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于漪的语文教学改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近年来,中小学语文教育备受社会关注,改革呼声日渐高涨,语文教育如何改革?上海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以多年的实践经验和亲身感受发表了深刻见解。
于漪认为,语文教育要以学生为本,着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教语文千万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的培养。语文教育要牢牢把握两个基本点,一是要为培养“四有”新人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教文育人,为培养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服务;二是要准确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和功能。语文教育不能急功近利、立竿见影,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以明日国家建设者的素质要求、德才标准指导今日之教学。当前,在语文教育中应克服“三多三少”,即知识看得多,学生的能力和整体素质考虑得少;分数看得多,实际才干重视得少;对学生眼前关注得多,对将来建设者的素质要求考虑得少。忽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只在学科的某个局部、技能、技巧上下功夫,将会小得而大失。
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功能性质。不能只强调语文的工具性,片面夸大训练功能,在个别词句上下功夫,将文章肢解成一个一个零部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搞文字的排列组合,好端端的文章被碎尸万段。这样搞,闪光的思想不见了,启迪人的智慧不见了,感染人、凝聚人的情感不见了,留下的只是一些鸡零狗碎的符号。只有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全面把握,才能满腔热情地将灵动的、丰富的母语教育教得丰富多彩。当然,必要的训练是要有的,但不是机械地训练。比如,朗读是一项很好的训练,既有训练功能,又有教育功能,一篇好文章可以读得荡气回肠,或慷慨激昂,或温情脉脉,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读书明理,阅读这些佳作美文,高尚的情操、崇高的思想就会通过语言文字流入孩子的心田,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使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领悟做人的道理。
语文教育不能单打一,不能以偏概全。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这些都准确、充分地反映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言文字渗透了民族个性,负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因此,在教学中应当使语文的工具作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水乳交融,不能人为地割裂。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有感情地用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哺育后代,以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功。如果舍弃了人文精神,就是舍弃了语文的灵魂。
课堂究竟是谁的用武之地,于漪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告诫同行,过去认为教师只要讲深讲透,学生自然就会了。实践证明,这是极大的误解。教不等于学,教过不等于学会,教师的滔滔不绝,占用了课堂宝贵的时间和空间,机械重复的训练充斥课堂,学生被动接受,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发挥。学生应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启发、引导、点拨,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一要研究教材,二要研究学生,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把学生思维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因为语言文字当中蕴涵的语音感、语意感、语境感不是教师能够全部讲出来的。弘扬人文、熏陶感染,强调一个“润”字,在反复的朗读吟诵中,高尚的爱国情感、强烈的民族自尊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同时,课堂结构要改变,改变教师讲、学生听,学生问、教师答的单向型直线交流。教师要把所有学生组织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的角色作用于每个学生,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思想、知识、情感、能力交流的网络,使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信息量大大增加,能力获得发展。
语文与生活同在,把学生关在教室里,局限在课本中,必然远离实践。教师要抓住两个板块不放松,一是课内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自主表达,多读多写,千万不可越俎代庖,削弱学生的语文实践;二是抓住课外阵地不放松,课内教在点子上,课外延伸、拓展、深化,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课外写作、课外活动。读写是语文的双翅,读得少,读得不得法,无疑是对语文教学的釜底抽薪。一定要打开学生课外生活的大门,让学生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
【新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开发和利用生成性的新课程资源详细阅读
大连世纪中学 高朋教科书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致于人们常误以为教科书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事实上,仅以教材而论,教科书也只是教材之一种。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音像、网络越来越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成为教材,卓然走进教育教学的各个场所。课程资源也可能是渗透在课程和教学活动中被人忽视的各种因...
-
中考复习资料_中考复习轻松把握 文言文总复习5天计划详细阅读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文言文是中考必争之分。历届中考证明,凡是文言文分数高的考生,其中考语文分数都比较高。但同学们在复习文言文上往往有一个误区:因为老师已经不同程度地领着学生对文言文进行了复习,这使得他们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已经复习得差不多了,不需要再下什么功夫了。殊不知这正是“半瓶之水”,大多数同学只...
-
[实践和理论800字话题作文]话题作文理论编选详细阅读
[编者按] 从某一方面讲,中考的指挥棒是高考。高考话题作文从1998年发轫,1999年形成,2000年正式命名后,中考作文也以话题作文为主了,如何在话题中写出新意,展示个性,是广大准考生关注的话题。专家的观点,认真阅读的你可就有了收获。 作文·真话·生活 刘国正 各位老师在实践中深切感到,作文不说真...
-
【议论性散文阅读及答案】议论性散文阅读指导详细阅读
一、《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要求1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探讨疑难问题。3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
-
【整体阅读的方法】整体理解阅读方法例谈详细阅读
梁永荣 郑留真现代文阅读活动可为理解性阅读、识记性阅读、鉴赏性阅读、评价性阅读、消遣性阅读等多种形式。以弄清作品的基本内容、结构、层次、表现手法等为目的阅读, 通常为理解性阅读。目前中考、高考的阅读考查,重点也在于此。因此课堂教学给予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以培养正确的思维取向和独立阅读的能力,无疑是十...
-
中考语文开放性试题_中考语文开放性阅读增多 教你捉住关键信息详细阅读
作者:谢琳(上海市闸北区语文教研员) 从近几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阅读材料题材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做到了对学生成长的关怀与道德修养的指引。有的材料关注生命与环境,有的剖析生命的价值,有的颂扬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有的培养健全的人格,有的揭示生活的哲理,闪耀着灿烂的人文思想火...
-
2006年上海中考|名师谈2006上海中考之变--语文复习重点详细阅读
■阮圣桢(卢湾区教师进修学院语文教研员) 【语文】难度稍有下降 2005年中考语文试卷的分值配比和难度要求不会有太大改变,难度稍有下降,这是原则。 文言文因为用三个版本的教材,考共同篇目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请留意非共同篇目,这是复习课内文言文应注意的。词句记背当中会考的肯定是名句,但描写特别好、...
-
语文课程标准确立了四条语文课程新理念|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和语文教学的新策略详细阅读
杨再隋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国曾颁布过《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时隔半个世纪,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取代《语文教学大纲》又重新出台了。名称的“回归”,不是历史的重复,而是教育思想的“与时俱进”。 新《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了四个理念,但贯穿整个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却是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
-
[重新审视自己的句子]重新审视阅读详细阅读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健全学生心灵人格有重要作用,社会各方面已形成共识,但现实中许多做法,仍值得各界的探讨。下面,就阅读的视角、角色、空间作个探讨。 一、阅读活动中的视角定位 多年来,语文教育习惯于用理性肢解人文性很强的文学作品,用理性...
-
[天津中考语文题型及分值分布]天津中考语文历年题型精选:选缩写句子详细阅读
作者:姚惠莉(天津七中) 按要求缩写句子属于语言表达题型,连续三年出现在本市中考语文试卷中。此类试题是实行《语文新课程标准》后出现的一种新题型。它既可以考查同学们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又可考查同学们的理解分析能力。仔细分析2002~2004年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出现的这三道题,不难发现,此类试题考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