师生课堂...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如何说课及说课要点]如何说课1

    一、说理性 备课,可以从教案看出“怎样教”;上课,可以从课堂教学看出“怎样教”。而说课不仅要说出“怎样教”,还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要让听者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是说课区别于备课、上课,形成独有特征的主要方面。说课要求教师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分别阐述,而且特别强调说出...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_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十种意识

    意识诱发行动。科学的意识诱发正确的行动。面对网络化的教学环境,语文教师应具备以下十种意识。一、 创新意识。语文教学有优良的传统,也脱不开因袭的重负。在认真清理遗传的同时,创新就成了语文教学的必然选择。可以这么说:没有创新,就没有语文的立锥之地。创新的领域极为广阔,从现实性讲,亟待通过创新解决的问题有...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王财贵教授的经典诵读】王财贵教授儿童经典诵读专题讲座

    今天,我之所以来这里就是要说明一件事情,请各位老师这一辈子务必要记住一件事:教育是非常简单的事,教育是非常轻松愉快的事,要培养人才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 所谓的老师要有爱心、恒心、耐心,这些三心两意是不需要这么强调的,我们只要了解教育的本质。 本来,一个孩子他就是...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高中生_“研究性学习”在法国

    法国基础教育和中国极为相似:重哲学、重历史、重基础文化,内容庞杂,学生负担较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新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崛起,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育人方式提出了挑战,法国基础教育开始进入一个深刻的转型阶段。1990年由现任总理若斯潘领导的教育改革主要在制度层面,1994年开始转向重视中小学学校...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语文的实践和综合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实践中的误区辨析

    安徽皖西学院 黄伟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精神编著的中学语文教科书,首次设置了“综合性学习单元”,在语文教材改革发展史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成为体现“课程标准”精神、引导语 文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单元”设置,是对...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