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从学生中来 到学生中去

杂文收录 2025-09-1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__学生作文指导方法体会一则


这几年,每年经我指导的学生作文见诸于报刊数都保持在两位数,获奖的也不在少数。于是有人问我:“你指导学生作文是不是有什么‘秘决’?”我说,哪有什么秘决?只是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始终把握好了一点: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首先是针对学生作文内容而言。每次作文训练时,我都会反复重点强调的一点就是:写自己身边的事,写自己身边的人,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每一届学生,我也会从不同角度表明我对他们作文内容的一个基本态度:坚决反对在写作时无中生有,无病呻呤,装腔作势。


之所以反复重点强调这一点,一方面是因为写熟悉的人熟悉的事,学生有东西可写;另一方面是因为写熟悉的人熟悉的事,也很容易写出感情,把文章写好。古人去:真情出至文。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动人先动已。作者自己被文章的材料感动过,才能更好地去感动别人。

“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第二条就是作为学生作文的指导者,要熟悉学生的生活,有一颗“童心”。这也就是说,作为师长的我们,不少时候有必要放下“架子”,真正走到学生中去,真正走到学生的心里去。这样做除了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搞好教学外,还可以使我们对学生作文内容的真假作出快速而准确的判断,还可以根据他们生活的实际对他们作文的选材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从而使作文理论能真正落到实处。


这里有我经历过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前年元旦左右,一次课间休息时,一个学生眉飞色舞地说:“还是初中同学讲究情谊重。小学那么年,我收到的贺卡不过十来张;这才上初一,我就收到一大摞贺卡。”看着他那兴奋劲,我心里一动,就饶有兴趣地问了有关的情况。问清楚后,我就建议他就他刚才讲的写一写。第二天,这个学生就给我拿来了三篇文章:《我和贺卡的“友情”》、《我喜欢贺卡》、《友谊之花绽放在贺卡上》。三篇文章,三个不同角度,篇篇翔实,篇篇堪称佳作。寄出去后,都见诸于报刊。其中《友谊之花绽放在贺卡上》还获得了一家报社的“花季风采”杯作文大赛一等奖。

“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第三条就是对学生写的每一篇作文都抱有强烈的热情,尊重、珍惜学生的劳动。我们做老师的,都做过学生。做为学生的,需要老师的肯定,哪怕是一句鼓励。每一篇作文我都细读,重点找出其中的闪光点,并在评语及讲评中予以肯定;对于不足,则具体指出修改意见。


事实上,如果不细读,学生写得不算很好的作文特别是那些写得并不怎么好但闪光点却不少的作文,就会很容易从自己的眼前溜走。兵法云:知已知彼,百战不贻。细读正是真实掌握学生作文水平的基础,正是精心指导学生作文的基础。试想,对学生作文只是走马观花地浏览了一遍,你又谈何精心指导?


当然,通过细读,更多的也还是我们总结学生作文的长处和短处的最好的方法。对于那些多数人都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开设专题讲座予以集中辅导。纯粹地讲作文方法作文技巧,没有多少学生能听进去,而结合实例特别是结合学生作文自身的实际,他们则往往兴趣盎然,效果也不言而喻。

“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重视修改。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也是改出来的。对于学生作文而言,修改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老师出具具体的修改指导意见,学生自己修改;一是老师自己从不同角度修改,给学生作例子。这两个方面都很效果,不能偏颇。
我们之所以重视修改,也就是要让学生从修改中学习写作,在不断的修改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

我们平日里教育学生经常提到的一句话就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实际上,这句话对于我们作老师的自己也有用。学生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中比较大的一个方面,容不得忽视。我想,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精心指导,学生的作文能力绝对会不断地提高的。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2009.html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