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语文复习重点】语文中考复习思想刍议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规范 发展 创新
——
323307 浙江省遂昌县金竹中学 兰国祥
中考是我们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考试,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对于学生个人是迈向成功的第一道门槛;对于学校老师是检验自己工作成效的一份试卷;对于社会是培养和选拔人才的标尺。因此,对待中考谁都不敢马虎。笔者作为初三的语文教师,自然也就要兢兢业业,绞尽脑汁,和学生共同“作战”。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考试说明和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及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考虑,我个人认为语文中考复习应做到“规范、发展、创新”六个字。
规范是我们的门面
虽然参加中考的对象是已经经过了八、九年语文学习的初三学生,但是他们当中有好些人,不会拼读汉字,不知道书写笔顺,不知道标点符号的书写规范,更不用说一些表达的规范。这些可谓是非常基础的内容,然而,学生并没有把它真正的掌握好。因此,我们在中考复习当中,一定要把这些东西规范起来。不要让他们的汉语拼音变成了英文字母;不要让他们手下的汉字变成天书,失去了它应有的形体美;不要让“出”成了两座“山”的堆积;不要让他们的标点成为天上繁星,都只是一点一点;不要让他们将来走上社会后,讲几句普通话都有浓重的地方特色。
这些看似无足轻重,但它是我们中国人的门面。我们教师是为自己的祖国培养人才,又有什么理由不去规范这些本该做好的东西呢?
笔者在中考复习当中,把规范作为一个重点来抓的。从课堂到课外,从作业 本到试卷,都要求表达和书写规范,达不到要求的,不惜宝贵的课堂时间,用以训练。个人认为这是门面,无论如何都不可丢。
发展是我们的需要
在《2004年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中,就强调了中考要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当然我们在中考复习当中,也就不能不顾学生的身心发展,一味的搞题海战术,进行高耗低效的复习策略。语文复习不应该只是以前学过内容的反复与回顾,因为语文只有一小部分知识可以用来复习,而大部分是人举手投足间所折射的涵养,以及各种处理问题的智慧与能力。而这些一旦被人所获得,就将会伴随你走到人生的终点。显而易见,语文复习仍应该归属于语文学习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在语文的各个方面都有个新的发展。如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阅读欣赏水平的提升,情感语言积累的进一步丰富,良好语感的进一步形成。
所以,笔者并不把语文复习看成复习,而是把它看成需要高频高效学习的阶段。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在贯彻新课标的要求,以新课标的理念审视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将阻碍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枪毙。笔者在初三最后一个学期还给学生上散文欣赏课(每节课5分钟),大量的精读课(课外内容),泛读课(到阅览室,或向他人借阅,每周做600字左右的摘记),作文课(每周一节),而只用一小部分时间对一些语文知识进行复习回顾。
这样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似乎忽略了中考,其实不然,现在语文中考它所要考的主要还是学生的能力,中考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与高中的要求都相距甚远,为了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也不应该只盯在中考上,还应为他们的高中学习作一些铺垫。就是忽略了,我想也是值得的,因为学生的发展是一辈子的事情,而中考只是一道小门槛。
创新是我们的追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的教育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清楚认识的道理。中考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对初中的学科教学起到引导性的作用,那它就应着力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004年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中也是这样要求的。
语文在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语文中考卷对学生在创新方面的要求也比其他学科要高,且不说60分的作文需要学生有很高的创造性,就是那些阅读题也是学生发挥创造力的空间。《2004年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对中考命题提出了明确要求:适当减少题量,增加主观题的题量(丽水市要求:语文中考逐步取消客观题),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和发挥创造力的空间。试题要灵活开放,逐步减少纯粹考核记忆性的知识内容,适当增加开放性,探究性的试题。
可见,语文复习讲究创新是中考的要求,因此在复习当中,笔者尽量的选择那些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性的试题,对学生在课堂作业 中闪现出的创造性的思想火花给予肯定,让学生在这过程当中体验喜悦。教师在选择复习形式时,也应该有所创新,不要总用一种固有的形式——做练习来打发复习。在新授课中,可运用的新形式在复习中同样可以运用,比如竞赛,游戏,讨论,挑战等都可以运用。笔者在复习现代文阅读时,一节课就给学生一篇文章(600字左右),由学生自己阅读后写出5个题目,再同桌交换后答题,教师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巡视,收集主要问题,然后集中讲解。
在语文复习中,讲究创新,既可以使复习取得良好效果,又可以轻松愉悦,这难道不是我们老师学生共同的追求吗?
以上只是笔者对语文中考复习的一些粗浅思考,抒之笔端,以求交流。
-
中考涉及的名著阅读|名著阅读与中考详细阅读
高青县花沟初中 景学 256305新课程标准在课外读物的建议中给我们列出了中外文学名著的数量和要求,综观2004年各省市的中考题,笔者分析了一下,题型在往年的基础上有所变化。如:一、考察故事情节和人物情节题1、长篇小说《水浒》塑造了众多的英雄好汉形象,其中你印象深刻的一个人物是(姓名) 武松 。他...
-
【趣学古诗文】趣教古诗文详细阅读
吴中区渡村中学 张霞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宝贵遗产,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古诗文的教学越来越受重视,古诗文的比重在初中课本中越来越大。但长期以来,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不大,有的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古诗文教学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
真实是文章的生命|真实——文章的生命详细阅读
假花尽管美艳,但缺少生命的活力;假话尽管动听,但缺乏生活的激情,虚假的作文面目可憎!长久以来,假大空的现象一直充斥着中学生的作文,很少听到他们发自内心的声音!学生的写作水平徘徊不前,学生的写作热情有减无增,还学生以真诚,还作文以真实,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真实是文章的生命! (一)...
-
教师为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策略的特点_“教师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报告详细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做一个研究性教师这一理念已经被更多的教师所接受。在新课程改革刚开始,我校就申报了《教师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参与这一课题的教师从不同的学科实际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对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进行认真深入的研究。通过参与研究的十几位教师的合作和努力,现已经在课堂教学...
-
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_意象:中学古典诗词解读的焦点详细阅读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唐代司空图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二十四诗品》)明代胡应麟也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诗薮》)可见,意象的营构是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焦点,也是古代诗人艺术追求的至境。但是,意象不仅仅是诗人借以抒情、释怀...
-
y是什么意思网络语言_让网络语言来得更猛烈些吧详细阅读
乐清市大荆镇一中 林方雄 “昨晚,我的GG(哥哥)带着他的恐龙(丑陋的)的GF(女朋友)到我家来吃饭。在饭桌上,GG的GF一个劲儿地对我妈咪PMP(拍马屁),他那酱...
-
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结题报告|初中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详细阅读
张霞,女,1972年7月生,吴中区渡村中学语文教师,教科室副主任,中学一级教师,邮编215106,电话0512-6629060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倾听被列入口语交际的三大能力,并且在...
-
自主合作探究语文教学案例_自主、合作、探究不是语文学习方式的全部详细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许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冲击着传统教育,语文学科也是如此。在众多新的教学理念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然而,当我们认真审视这种理念,看它将给语文教学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时,我们不禁发现,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虽然有其一味迎合将给...
-
【时代发展呼唤创新】时代,呼唤创新型的教师详细阅读
苏州市高新区通安中学徐邦桃 曹金良[摘要]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创新教育已经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教育主题,也给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我国已经加入WTO,教育也将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的强烈呼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自身必须做名创新型的教师。本文试就如何做名创新...
-
入境化境四种境界_“入境”方为真境界详细阅读
福建省泉州一中 谢贵荣叶老的名言“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一直以来被视为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和最终目标,但这句至理名言长时间地为一些语文教师误解和扭曲。他们错误地认为,课堂教学既然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那么对课文逐字逐句的讲解和量化的“知识点”测试就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圭臬,通过这样反复“历练”,才能“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