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方法学文言文直观高效】直观高效 激趣创新—运用多媒体进行说明文教学的做法

杂文收录 2025-09-1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作者: 李方平
来源:浙江教育网
说明文是初中《语文》第三册教学的重点。学生以往接触的都是记叙文、诗歌,还有部分散文和小说,这些文章形象生动,文质兼美,有的抒情色彩浓厚,故事性强,深受学生喜爱。而现在让学生学习语言平实、内容平淡的说明文,如果仍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师感到口干舌燥,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笔者在教学中运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解决了教与学的多重困难,教学效果便大不一样了。下面以《向沙漠进军》教学为例,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用多媒体敲这“第一锤”,容易将学生带入积极思维状态。学习《向沙漠进军》课文前,考虑到学生对于沙漠认识的局限,先放半分钟风沙肆虐的录像,让学生通过视听去感受、认识沙漠对人类的危害,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就一下子被撩拨起来了。在教学过程 中,一般是让学生根据已有见识、经验充分想像之后,再显示有关图片,如“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地区逐渐变成荒漠”,“榆林地区关外三十公里都变成沙漠”和“防护林的培植”等图片。有些图片则结合语言文字的说明在恰当的时机展示出来,如有关作者的情况、天山国营农场的景观和我国治沙取得的巨大成绩的图片。说明文中,列图表本身就是一种常用的、直观的,有助于理解、乐于为读者所接受的说明方法,所以在说明文教学过程 中,如能把握时机,恰当地显示、插播一些与说明内容有密切关系的图片和录像,就能恰到好处地将课文的时空变换展现出来,使教材内容化无形为有形,化静为动,迅速给学生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情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说明对象及内容的理解。 
二、创设情境,突出重点,增强教学直观力度。 
要想使学生在学习中全身心地投入,需要教师创设与之适应的情境和氛围,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协调关系,引导学生忘掉自我,自然地进入到作品中去,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说明文教学也不例外。在《向沙漠进军》一文的教学过程 中,通过必要的声像,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既牵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和“抵御风沙袭击的方法是培植防护林”等重点句段时,先让学生阅读、讨论、想像、动手画简图后,再通过计算机在大屏幕上演示“游击战”、“阵地战”和“防护林如何防风”的动画。运用多媒体进行说明文教学,把枯燥的说明内容变得生动直观,使乏味的学习变得愉悦,既能省去老师许多口舌,使得课文重点突出,难点不难,使学生心存的疑惑在短时间内猛然解开,还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增加密度,扩充信息,提高语言教学效益。 
语言文字教学是语文教学最主要、最基本的途径和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 中,不管对于哪种文体,语言文字的教学都是最重要的。运用多媒体,能大大增加语言文字教学的密度,加快节奏。在《向沙漠进军》的教学中,把预先设计好的文字内容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让学生回答、朗读,在短时间内能快速有效地检查出学生对说明文知识复习和对新字词预习的情况。再如“沛”、“虐”、“御”等字,学生容易写错,就通过大屏幕将书写过程一笔一笔演示出来,易错的笔划用彩色显示,给学生强劲的刺激。将全文内容切换到屏幕上,醒目的重点句段、规范的书写,对学生是一种有力的正影响。重点词语采用不同颜色,老师再加以必要的讲解,学生对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就能较快理解。运用多媒体把老师设计的板书和教学重点及时、有序地显示出来,把当堂要做的练习和课外阅读材料也快捷地显示出来;通过实物投影仪当堂反馈学生的书面练习,加以评析,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这些效果都相当不错。这样,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就明显增加,学生快速思维、快速阅读、快速表达的能力得到了训练和强化。尤其是在总结归纳阶段,信息密度之大、转换切割之快、条分缕析之明、刺激程度之深,是其它方式难以比拟的。 
四、结合实际,开阔视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现代教育强调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特别是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因此,我们的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信息的传递、感知材料的呈现。教师在完成《向沙漠进军》一文教学任务并作了简单小结后,大屏幕显示若干则关于2000年春季沙尘暴数次袭击京津地区的报摘材料。让学生快速阅读后,结合课文内容,为治沙工作献计献策,或者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有关“环境保护”的想法。在融洽的氛围中,学生积极思考讨论、踊跃发言。他们的积极参与意识和富有创造性的建议令人惊讶不已。这样,在多媒体向学生快速传递信息的基础上,让学生将新认识和已有的知识相结合,通过已有的理解对训练的新内容进行过滤,并在过滤过程中重组新的内容,构成自己的认识结构,变成自己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转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过程就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 
当然,应用多媒体教学毕竟只是辅助手段,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的讲解、点拨,不可能代替语言文字本身,不可能代替所有的语文教学手段。在运用过程中,怎样做到恰到好处、化难为易,需要今后的不断实践探索及各位同仁的集思广益。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能解放思想,敢于尝试,就一定能把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手段完美地结合起来,进而取得语文教学的最佳效果。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2042.html

  • 古诗鉴赏的方法_古诗鉴赏方法指导

    点击浏览该文件...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语文课堂使用多媒体教学优势是什么|多媒体教学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无锡市东绛实验学校 邵晓东多媒体能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把它用到语文教学过程 中,能改变传统教学单一的方式,极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极大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加深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教学效率。...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语文教改设想_语文教改:拒绝“伪新课程”

    江苏省常州市第十五中学 梁增红(邮编213001邮箱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各地的语文课程改革也如火如荼地展开。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推进,专家学者著书评说,教学一线的老师们更是把新课标当成新世纪的语文教学的航标。新课程,从理论上是可行的,从专家所描述的情形看,前景是美好的。无庸置疑,在新...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开学第一课让我来]开学第一课:让我轻轻地告诉你

    引言:我多次说过,我不是一个称职的教师,因为我的课是相当散漫的,而且目前还没有改变这种讲法的欲望,所以紧张的高三的第一节课,我仍然不准备上课,而是跟大家讲一些小故事。这些小故事都是我从网上听到的。并且我还可能要给你们一些忠告,这些忠告被许多人证明行之有效,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地想一想。如果你有心,请记...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教案创新

    以应试为惟一目的的指令性课程范式,严重禁锢了师生双方的教学创造力及其应有的发挥,导致对欲被开发的中国智力资源的深度破坏。正在全国范围推开并深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旨在解构这种全预制、全封闭和全垄断的指令性课程范式,而教案作为指令性课程实施的首道工序,更是以其强烈的预设性、规范性和指示性束缚了师生课堂...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如何说课及说课要点]如何说课1

    一、说理性 备课,可以从教案看出“怎样教”;上课,可以从课堂教学看出“怎样教”。而说课不仅要说出“怎样教”,还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要让听者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是说课区别于备课、上课,形成独有特征的主要方面。说课要求教师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分别阐述,而且特别强调说出...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_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十种意识

    意识诱发行动。科学的意识诱发正确的行动。面对网络化的教学环境,语文教师应具备以下十种意识。一、 创新意识。语文教学有优良的传统,也脱不开因袭的重负。在认真清理遗传的同时,创新就成了语文教学的必然选择。可以这么说:没有创新,就没有语文的立锥之地。创新的领域极为广阔,从现实性讲,亟待通过创新解决的问题有...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王财贵教授的经典诵读】王财贵教授儿童经典诵读专题讲座

    今天,我之所以来这里就是要说明一件事情,请各位老师这一辈子务必要记住一件事:教育是非常简单的事,教育是非常轻松愉快的事,要培养人才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事。 所谓的老师要有爱心、恒心、耐心,这些三心两意是不需要这么强调的,我们只要了解教育的本质。 本来,一个孩子他就是...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高中生_“研究性学习”在法国

    法国基础教育和中国极为相似:重哲学、重历史、重基础文化,内容庞杂,学生负担较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新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崛起,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育人方式提出了挑战,法国基础教育开始进入一个深刻的转型阶段。1990年由现任总理若斯潘领导的教育改革主要在制度层面,1994年开始转向重视中小学学校...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语文的实践和综合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实践中的误区辨析

    安徽皖西学院 黄伟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精神编著的中学语文教科书,首次设置了“综合性学习单元”,在语文教材改革发展史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成为体现“课程标准”精神、引导语 文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单元”设置,是对...

    发布于:2025-09-1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