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讲评课教案】初中作文讲评课示例

杂文收录 2025-09-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讲评课是作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它是学生写作练习中的必要反馈,可以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以前有的同学对作文讲评课不感兴趣,认为老师讲的是别人的东西,我就是听了也只是白听,也变不成我写的。其实不然,你如果能够从老师在讲解这篇作文的过程中学到好的写作文法,找到好的写作途径,这岂不是你的最大收获。从去年我在作文课的讲评过程中,实施了“目标教学”,以及教师点拨和学生互评结合的方法以后,学生写作文不再是发愁无话可写,并且有不少的同学在青少年刊物上发表了文章。
     两课时的讲评课,可以归纳为五个环节。
     一、课前准备,浏览作文定目标。
     教师上讲评课前先把所有作文浏览一遍,找出好、中、差三类不同作文,依据写作目标和学生作文实际定出讲评目标,这个目标有较强的可控性、可操作性。例如一次我讲评《温暖》这篇习作时,这次作文的目标是:①要求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②写出你自己认为温暖的美好感受。据此定出本次讲评的目标如下:1评出达标作文:(1)能紧抓住这个具有寓意性的文眼——温暖。它不是指天气暖和而是指人们通过具体的事例而能感到的一种美好感受。(2)在记叙的过程中,适当穿插你的议论,抒发你的感情,这样更有利于紧扣主题,突出中心。2选出不仅达标而且语言运用准确生动、顺序合理的优秀作文。3找出不达标作文的主要缺点:(1)对于作文的题目和要求审题不清。(A)不能理解题目的含义和要求;(B)不明确题目中要求写作的内容和应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2)没有确立好写作的中心。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盲目写作。(3)选择的材料不能够表现中心。在讲评过程中要求学生要严格选材,善于选材,不按“个人好恶”标准,要根据中心需要选择材料。在讲评过程中注意选材的“三要”:(A)选择真实材料,写作时要实事求是,抒发真情实感,防止胡编乱造,脱离生活;(B)选择典型材料,典型材料能够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强大的说服力。如《温暖》中写作时可考虑这些例子:组织或集体对某个人的政治上、生活上的关心,使他很快地进步;当一个同学家庭遇到困难,面临辍学时,大家伸出援助之手;(C)要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选择自己亲身经历而又感受深刻的材料,有独特发现,有新见解的材料,这样才能表现新鲜、活泼的思想,才能使人感动。例如评出的这些没有达标的作文,就是取材缺乏新意,用了许多人用滥的材料,使文章没有新意,而觉得乏味,因此要针对当前日新月异的多彩生活选取新鲜生动的材料。例如有位不达标的同学的作文写的是同学们对一位家庭富裕、但在各方面都很差的同学的帮助,他在写的过程中只是用了流水账似的记叙,没有阐明“差”的原因,如果在记叙的过程中紧紧抓住生活中的新鲜材料(即这位差同学在思想、学习、劳动中的优缺点)来写,就可以写得有血有肉,使人感动。(4)语言不形象,内容不生动。许多同学的作文,语言贫乏、说明枯燥、干巴、不形象、不生动、表达不出真情,针对不达标的作文要求从以下几方面去做:A要不断地学习,多方面地吸取信息,不断积累,使词汇丰富。B要认真推敲,精心地选择词语。C要运用恰当形象化的语言,如拟人、比喻、排比、夸张等修辞方法。
     这一环节可使教师对于指导学生评改有的放矢,克服了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展示目标,定尺度。讲评课上,教师先将已定目标展示给学生,结合选出的三种类型的作文,给学生作必要点拨(点拨这一部分内容在上文中已展示),这样学生在自评和互评过程中“有本可依,有章可循”,避免学生不会写评语或胡乱打分的现象。(约用20分钟)
     三、学生评改靠目标。这是评课的主要环节,也是学生最活跃,热情最高,提高较快的一个环节。学生划分小组,一般以四人(前后桌)小组较为适宜,由小组长具体负责,或个人念个人的文章,或由小组长念他人的文章,不拘一格,然后大伙按本小组制定的目标、尺度进行评改,要求每个人必须对每篇作文作出自己的评价,然后和其他的同学进行交流,这样在交流的过程中有助于同学们提高鉴赏能力与综合评价能力。这一环节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他们动脑又动手,思想十分活跃。(约用35分钟)
     四、班内交流看达标。由过去老师念优秀作文,改为每一小组选出的优秀或达标作文的作者自己读。虽水平高下不齐,但其中不乏好文章,对于师生都是一次学习机会。如:一篇作文写道:“大清早喜鹊就登枝,天特晴朗,村支书赵伯伯来了。他春风满面一把攥住我的双手说:‘孩子,有救了!党的专门救助贫困失学孩子的希望工程来了,你明天就可去上学,你爸由村里负责照顾。’我当时一下呆了,我确信是在梦中,可这一切又都是实实在在的呀,病榻上的爸爸硬是翻下炕来,跪伏在地上,抱住村支书的双腿泣不成声……这时村里的喇叭响起了‘党啊,党啊,我亲爱的妈妈,你用那甘甜的乳汁把我扶养大’……”这里所表现的感情到达了顶峰,语句通顺、生动、具有真实性,并且此时响起的音乐正代表了主人公当时的心情,紧扣题意,他读完后搏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这是同学互相学习再次提高的过程,也是检验学生讲评水平的重要环节。(约占35分钟)
     五、课后及时修改再现目标。小组讲评已初步找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听了优秀作文,心中较为有数,回去修改后再交给老师,这次作文讲评的目标已基本达到了,收到一次作文三次(小组评改、班内交流、自己修改)提高的效果。
     对收回的修改作文,老师浏览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注意有针对性鼓励进步同学,帮助较差同学。
     这样的作文讲评课的结果是:变一言堂为多言堂,变被动为主动,变强迫写为自愿写,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参与意识,逐步提高了写作水平。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752.html

  • 中考语文自拟题目_解读中考语文“自拟自答”题

    “自拟自答”题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式”、“探究式”的学习要求,重视学生的体验参与与体验获得。因而,在《语文课程标准》已颁布一年余,全国各地(实验区除外)首次在新教材命题的新形势下,这种考查学生能力,且区分度良好的题型,在2003年的中考中将会受到更多的中考命题人员的青睐,应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

    发布于:2025-09-09

    详细阅读
  • 解读考试焦虑及应对策略_解读考试焦虑

    北京崇文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夏珺 北京光明小学 田莹 在我国,“考试”一直是严肃而略带沉重的话题。在考试的挑战中,人们难以成为控制情绪的自由人,欢喜、忧伤、不安、焦虑、失望……绝望至极的人甚至有可能悲观厌世,走上轻生的不归路。 曾经看到一篇就考试焦虑症问题谈心理动力学派观点的文章,作者是曾在法兰克...

    发布于:2025-09-09

    详细阅读
  • 详细阅读
  • 语言表达连贯主观题技巧与方法_解答语言连贯主观题的八个基本思考点

    一、话题的同一性 在连贯的语句中,前后各句的话题应当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使文章读起来顺畅;如果在表述的过程中转换了话题,语言的连贯感就会随之减弱。如: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句意连贯,重点突出。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墓在杭州西湖畔栖霞岭,墓周...

    发布于:2025-09-09

    详细阅读
  • 对话教学是一种_对话:一种新的教学精神

    (一)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人在知识中的“适意安居” 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也预示着一种知识观的颠覆。以往的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价值中立性,知识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永恒不变的客观真理。每一个特殊的自我都失落在客观性、普遍性的汪洋大海中,“自我”在科学知识中没有任何地位,是被“客观性”要求所摈弃的...

    发布于:2025-09-09

    详细阅读
  • 中考语文新闻题答题技巧|语文中考新闻创新题专题复习

    例1.以尽量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这段文字所叙述的主要事实。(不超过26个字) 哈尔滨一位老人历时9个月,行程数千里,骑着三轮车来到天津。他的三轮车挂满了写着日军罪恶的条幅。他的外公和外叔公都是抗日地下工作者,均被日军残忍地杀害了。当年日军对中国的侵略给他留下了痛苦的回忆,最近日本教科书篡改历史的事...

    发布于:2025-09-09

    详细阅读
  •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改革

    安徽省灵璧县浍沟镇凤山初中 马道彩 自2001年秋季以来启动的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及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已经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我县从去年秋季开始从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七年级实行新课程标准,一场新《课标》下的课程改革在全县范围内轰轰烈烈...

    发布于:2025-09-09

    详细阅读
  •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中考语文阅读理解题解答 概括和表述两手抓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题解答 概括和表述两手抓 如今的中考语文试卷,不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文,其阅读理解题目几乎是主观性试题一统天下。主观性试题的一个特征,就是需要考生根据试题的要求,或对某篇材料进行概述总括,或对某个语段进行概述总括,概述总括的过程就是提炼文意、综合归纳整理的过程。概述总括如何操作 概述...

    发布于:2025-09-09

    详细阅读
  • 关系型话题作文的构思_掀起关系型话题作文的红盖头

    一、要明确关系型作文话题及其命制特点。所谓关系型作文话题,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话题形式,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必须兼顾话题构成的各个要素,清楚地点明其间关系。如:“失去与获得”、“感情的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等。需提请注意的是,构成关系型话题的各要素间的...

    发布于:2025-09-09

    详细阅读
  • 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_如何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

    瓯北三中 张三丰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种种新思想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考,本文就从教师、作者、文本三个角度讨论“”这一话题。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发布于:2025-09-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