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对你不尊重要怎么教育|教育学生要“尊、近、导、严、勤”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教师是学生思想品行、行为习惯的塑造者,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灵魂走向的发现者和导向者。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本人认为对学生教育坚持“尊、近、导、严、勤”五个字的教育方法,效果颇佳。
“尊”是指敬重、重视以及品行的影响。每一个人不仅遗传特质是独一无二的,而且“灵魂”也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内在的“灵魂”不时会呈现、显露、发亮、闪光而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让人们感悟、发现、分析和研究,这就需要师长关注、理解、重视与引导,师长的敬重、重视以及品行影响会使个体正确走向属于自己“灵魂”独特发展趋势的成长之路。
“近”就是要求教师蹲下来以孩子的、现代的、成长的眼光看待学生,尽量缩小双面人格,对学生和蔼可亲,耐心地给予教育引导和鼓励扶持。学生只有体会到老师的信任和爱,他们才会走近老师,向老师吐露真情实意以及提出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更有利于老师全面了解学生,对不同的个体施以相应的教育,进而达到点燃奋发向上的火花,促成独特成功发展的目的。
“导”是带领、指引,传导。就是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健康;指引学生追求幸福、真理和爱,学会在自然、社会和人文环境和谐生存与发展;传导做人的道理和正确的学习方法。这就赋予了教育既尊重个人和群体的多样性,又维护人类共同生活准则;既培养学生形成良好自我意象,又引导他们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既鼓励学生学习知识发展创造心理,又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以及满足交往和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使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以及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竞争、团结、协作在协调统一的基础之上健康地生存与有序地发展。
“严”是紧密,没有缝隙;认真,不放松;厉害的,高度的;就是对每个学生应严格要求。从人的一生而言,挫折和失意占据着绝大多数,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缺点或错误犹如小树身上的赘牙或偏枝,需要师长的精心修剪、扶持和关爱以及一既如往的呵护,他才能成长为品学兼优的社会有用之才。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职责就是修正学生的缺点、错误以及不良品行,并给予恰如其分地给予强制和约束,使他们养成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良好品行。
“勤”是指做事多做或不断地做;反复,次数多。即勤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主要应做到勤观察,勤动脑,勤动手,勤家访,勤谈心,勤学习。“勤观察”是课上课下注意观察学生细微的变化,掌握他们思想的动向,以便随时对学生进行教育,防范于未然;“勤动脑”指的是学生出现的问题千变万化,你得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同学关系,家庭状况或社会关系等各方面的因素,找出一个适合于这个学生的方法,解决他所遇到的问题,使他不至于在思想、情感和行为上掉队;“勤动手”是指学生在具体学习与生活中,不会或做得不好的时候,老师要亲自手把手的教学生,帮助他们干好每一项工作,让他们从不会到会;“勤家访”指的是经常和家长取得联系,可以通过电话或亲自到学生家里去,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的表现,这要花去老师很多时间,但却能防止学生出现意外,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勤谈心”是指平时多与学生交流,把学生当朋友,推心置腹地与学生交谈——谈老师、谈同学、谈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修正自己观念和行为,使自己在工作中更多以孩子的、现代的、成长的眼光看待和教育学生;“勤学习”是指反复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知识和教育方法,以适应新时期学生成长的需要。信息时代的学生见世面广,接受信息量大,思想观念转变之快,如果教师不勤于学习,就把握不住学生的脉搏,也就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有时还会适得其反。
以上是本人在教育工作中的些许体会和做法,不当之处敬请批评赐正。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详细阅读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详细阅读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详细阅读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详细阅读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详细阅读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详细阅读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详细阅读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详细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详细阅读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详细阅读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