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与教育读书心得|爱心与教育

杂文收录 2025-09-1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刚参加工作那几年,出于爱孩子的天性,我几乎整天都和比我小不了多少的学生泡在一起,因此,学生们喜欢我,他们的家长也很感动。

我首先得到的关怀,来自学生们的家长。

汪斌同学的父亲来学校看我,见我的单身宿舍里除了书桌、书架和床以外,唯一的炊具便是一个煤油炉子,他便对我说:“李老师,您可要注意身体啊!要学会照顾自己,尤其是要加强营养。”他第二次来的时候,给我提来一筐鸡蛋,说是让我补补身子。可我怎 么能收学生家长的东西呢?我推让了很久,但他硬要我收下,我只好收下了。

这位家长走后,我老觉得不安,便想了个处理这一筐蛋的办法。

第二天课间操时,我用煤油炉子煮了一个鸡蛋,然后,叫来汪斌,把热鸡蛋塞给他:“这是你爸爸托我给你煮的,快趁热吃了!”

于是,我开始每天都定时给汪斌煮一个鸡蛋,一直持续了整整一个月。

后来,有老师知道了这件事,都说我“太爱学生了”,我却不好意思地说:“他是我表弟!”

是的,我没有把握我对学生的赤诚能够被所有人理解,相反, 那时年轻幼稚的我生怕别人说我“假得很”……

1983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二年。这年春天,我因劳累过度,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常常连续几夜不能入睡,医生不得不决定让我住院治疗休养。

我本不打算告诉学生,想悄悄离开学校,以免学生们感情受到震动。可临时代我做班主任的冯老师却在她上体育课时告诉了学生们,于是,在离校那天下午我为学生上最后一堂课的时候,教室里哭成了一片!

放学后,许多学生又含泪来到我的宿舍,韩军、李松、张红霞等 几个孩子天真地问我联系好医院没有,如果没有的话他们愿意帮我找“最好的医院”。

一批学生走了,又一批学生来了,就像我永远不会再教他们似的。

天色已晚,我的头也有些昏沉沉的,便准备回我母亲家了。可又来了几位女同学:许艳、毛利、黄慧萍、杨红、耿梅。

她们一进屋,就“呜呜”地哭了起来,我一时真不知该怎么劝她们,但也不能让她们这么老哭下去,便用开玩笑的口吻对她们说:“谢谢你们来参加李老师的追悼会!”

她们并没有被我逗笑,不过哭声渐渐小些了。

过了很久,几位同学抽泣着说:“李老师,以前我们惹您生气了,做了对不起您的事。请您原谅!”

我说:“哪儿的话?你们从来没有对不起我,别哭了!你们都是非常非常可爱的孩子,是我最喜欢的学生!”

谁知听了我的这句话,她们竟又哭得厉害了:“呜呜……是我们把您……气病的……呜呜……”

于是,我装出真的很生气的样子,说:“你们怎么不听李老师的话呢?叫你们别哭,可你们老哭!这才是真对不起李老师!”

她们终于控制住了自己,只有许艳和黄慧萍还在抽抽搭搭的。

我便给她们提希望,鼓励她们在我走后要听冯老师的话,要努力学习……

天已经完全黑了,我对她们说:“你们该回去了,不然会让爸爸妈妈在家里等得着急!”

“李老师,让我们给您唱支歌吧!”许艳擦擦眼泪说道。

另外几个女生也说:“对!李老师,让我们为您唱支歌吧!”

“好!”我同意了,“不过等等,我把录音机打开,把你们的歌声录下来。”

唱什么呢?她们讨论了好一会儿,决定唱“李老师最喜欢听 的”《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于是,在我的口琴伴奏下,简陋狭小的房间里飘出了世界上最美的歌声:

我们欢乐的笑脸,

比那春天的花朵还要鲜艳;

我们清脆的歌声,

比那百灵鸟还要婉转!

……

我在住院的整整一个月里,每天都在想念学生;学生们也随时在想念我,来看我的学生络绎不绝,使其他病友羡慕不已。4月1日那天早晨,我偷偷地从医院溜了出来,和冯老师一起带着学生去峨眉山玩了整整一天!虽然,晚上回病房时被护士长狠狠批评了一顿:“还是当老师的,这么不听话!”但那天晚上却是我住院以来睡得最好的一夜……

于是,我经常在想:怎样才能报答学生对我的厚爱?

1987年8月31日,是高90级(1)班的新生进校第一天报到的日子。

当天夜里,我刚上床准备入睡,忽听有人敲门。

披衣开门一看,是上午报到时才认识的宁玮。

她神情紧张而急促地对我说:“李老师,周慧病了!”

周慧?我脑子里闪出一张清秀但苍白的脸,忙问:“什么病?”

“不知道。她肚子疼得厉害。”

我一看表:已近十二点。我没有犹豫,马上便跟宁玮来到女生宿舍楼下,几个女生已把周慧扶了出来。

看她弯着腰捂着肚子,显现出十分难受的样子,我决定立即送她到医院。但医院离学校非常远,公共汽车早已停开,只好用自行车送她了。

我估计她要住院,决定让宁玮和我一起去,以便照顾周慧方便些,但宁玮不会骑车。与周慧同寝室的朱建英说她会骑车,要求一起去。我同意了。

于是,我便用自行车搭着周慧来到了医院。

医生一检查,怀疑是阑尾炎,需要住院观察。

住院部在门诊部后面的山顶上,自行车根本没法上去,而此刻的周慧好像更加疼痛难忍了,小声地呻吟着,几乎走不动路了。

怎么办?我一蹲,弯下腰,让朱建英把周慧扶在我的背上。周慧过意不去,想自己走,但我已憋足劲一步一步向山上走去了。

开始还不觉得累,我一边走还一边说些话来安慰周慧。可越往上走山坡越陡,我的腿有些发颤了,大口大口地喘粗气,说话也很吃力了。与此同时,也许是痛得太厉害了,周慧在我背上又呻吟起来。我便和她开玩笑以分散她的注意力:“周慧啊……你,好会……享受哟!……骑在人民……的头上……作威作福……”走在旁边的朱建英“咯咯”笑了起来,周慧却一言不发,依然趴在我背上,但呻吟声几乎没有了。走了一段路,我又引用臧克家纪念鲁迅的一句诗来逗周慧:“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

走了大约10分钟,我们终于来到住院部。当天夜里,我和朱建英一直在病房里守候着周慧。到后半夜,她昏沉沉地睡了,朱建英也趴在床沿打着盹,而我,却望着输液瓶里的点滴,一直到天明……

一周以后,在周慧出院那天,她在彭山农村的父亲赶来了。这位朴实的汉子给我提了一只肥母鸡来,流着泪硬要我收下:“李老师,您就是我女儿的亲生父亲啊!……”

后来,周慧考上了北京外国语学院德语系。高中毕业前,她回忆起进高中第一天就生病住院的情景,写了一篇作文《在我生病的日子里》:

……李老师背着我慢慢走着,头埋得很低,腰也给压弯了;他不停地喘着粗气,可还和我开玩笑:“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却在心里默默地接着诗句念着:“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其实,学生对我的爱才真正值得我“永远记住”。

更使我感动的,是我的学生不止一次“爱屋及乌”——因为爱我,进而爱我的家人。1987年底,我爱人生了孩子后,当时的高90级(1)班学生背着我每人从家里拿了一些鸡蛋来,趁我外出开会的时候,送到我爱人的床前。

类似这样的“秘密行动”已不止一次。这里,让我全文引用一篇学生的作文。作者潘芳奕从初一到高三毕业整整六年,我都任她的班主任。这篇文章是1986年她读初二时写的,记叙的是那年秋天的事——

秘 密 行 动

“给,这是鸡蛋、苹果,哦!还有橘子……”我小心翼翼地接过一件件慰问品,按捺不住内心的高兴。一边又回过头去瞥了瞥正站在跑道那边和同学们谈话的李老师:他并没有发现我们的行动!我不禁为我们这神不知鬼不觉的行动而感到得意……

前两天,我们发现李老师心情很不好,有时还对同学大动肝火。经我们了解,原来李老师的妹妹因病住院了,病情很重,动了两次手术还不见好转。李老师一天到晚在医院和学校之间来回奔波,还要利用休息时间为我们读小说,晚上还要家访……心情怎么会好呢?

对于李老师,同学们都十分了解和敬重。他为我们操的心远远超过了一般班主任的职责范围。就说最近吧,他妹妹住了院,需要营养,这使本来经济就不宽裕的李老师面临“经济危机”,但他仍然继续为班上购置图书,上周男同学买足球,他又把刚刚收到的一笔稿费捐给了他们。

想到这些,我们心里很不踏实。

于是,一个个小脑袋开始凑在了一起:

“我们自己去看李老师的妹妹,好不好?”

“好倒是好。可他妹妹住在哪个医院,叫什么名字,我们都不知道。”

大家一阵叹息。

可这个难题还是被我们解决了。我们在同李老师谈话时,有意把话题往他妹妹生病的事上扯,结果李老师无意中说出了他妹妹住在市红十字医院。至于他妹妹的姓名,到时候再说吧!

我们班委开了一个秘密会议,一致决定:明天学校将在市体育广场开运动会,大家从家里一人拿一个鸡蛋或苹果什么的,凑合成慰问品,然后我们中午去医院。放学后,李老师刚离开教室,班长吴涛就对全班同学宣布了这件事。同学们的回答都是那么响亮!

这天早上,我还有些担心:大家可别忘了,或者出什么岔,让李老师发现了。

到了广场,一看吴涛的提兜里,早已有了二十来个鸡蛋,还有一些苹果。一贯调皮捣蛋的谈俊彦出人意料地拿了12个鸡蛋来!陆续来的同学一个个从身上各个部位变戏法似地掏出鸡蛋、水果。我十分感动:同学们对我们的李老师是多么地爱啊!

运动会开始不久,有同学来向班委报告,听说李老师中午放学后也要去医院看他妹妹。我们当机立断:一定要抢在李老师之前到达医院!程桦、杨毅自告奋勇当了“先遣队”。程桦谎称肚子不舒服,要让杨毅陪他上医院,向李老师请了假便提前离开了。他俩一出广场便骑车飞奔去医院,打听李老师妹妹的姓名和病房……

中午李老师一宣布“解散”,同学们就行动了起来。我和吴涛,还有谈俊彦、李毅、韩广州、喻建忠、彭可佳等十几位同学赶在李老师前面,向医院跑去。

进了医院,等候在大门口的程桦、杨毅便带领我们一路跑步进了李老师妹妹的病房。她躺在床上,脸色苍白。看到我们提着东西进来,很快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十分感动。

“还让你们提东西来看我,怎么感谢你们呢?”她欠起身子不停地谢着,“我哥哥知道不?”

我们忙说:“不知道,你可千万别告诉李老师,不然他会批评我们的。”

我们手忙脚乱地把鸡蛋、水果一股脑儿地放在了床前的桌子上,塞进抽屉里、脸盆里、碗里、杯子里……门口这时已站了好些其它病房的病人,他们都惊讶地看着我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可我们顾不上这些,时间对我们来说十分珍贵。因为李老师随时都可能进来。我们匆匆放好慰问品,向阿姨说了声“再见,好好养病”,便迎着一双双好奇的目光,一溜烟出了病房。

刚下楼,跑在前面的程桦便慌慌张张跑回来了:“不好!李老师已经进了医院大门!快隐蔽!”我们吓得马上回头躲在旁边一间小房子的后面,大家都蹲着,尽可能低地埋着头。我们屏住呼吸,只听见自己的心在紧张地跳着,同时又是那样兴奋,一下子觉得自己真像电影里搞地下工作的情报员。李老师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他从我们身边走过去了。呀,他竟没有发现我们!

等他的背影远了,我们才一下站了起来舒了一口气,大家雀跃着,一阵风似地冲出了医院,像完成了一项重要使命。这时我的心,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向那蓝蓝的天空……

我觉得我的运气好,每教一批学生,他们都对我特别好。比起学生对我的感情,我欠他们的实在太多太多!

我应该也必须还这笔债。

在八十年代,我几乎每年春节都和学生一起度过,几乎每个暑假都和学生一起游山玩水:近的如峨眉山、瓦屋山,远的如重庆歌乐山、云南石林、贵州黄果树瀑布……

如此和学生“泡”在一起,耗费精力不说,的确还很花钱。一些领导和老师都很佩服我:“李镇西简直太爱他的学生了!”我嘴上说:“不过就是一起玩玩嘛!我喜欢。”心里却说:“我这是在还债啊!”

接手成都玉林中学高95级(l)班时,我刚到成都不久,爱人和女儿还在乐山,我实际上又成了“单身汉”。于是每到周末,我都轮流把一个小组的学生请到我家做客:有时是包饺子,有时是煮火锅,有时也正儿八经地做饭吃……我和学生一起聊天、唱歌、打扑克,闹得天翻地覆!有老师知道后对我说:“你把每个学生都请到家里吃饭,得花多少钱啊!”我只淡淡一笑,心里却说:“我这是在还债啊!”

据说在电话日益普及的今天,已很少有班主任家访了——除非某个学生出现了非常特殊的情况。我每带一个班,不管是优生,还是“差生”,或是一般人说的中等生,我都坚持按学号轮流家访。我真诚地希望通过家访把我对每一位学生的爱送到他的家里。不止一次,学生家长感动地对我说:“我的孩子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您是第一个来家访的老师!”我一面对家长说:“这是我的工作嘛!”一面在心里对自己说:“我这是在还债啊!”

1993年我教高二时,学校缺老师,校长希望我能多上两个班。我二话没说,在继续当班主任的同时,硬是承担了全年级三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坚持了整整一年。到了1995年,学校又安排我担任两个班(共131名学生)的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我仍然二话没说,咬着牙把“工作”扛在了自己的肩上。如此超负荷工作,我并没拿相应的报酬。不少同事在戏称我是严重的“工作中毒者”的同时,也为我鸣不平;但我虽有遗憾,却不后悔。因为比起学生给我的,我的付出算得了什么?只要是为学生“当长工”,我真的心甘情愿。我仍然在心里对自己说:“我这是在还债啊!”

从当第一个班的班主任起,十几年来,我每送走一个毕业班,都要在他们毕业前夕,为他们编一本反映班级三年生活的“班级风采录”。临近毕业的最后一学期,复习、写评语、模拟考试、填毕业生档案表……该有多少烦琐的事啊!在如此紧张的情况下,我近乎玩命儿地为学生编着他们的“班级风采录”,不,为他们铸造青春里程碑!看稿,改稿,设计栏目,跑印刷厂,校对……在那挥汗如雨的日子里,我常常在办公室一坐就是14个小时!于是,《未来》、《花季》、《恰同学少年》、《少年》、《童心》……就这样诞生了。一些好心的人难以理解:这些“书”既不能作为申请职称的专著,也无助于学生高考“抓分”,何苦这样“疯狂”?我还是在心里对自己说:“我这是在还债啊!”……

1993年6月“父亲节”,广东《黄金时代》杂志搞了一个代儿女们为父亲寄贺卡的活动。我的女儿只有5岁,显然还不会为我寄贺卡。我却意外地收到了《黄金时代》转寄来的贺卡——

亲爱的老师、朋友和父亲:

我们永远爱戴您、尊敬您、感激您!

您的高95级(1)班全体“儿女”

1993年“父亲节”

手捧这张朴素而珍贵的贺卡,我热泪盈眶,不知道该怎样表达我激动的心情,我在心里叹息:

看来,我对学生欠下的债是永远也还不清的了!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2002.html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