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课程_走进新课程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李瑞耀
被专家们称为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新课程改革已在教育部的倡导下轰轰烈烈地展开了。2002年9月,华伦中学初中一年级全面启动课程改革,这意味着我们将伴随教材的改革,在教育教学观念、课堂教学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等一系列方面都进行一次深入的变革。在这一年里,作为这场改革的亲历者,我积极参与这场改革的学习和探索。一方面向老教师的教学功力学习,向他们学习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从而使教学技术在积累中创新;另一方面努力实践学校的课改精神,大胆探索课堂教学改革。期间有过火热的激情,有过面对问题存在的迷惘,针对这一年教学工作,我也来谈谈自己对课程改革的肤浅认识。
1、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首先,转变课程观,从“文本”走向“体验”。
传统的教学论中,“课程”被理解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学校和教师只有忠实而有效地传递课程的权力,而无对课程进行创造、选择等权力。
此次课程改革,我们力求将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学科走向学生,使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即课程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不仅是课程的传授者、接受者,而且成为了课程的主动参与者和开发者。
其次,转变教学观:从“传道”、“授业”、“解惑”走向“教学相长”, 从“讲学”走向“导学”。
课程决定教学观,传统的教学注重“传道”、“授业”、“解惑”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整堂课以传授知识,解决问题为中心,学生学得被动,学得无奈。而今我们追求的是“教学相长”——教学相长的过程,是师生思想、情感交融,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的课程改革,倡导改“讲学”为“导学”,把教学的本质定位为交往,就是把学习的活动定位于与书本对话,与老师对话,与自己的心灵对话的过程,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变化,使教师的“教”真正让位于学生的“学”,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和交换意见者。
2、改造课堂,改变方式。
我们提出的课改战略方针是教学方式的变革、考试变革、综合实践活动等。2002年重点是教学方式的变革和考试、评价改革。因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是教学改革,而教学的实施必须在课堂,要改造我们的课堂,首先应冷静地反思我们的教学,一直以来,教学更多地重视知识的传授乃至灌输,轻视创造精神的培养,把活的学科教成死的学科,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课堂教学模式化,课堂与学生的生活割裂等等,这种封闭、僵化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泯灭了生命的活力,因此,在反思课堂教学现状后,改造我们的课堂教学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首先,教学模式:从“满堂灌”式教学走向“牧羊”式教学。
“牧羊式”教学模式与“灌输式”、“填鸭式”教学的不同之处是,不是告诉学生“这种草好吃,应该这样吃,必须吃”,而是在指明所要达到的目标的基础上,把“羊儿”带到广袤的草地上,根据目标“吃什么草,怎样吃”是羊儿的事,教师只是一个“牧羊人”,只需小心地看护、组织和引导那些“羊儿”吃饱吃好,这种教学模式使课堂真正提升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展学生个性。
其次,学习方式:从“接受式”学习走向“探究式”学习。
以往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单调的、被动的学习方式,不利于活跃思维、发展能力。因而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探究学习。学年伊始,我们就提出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教师们尝试着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提问时间、讨论交流时间和读书时间,让学生自己操作、思考、想象、观察、实践,增加课堂上学生参与分组讨论、全班交流、充分表达和展示自己的机会,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同时,在教学过程 中,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张扬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责任;注重科学、艺术、人文向生活、向自然的回归,向学生经验的回归,充分地挖掘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大胆地把游戏、故事、艺术、表演等带进课堂,如在上《羚羊木雕》时我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在学《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我让学生听《命运交响曲》,感受人物的精神。
再次,教学方法:从“繁锁分析”走向“导学、导悟”。
在较长一段时间里,教学的一个重要失误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厌其烦地分析讲解,不顾学生的感受,忽视学生的主动学习、亲身实践。从新课程标准中,我们领悟到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教师们从过去不停地讲解逐步走向引导学生自学、探究问题,组织学生合作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大胆地把游戏、故事、艺术、表演等带进课堂,让学生爱学、让学生乐学,还学生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最后,课堂评价:从“甑别式”走向“鼓励式和多元化”。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经意的一句带评价色彩的话语,都很有可能影响学生对学习的态度、情感和行动。因而课堂中的评价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过去的课堂评价,往往是“对”或“错”的甑别,是缺乏感情色彩的,有的甚至是冷冰冰的责备,因而丧失了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们提出课堂教学评价的三大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并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张扬和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发展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责任”。力求在课堂上让每一个学生张扬个性,生动、活泼、全面发展。同时,我们的课堂评价的主体从单一走向多元,除了教师评价外,还组织学生评价、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并且破除答案的唯一性,珍视学生个人感受、独特见解,通过多样化的评价尺度,使学生乐在学中,以适合自己的方式不断求知。
3、大胆地进行了评价和考试制度的改革。
课程改革的深入必须要求改革原有的评价与考试制度。在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我们对考试和评价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华伦中学实施“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性评价”即“学生成长记录袋”等课改课题的研究。这些改革和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为课程改革的真正落实和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存在的问题与疑问。
一是教学观念与具体操作出现错位,尽管观念有所转变,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放不开步子,常常不自觉地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和束缚的问题;
二是担心学生的学习两极分化,担心大班额背景下不可能实现有效教学,不可能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的问题;
三是考试与评价改革的滞后引发的问题,怕考不好影响质量,影响对老师的评价,影响对学校的评价;
四是如何搞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还有模糊认识,仍然在过分强调知识点的到位的问题;
五是课改的舆论宣传不到位,缺乏社会、家长对自己课改的认识和支持,以至于把课改与质量对立起来。
-
【新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开发和利用生成性的新课程资源详细阅读
大连世纪中学 高朋教科书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致于人们常误以为教科书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事实上,仅以教材而论,教科书也只是教材之一种。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音像、网络越来越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成为教材,卓然走进教育教学的各个场所。课程资源也可能是渗透在课程和教学活动中被人忽视的各种因...
-
中考复习资料_中考复习轻松把握 文言文总复习5天计划详细阅读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文言文是中考必争之分。历届中考证明,凡是文言文分数高的考生,其中考语文分数都比较高。但同学们在复习文言文上往往有一个误区:因为老师已经不同程度地领着学生对文言文进行了复习,这使得他们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已经复习得差不多了,不需要再下什么功夫了。殊不知这正是“半瓶之水”,大多数同学只...
-
[实践和理论800字话题作文]话题作文理论编选详细阅读
[编者按] 从某一方面讲,中考的指挥棒是高考。高考话题作文从1998年发轫,1999年形成,2000年正式命名后,中考作文也以话题作文为主了,如何在话题中写出新意,展示个性,是广大准考生关注的话题。专家的观点,认真阅读的你可就有了收获。 作文·真话·生活 刘国正 各位老师在实践中深切感到,作文不说真...
-
【议论性散文阅读及答案】议论性散文阅读指导详细阅读
一、《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要求1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探讨疑难问题。3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
-
【整体阅读的方法】整体理解阅读方法例谈详细阅读
梁永荣 郑留真现代文阅读活动可为理解性阅读、识记性阅读、鉴赏性阅读、评价性阅读、消遣性阅读等多种形式。以弄清作品的基本内容、结构、层次、表现手法等为目的阅读, 通常为理解性阅读。目前中考、高考的阅读考查,重点也在于此。因此课堂教学给予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以培养正确的思维取向和独立阅读的能力,无疑是十...
-
中考语文开放性试题_中考语文开放性阅读增多 教你捉住关键信息详细阅读
作者:谢琳(上海市闸北区语文教研员) 从近几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阅读材料题材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做到了对学生成长的关怀与道德修养的指引。有的材料关注生命与环境,有的剖析生命的价值,有的颂扬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有的培养健全的人格,有的揭示生活的哲理,闪耀着灿烂的人文思想火...
-
2006年上海中考|名师谈2006上海中考之变--语文复习重点详细阅读
■阮圣桢(卢湾区教师进修学院语文教研员) 【语文】难度稍有下降 2005年中考语文试卷的分值配比和难度要求不会有太大改变,难度稍有下降,这是原则。 文言文因为用三个版本的教材,考共同篇目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请留意非共同篇目,这是复习课内文言文应注意的。词句记背当中会考的肯定是名句,但描写特别好、...
-
语文课程标准确立了四条语文课程新理念|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和语文教学的新策略详细阅读
杨再隋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国曾颁布过《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时隔半个世纪,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取代《语文教学大纲》又重新出台了。名称的“回归”,不是历史的重复,而是教育思想的“与时俱进”。 新《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了四个理念,但贯穿整个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却是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
-
[重新审视自己的句子]重新审视阅读详细阅读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健全学生心灵人格有重要作用,社会各方面已形成共识,但现实中许多做法,仍值得各界的探讨。下面,就阅读的视角、角色、空间作个探讨。 一、阅读活动中的视角定位 多年来,语文教育习惯于用理性肢解人文性很强的文学作品,用理性...
-
[天津中考语文题型及分值分布]天津中考语文历年题型精选:选缩写句子详细阅读
作者:姚惠莉(天津七中) 按要求缩写句子属于语言表达题型,连续三年出现在本市中考语文试卷中。此类试题是实行《语文新课程标准》后出现的一种新题型。它既可以考查同学们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又可考查同学们的理解分析能力。仔细分析2002~2004年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出现的这三道题,不难发现,此类试题考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