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和理论800字话题作文]话题作文理论编选

杂文收录 2025-09-1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编者按] 
从某一方面讲,中考的指挥棒是高考高考话题作文从1998年发轫,1999年形成,2000年正式命名后,中考作文也以话题作文为主了,如何在话题中写出新意,展示个性,是广大准考生关注的话题。专家的观点,认真阅读的你可就有了收获。 

作文·真话·生活 
刘国正 
各位老师在实践中深切感到,作文不说真话、任意编造的严重危害。北京的赵老师总结学生作文有三招:一凑、二抄、三套。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它来源于应试。赵老师又引了学生的话说“作文从不敢直抒胸臆,也不敢文思飘逸,生怕作文大打折扣”。山西的卢老师说:学生把作文当作身外之物,作文思路可以是老师给的,语言来自书本,或照搬别人的,既没有自己的语言,更没有自己的思想,唯一的目的是为了考试。看来不摆脱八股腔,不说真话,学生永远不会作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师们下了很大功夫,取得了可喜成绩。许多学生摆脱了凭空编造的困境,把笔转向摹写自己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兴趣,对作文厌恶情绪逐渐消除了。作文能说真话,这是一大进步。 
什么是真话?真话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习作实用性的文字,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四感,记述实有的事件、表达自己的意见等等。写这一类文字必须真实,事实怎么样就怎么写,不允许编造。二是习作小小说、童话、寓言等文学性文字,写这一类允许虚构,发挥想像,越大胆越巧妙越好。但虚构的目的仍然在于表达作者真实的思想感情,虚构不等同于说假话。此外,有一种情景作文,学生身处情景之中,有如演员,也不等同于说假话。把这几种情况区别开来,并进行分别指导,对于引导学生作文说真话是有益的。 
倡导学生说真话,就必须有话可说,有说不完的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米在哪里?言之有物,物在哪里?答曰:在生活中。帮助学生开发写作源泉,走进生活,打开生活之门,是消除作文“灰色污染”的最为重要的决定性步骤。如组织参观访问,不只参观展览会,欣赏自然风光、名胜古迹,而且采访名人学者,调查民俗,到工厂打工,去农贸市场卖菜,不仅作旁观者,而且作参加者。再如利用电视,扩大学生视野,从家庭学校到社会,更穷千里之目看看世界。以前我认为只有大城市才容易利用电视,其实不然。通过电视可以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可以增进文化素养,可以学到标准的普通话,可以获得新活的材料,激发写作激情。现在得知,利用电视这个作文联系生活的利器,已经受到普遍重视。现在又有了新的项目——旅游。成都吕老师组织学生带者作文的任务到北京旅游,参加北京天安门的升旗仪式,学生写出了很好的作文。他们路过秦岭,在站台上遇到一个小姑娘收集易拉罐,回赠你一束栀子花,用以换取微薄的生活费用。师生就此事写同题作文,共同评论,收效很好。 
学生获得多种多样的写作材料,是否就一定能写出好文章来?不一定,要引导他们学会观察,善于感悟,把接触到的事物,看明白,看仔细,了解期精神实质,捕捉到其中最感人的东西,达到非吐不快的地步。兴趣来了,感到有许多话涌上笔端,再让他说假话、套话,他不干了。近年提倡和推广的“研究性学习”或“探索性学习”,我深表赞同。我认为它是语文教学联系生活的极好的形式。山西卢老师有句话:看来从动态中学习作文能取得最好效果。这话很精彩。确定一个主题,师生共同研究,不断克服困难,不断发现,不断前进。学生不止于一般参与,而是从事探索、研究,参加全过程。这样得来的东西是生动的,深刻的,据此写出的文章不会停留于一般的摹写,是扎实具体、富有活力的。何况不仅大有益于作文,更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进聪明才智。 
(选自《作文教学的实和活》,有改动,题目为编者所加) 

作文·个性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程翔 
什么是作文个性化?简单说,就是学生能自主地写作,写真实的文章,写出的文章有所创新。“自主”“真实”“创新”是作文个性化的基本内涵。所谓自主,就是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不受过多的外部干扰。重视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当然,中小学写作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其内部的规律,学生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有条不紊地学习写作的有关知识,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写作的技能。一篇作文常常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完成,这与自主地写作并不矛盾。教师确定的写作题目总有一定的宽度,不会把写作内容规定得过于具体。话题作文的写作,恰恰体现了这种要求。 
所谓真实,就是说真话,不说假话。所谓真实,就是写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看法,不是编造。真实出个性,个性是真实;“假、大、空”,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看不到个性。当然,说真话并非怎么想就怎么写,毫无遮拦。人的一些下意识是不能都写进文章的。写到文章里去的是想好了的内容,是经过认真思考的,所以,写作与思维训练是紧密相联的。还有,写随笔、日记与命题作文也不完全一样。随笔、日记多写自己的事情,属于个人隐私,得不到允许,别人不能看。而命题作文是给大家看的,适当有些夸张、虚构、润色是允许的,但基本上应该真实。求真既是作文的准则,也是做人的准则;作文和做人,在求真这一点上是一致的。真实还包括“自然”。古人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就是强调文章要质朴自然,因为真实的东西必然是质朴自然的。矫揉造作不是真实,也就无法显示个性。 
所谓创新就是大胆质疑,敢于突破旧的条条框框;就是独立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就是善于采用新的表现方法,具有新的风格。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旦被激活,就能闪现出耀眼的光芒。话题作文淡化文体,学生可选择的余地甚宽,于提倡作文个性化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论,我认为,作文要想做到自主、真实、创新,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一、思想的个性化;二、思维方式的个性化;三、构思的个性化;四、语言风格的个性化。这四者的关系是:语言和构思受思维方式的制约,思维方式受思想的制约。作文有无个性归根到底取决于思想有无个性。 
(节选自《作文个性化与作文教学个性化》,有改动,题目为编者所加) 


谈话题作文 
教育部国家考试中心 张伟明 
话题作文是作文的一种命题形式,这种命题形式已为广大的中学语文教师所熟悉。要想写好此类的作文,应从以下方面考虑: 
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是有区别的,虽然都有“题”,但命题作文的“题”是标题,所有考生都共用这个标题;而话题作文的“题”是话题,也有考生用话题作为自己作文的标题,但更多的考生是在话题的范围内自拟标题。命题作文指定了作文题目以后,考生就没有选择,在同一个题目下,主题和内容大致相同。作文给出题目或是限制文体,就等于给考生画了一个圈,你有多大的能力也只能在圈里跳。你熟悉这个主题也好,不熟悉这个主题也好,你擅长这种文体也罢,不擅长这种文体也罢,别无选择。这是命题作文天生的缺陷。 
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在形式上也是不同的,虽然都有“材料”,但两者对待材料的“态度”不完全一样,在试卷的指令上也不完全一样。材料作文是根据材料作文,也就是说,所写作文的主题、内容甚至是文体都必须与材料的内容和形式一致。材料作文限制性很强,不易猜题和押题,这是它的长处。但是,也正是这种限制,阻碍了作者写作水平的发挥。 
以上可以看出,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都有局限,最突出的是两者都将写作范围限制得较死,也没有选择文体的自由,这就导致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保守思想在作文教学中甚为流行。学生在写作中所具有的能力、特长和个性也就无法得到展示和发挥。 
话题作文是一种新的作文命题形式,它也有材料,但话题作文所给的材料仅仅是对话题的一个说明、一个解释,或者说是一个例子,目的在于帮助考生理解话题。话题作文的核心是话题,作者完全可以只根据话题的要求而无需照顾材料的内容来作文。因此,话题作文对于写作者来说是一种比较自由的作文形式。从作文题的要求上也能看到这一点: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三自”方针充分展现了话题作文的特点。 
话题作文鼓励形式多样,风格多样,考生可以在文章中最大限度地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长处;可以写出自己对生活的真知灼见,抒发自己内心涌动的情感;也可以写小说、讲故事、编寓言,形式自由开放。 
(节选自《谈话题作文》,有改动。)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847.html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