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本剧编演_初中语文课本剧编演之我见

杂文收录 2025-09-1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焦作市实验中学  周绚丽

   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促使其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然而,却常听一些语文教师感叹:“课文分析很细了,我讲的很累了,可学生还是听不懂,不喜欢听。”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健康发展并具有较强的读、写、听、说能力呢?笔者认为,应沟通课本内外,强化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把语文知识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把语文技能与具体生活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自会兴趣盎然,并真正提高能力。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方式多样,编演课本剧就是其中之一。在此,笔者想谈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编演课本剧的意义、步骤及有关要求。

一、编演课本剧是激发兴趣、提高素质、培养情趣的重要途径

1、形式新,极大调动了学生学课文的兴趣。

过去教学某一课文时,教师点滴不漏、照本宣科,学生则听的昏昏欲睡。而现在要学生自己把课文编成剧本并且自己当演员,学生的兴趣自然来了:选哪一篇?怎样编?谁演什么角色合适?人物性格有何特点?等等一系列问题,学生都愿意主动思考、编排,并一遍遍地认真阅读课文,互相交流,课上课下显得主动活跃。如排演《七根火柴》时,对于卢进勇如何上场,学生们意见不一:有人认为直接瘸着腿、骂着天气走上好;而有人则认为布置一草垛,让其从中钻出,拍拍衣服,打个寒颤表明天气寒冷、环境恶劣,为下文演腿疼和无名战士的出场做铺垫。经过讨论和实演,同学们一致选择了后者。

另外,编演课本剧不知道戏剧常识不行,我只提供给学生有关书籍和几个剧本,他们就能在课下主动学习并认真阅读那些剧本,然后自己揣摩人物、改编课文,学习过程变得主动、积极。

2、内容新,培养了学生学语基的兴趣。

编演过程,对学生语文知识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剧本不是课文,不再有大量的叙述性语言,除了有简单的舞台说明外,大部分是对话。对话语言要规范,就要求改写剧本时用词要准确、句子要完整;表演时语音要准确,对话就要与人物性格相符合。这些都需要学生有较扎实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为了演好某个角色,小演员对其中的每一句话,甚至是一个眼神都是反复推敲、试演,在这个过程中,其语文基础知识自然也得到了训练和提高。如编演《羚羊木雕》,人物语言都很有个性,奶奶虽只一句话,但若没有小演员饶有兴趣地认真揣摩、分析,其两难境地是很难表现得那样传神的。

3、思维新,激发了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兴趣。

编演课本剧同时又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改编是一种创造,表演更是一种创造。“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在阅读课文时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改编后进入表演,他们又会根据实际,结合当代学生的一些特点不断调整、充实,进行再创造,从而使人物的动作、表情、对话等更具个性化,使得形象更为丰满。如《白毛女》(新编)剧本本身就是一个创新,演员表演中除个性化的语言外,又加入了一些现代的道具、词汇等;还有《羚羊木雕》结尾,当“我”和“万芳”和好时,用《友谊地久天长》的背景音乐来烘托等,充分体现出学生在改编和表演中的创造性,取得了很好的演出效果。

4.表现新,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生活的能力。

戏剧是一门文学,其生命力的源泉就是生活。编演课本剧就是用戏剧语言辅以动作等来推动情节发展,进而反映生活的。这就需要学生将戏中人物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去把握其性格并注意对话语言的表达技巧。表演中的动作也是如此。如在《白毛女》(新编)中,饰演黄世仁的学生出场时,由两个“丫鬟”搀扶着,吭吭哈哈、慢踱鸭步,在坐到椅子上时,先撩起长袍,又跷起独特的二郎腿,斜倚在那儿,尖声喊道:“拿烟袋来。”于是一杆特制的长长的大烟袋已送到嘴边。“一撩一喊一道具”已活脱出黄世仁出奇奸诈、为富不仁的性格特点,而学生能够这样做就说明他们已具备了迁移知识到实际生活的能力,具备了对生活的观察、分析能力。

5、感受深,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美好情操。

原来上语文课,分析人物总是让学生想象、联想他是个什么样的人。编演课本剧后,学生亲身感受人物的生活、用心体验他说的每一句话,就更直接、更感性地理解了人物,不知不觉中被人物身上所具有的品质、精神所感染。如演完《七根火柴》,演卢进勇的同学谈到:“以前听某人高喊忠于革命总觉得可笑,今天,我才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忠于革命,也更敬佩那些革命先辈们!”又如演完《羚羊木雕》,同学们更懂得彼此间友情的珍贵等等。这样,无形中就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培养了其美好情操。

二、编演步骤及要求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剧的编演,要有一定步骤,同时又要灵活掌握,肯定学生所表现出的创造性思维。编演程序分为选、读、编、演(包括排练、演出)、评五个步骤,其中每步相应地有具体要求。

   要选较生动的、学生感兴趣的记叙性课文,如《摆渡》、《花的话》、《皇帝的新装》等。所选课文不一定要很长(如选《蚊子和狮子》),长课文也不一定要全演,可选其中一个层次(如《古代英雄的石像》)。无论长短,所选课文要求情节性要强,人物性格要鲜明。这一过程要让学生充分讨论后再决定,使学生充分参与,以调动其积极性。

       要改编课文,就必须对课文有深入理解,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多读,使其知背景、明主题、熟内容。只有清楚这些,才能更好地体会揣摩人物富有个性的语言,才能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因为人物的性格总是与特定的历史背景相联系,为表现主题服务的。此步骤可发动学生到图书馆、网上等查阅有关资料,教师也可多多提供,师生间、生与生间要互相沟通,多多交流。        

编   做这一步,要让学生明白:1.改编课本时,人物对话和舞台说明可适当增删,还可做变动。但无论增删或变动,都既要适合于剧情发展及人物性格的需要、为主题服务,又要适合舞台演出。2.对课文里一些能突出人物性格的对话及有关动作要在剧本里体现,注意突出其作用。

演   包括排练和演出。排练时,要注意全体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可分为多个小组,使学生人人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各小组也可根据实际,对剧本稍作修改。演出时注意两点:1.舞台布置及道具应从简,不能人为造成演出的难度。如《摆渡》船可虚拟;《七根火柴》中熊熊燃烧的篝火,则可用几块泡沫裁成火苗的形状,再涂上红、黄广告色,绘成火的样子即可。2.人物对话的表演是重点,应掌握好语调、语气、速度、节奏等,最大程度地为突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服务。

   主要是总结编演过程中的得与失,为今后服务;再次理解课文,可提出几个高要求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实现语文水平的新飞跃。如演完《七根火柴》,学生谈到:“这次我们的道具很有特色,‘卢进勇’的神情、语言把握也不错,只是结尾稍显程式化。”老师则提出:“既然剧中无名战士的戏很少,为何还要把他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呢?”学生尽情谈论,进一步了解了小说的主题,也明白了小说中人物与主题的关系。

总之,笔者认为,初中学生编演课本剧作为一种实践锻炼方式,对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是符合“大语文”教学观要求的,希望更多同仁能够参与其中,共同促进课本剧的发展。

 

 

 

 

                   地址     河南省焦作市实验中学

     姓名     周绚丽

     邮编     454150

      电话     292224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2021.html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