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语文命题趋势】上海2006中考语文命题趋势展望与备考(二)

杂文收录 2025-09-1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现代文注重整体阅读表达感受

作者:久隆模范中学高级教师 朱寄望

一份语文试卷的优劣,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现代文阅读选材的精当与否,试题设计是否了注重个性差异。近几年来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稳中有变,特色鲜明。 

■现代文关注政治生活大事

西部大开发和建党80周年是2001年人们生活中的两件大事,“现代文阅读(一)”《西部文化和西部开发》将考生熟闻而又较为生疏的西部开发这一大题目融入了西部文化之中,不仅使考点有了依托,而且能激发考生阅读的兴趣。其中第15题最为精彩。这是一道开放性的理解题,重在检测考生在现代文阅读中的联想与感悟能力,即由所阅读的材料联想到“我们的生活”,进而感悟到日常生活中也充满了“得”与“失”的辨证关系。对于“辩证关系”这一哲学概念,考生也许不甚明了,但由于命题者以通俗易懂的“相伴相随”来加以即兴点拨,所以绝大多数考生还是能准确理解的。本题的“开放性”还好在注重了考生的个体差异,没有太多的束缚,考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作阐述和论证。

“现代文阅读(二)”《山村传圣火》虽未正面涉及中国共产党建党,但从背景的角度切入,使考生在关注政治生活大事的同时,增加了有关知识。其中的第21题一改以往题目中有答题要点提示的方式,要求考生自己来作完整的思考。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答题的难度,能较真实地反映考生整体阅读理解及要点概括的能力。

■强化阅读的趣味

2003年现代文阅读材料的选取和试题的设计进一步向课外拓展延伸,注意到了时代性与文学性的统一,人文内涵与语言要素统一,重在考查考生的整体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现代文阅读(一)”《奥林匹克新格言》虽然新格言的内容较为生疏,但奥运会学生还是熟知的,这样,考点有了依托,也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其中第19题很出彩。这一题考查学生能否将课堂所学和生活实际相结合,它既引导考生关注身边的语言现象,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地运用语言的习惯。第17题很别致。这道题巧妙地将古诗文名句的记忆与现代文阅读结合起来,考查了考生对知识的积累,也为学生如何恰当地运用古诗文有生命力的诗句作了一个导向。

“现代文阅读(二)”《成全一棵树》内容十分感人,字里行间充满了人情味,洋溢着勇于战胜困难与挫折的乐观精神。试题的设计侧重于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和内心情感的体验。第24题,它要求考生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表象的感受和较为理性的认识表达出来,既考了考生的思维能力,也考了考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凸现。语文学习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体现出综合性,这就要求考查语言的材料应具有综合性,测试的知识与能力也体现综合性。2004年现代文阅读的选材和试题兼顾了认读、理解、应用、评价、鉴赏等多种层次的能力,也兼顾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二期课改”理念的多个侧面。“现代文阅读(一)”《蒙娜丽莎微笑揭密》一文的“相关链接”是我市中考语文试卷从未有过的呈现形式。在“相关链接”中有图片也有文字,它们的价值和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增加卷面的可观赏性,引起强化阅读的趣味,更在于引发考生对知识探求的愿望,提高考生收集信息、筛选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第15题(1)的题干明确要求“阅读正文和相关链接”来回答“蒙娜丽莎的微笑被称为神秘的微笑”的原因,这是对“相关链接”的显性考查;语文能力较强的学生还会利用它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完成第19题,其中蕴含了对“相关链接”的隐性运用。

总之,现代文阅读理解试题的设计,将充分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充分考虑让学生获得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最终都能落实在思维能力的检测和语言的运用上。试题在稳中有进中的“进”,表现为进一步体现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要求。

■具体语境中品析词义

基于这些,我们在复习中应该优化思路。也就是要有计划、有重点、有层次、比较科学地安排复习的过程与内容。现代文阅读的复习,可进行单项复习和综合复习。单项复习,就是对阅读能力的基点进行一个一个地训练。比如:把握语段的中心,概括语段的大意,理解语段的机构,划分文段的层次,说明词、句、段的表达作用,具体语境中品析词义,体会句义,辨识理解文章的表现手法,展开联想或表述感想,自由赏析或发表见解提出质疑等。先将这些基本的、基础的能力点复习透,然后再综合复习各种文体的文章阅读。从应考的意义上来说,同学们应当注意综合文体的阅读训练。如:2000年的《沙尘暴敲响了警钟》就是一篇融说明和议论于一体的全新的实用文体。说明在前,议论在后,它既有说明文的特点,也有议论文的风格,有别于历年说明文体以纯说明语言为标准的体例,其选文的导向符合“二期课改”关于淡化文体的精神。又如2002年《读书·养气·写作》就是一篇随笔式的议论性文章。之所以选用这一类型的文章,是因为当今文坛与传统意义的教学文体相一致的“议论文”已为数极少,取而代之的是实用性较强的、淡化文体的议论性、随笔式文章。考试,不仅要考查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更要与社会实践、时代气息相符合。这类选文不仅符合淡化文体的要求,更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

■试题设计重视读写结合

2003年阅读试题传递出的信息需要同学们引起高度重视。二期课改在2002年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它的标志之一就是初中、高中阶段的起始年级开始使用新教材。新教材编写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观念,命题上也呈现出了三个方面的新气象,即:多一点体验;多一点选择;多一点鉴赏。这些新气象在2004年继续显现,2005年还将会出现。

从2004年第16题来看,这是一道综合性很强、分值很高(占6分)的题目。这道理解题考的是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从阅读习惯来说,考的是考生能否静下心来,仔仔细细、一字不漏地读文章;其次,从阅读方法来说,考的是考生能否运用已有的知识来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以表格的方式来设计试题,在一定程度上为考生指点了阅读方法,今后在读到类似的文章时,可以以列表的形式有条理、分类别地梳理文中的知识。

纵观近几年来,我市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部分在选文、试题设计上的变化,整体趋势是:以现代文学作品小说、散文等文学样式为主;试题设计摒弃了烦琐的基础知识及词典意义式的词语解释,避免了没有价值的咬文嚼字,越来越重视读写结合以及对整体感知能力的考查。这些做法和经验在2005年中考试题中应该得到传承和发展。

 
上海2005中考语文命题趋势展望与备考(二)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855.html

  • 【新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开发和利用生成性的新课程资源

    大连世纪中学 高朋教科书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致于人们常误以为教科书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事实上,仅以教材而论,教科书也只是教材之一种。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音像、网络越来越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成为教材,卓然走进教育教学的各个场所。课程资源也可能是渗透在课程和教学活动中被人忽视的各种因...

    发布于:2025-09-12

    详细阅读
  • 中考复习资料_中考复习轻松把握 文言文总复习5天计划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文言文是中考必争之分。历届中考证明,凡是文言文分数高的考生,其中考语文分数都比较高。但同学们在复习文言文上往往有一个误区:因为老师已经不同程度地领着学生对文言文进行了复习,这使得他们自我感觉良好,认为已经复习得差不多了,不需要再下什么功夫了。殊不知这正是“半瓶之水”,大多数同学只...

    发布于:2025-09-12

    详细阅读
  • [实践和理论800字话题作文]话题作文理论编选

    [编者按] 从某一方面讲,中考的指挥棒是高考。高考话题作文从1998年发轫,1999年形成,2000年正式命名后,中考作文也以话题作文为主了,如何在话题中写出新意,展示个性,是广大准考生关注的话题。专家的观点,认真阅读的你可就有了收获。 作文·真话·生活 刘国正 各位老师在实践中深切感到,作文不说真...

    发布于:2025-09-12

    详细阅读
  • 【议论性散文阅读及答案】议论性散文阅读指导

    一、《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要求1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方式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探讨疑难问题。3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

    发布于:2025-09-12

    详细阅读
  • 【整体阅读的方法】整体理解阅读方法例谈

    梁永荣 郑留真现代文阅读活动可为理解性阅读、识记性阅读、鉴赏性阅读、评价性阅读、消遣性阅读等多种形式。以弄清作品的基本内容、结构、层次、表现手法等为目的阅读, 通常为理解性阅读。目前中考、高考的阅读考查,重点也在于此。因此课堂教学给予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以培养正确的思维取向和独立阅读的能力,无疑是十...

    发布于:2025-09-12

    详细阅读
  • 中考语文开放性试题_中考语文开放性阅读增多 教你捉住关键信息

    作者:谢琳(上海市闸北区语文教研员) 从近几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阅读材料题材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做到了对学生成长的关怀与道德修养的指引。有的材料关注生命与环境,有的剖析生命的价值,有的颂扬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有的培养健全的人格,有的揭示生活的哲理,闪耀着灿烂的人文思想火...

    发布于:2025-09-12

    详细阅读
  • 2006年上海中考|名师谈2006上海中考之变--语文复习重点

    ■阮圣桢(卢湾区教师进修学院语文教研员) 【语文】难度稍有下降 2005年中考语文试卷的分值配比和难度要求不会有太大改变,难度稍有下降,这是原则。 文言文因为用三个版本的教材,考共同篇目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请留意非共同篇目,这是复习课内文言文应注意的。词句记背当中会考的肯定是名句,但描写特别好、...

    发布于:2025-09-12

    详细阅读
  • 语文课程标准确立了四条语文课程新理念|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和语文教学的新策略

    杨再隋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国曾颁布过《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时隔半个世纪,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取代《语文教学大纲》又重新出台了。名称的“回归”,不是历史的重复,而是教育思想的“与时俱进”。 新《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了四个理念,但贯穿整个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却是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

    发布于:2025-09-12

    详细阅读
  • [重新审视自己的句子]重新审视阅读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健全学生心灵人格有重要作用,社会各方面已形成共识,但现实中许多做法,仍值得各界的探讨。下面,就阅读的视角、角色、空间作个探讨。 一、阅读活动中的视角定位 多年来,语文教育习惯于用理性肢解人文性很强的文学作品,用理性...

    发布于:2025-09-12

    详细阅读
  • [天津中考语文题型及分值分布]天津中考语文历年题型精选:选缩写句子

    作者:姚惠莉(天津七中) 按要求缩写句子属于语言表达题型,连续三年出现在本市中考语文试卷中。此类试题是实行《语文新课程标准》后出现的一种新题型。它既可以考查同学们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又可考查同学们的理解分析能力。仔细分析2002~2004年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出现的这三道题,不难发现,此类试题考查的...

    发布于:2025-09-12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