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让教育资源】网络探究:让教育互动起来

杂文收录 2025-09-1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1995年,美国圣地亚哥大学的Bernie Dodge 教授提出了网络探究(WebQuest),也就是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其主要作用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习合作,处理不很明确的信息”。这种学习方式提倡学生通过网络,直接访问专家、搜索数据库、了解最新的报道,然后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七年以后的今天,在上海召开的“首届全国中小学网络主题探究活动暨全国中小学教育特色网站展评”研讨会上,中国第一批实践网络探究的中小学老师向与会者展示了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

上海市宝山职校的孙晓红老师在设计的WebQuest《威尼斯商人》一课中,带领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资料,与专家、学者、老师以及戏剧迷们交流,对作品的社会背景、历史年代、风俗宗教、作者生平及作品特点等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和分析,完成自己的综合判断,公正客观地评价该作品及其中的人物。

本课的设计活动为时3周,其中集中活动时间6课时。

课前先阅读原著,课时的分配是:

第一课时,提出问题。全班活动,提出阅读和理解剧本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做好课堂记录同时在课外活动中分类整理问题并对关键问题做出初步回答。

第二课时,搜集信息。运用网络和其他手段搜集相关信息,并进行交流和评价,同时在课外活动中访问各级图书馆等,进一步收集信息。

第三课时,交流讨论。交流共享各自的信息,并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分组讨论所选人物作品的共性和个性。

第四课时,深入认识。分组集中讨论小组选定人物角色的特点,深入认识整部作品,并在课外活动中完成研究报告、演示文稿。

第五、六课时,汇报交流。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研究成果,接受同学质疑,并递交作业 。

在实施网络教学中,孙老师感觉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个性得以彰显。学生实现了跨学科的学习,查阅了文艺复兴的社会背景、犹太民族的历史等,在对作品人物的分析中,取得了与传统学习目标截然不同的丰富、新颖、独特的认识。

这节课的设计过程其实是一个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是一个可以站立的台阶。就像提供了一个“脚手架”,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脚手架”的功能是将学生感到无从下手的大问题分成一个个细小的任务和目标,并将它们根据一定的规律“搭建”起来。问题变小了,方向也更明确了,学生就比较容易知道自己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并能循着一定的思路探究下去。

“惟存教育”的主持人柳栋老师在谈到进行网络教学的初衷时说:“中国传统教育缺少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WebQuest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对学生的评价,WebQuest非常强调自我评价。这些都很符合我国现在的课程改革、课程标准的精神。WebQuest是我们广大教师走向新课程的很好的抓手。”

(翟晋玉 《中国教师报》)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2079.html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