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默写题解题技巧_中考默写题的分类及解题技巧

杂文收录 2025-09-0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近几年,背诵默写题已成为各地中考语文考试的必考内容。分析近几年的中考试卷,可以发现每张试卷的默写题分值少则6分,多则10分,能不能拿稳默写题的分数,也是决定语文成绩好坏的一个主要因素。为了能牢牢拿住默写题的分数,除熟读、背诵大纲规定的有关课文段落外,还应了解试题题型、熟悉考查内容,掌握解题技巧。这样才能增强应试能力,提高应试水平,才能在答卷时做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中考古诗文的默写大多是填空题,但内容有深浅,层次有高低,难易有梯度。分析其特征,主要有以下三大类:

一、“空前绝后”类,也即识记类默写

此类题从形式上看主要有:有前句无后句;有后句少前句;有两头缺中间。从内容上看考查的主要是名言、警句、对偶句、排比句等。例如:

1. 明月别枝惊鹊,                      

2. 醉翁之意不在酒,                    

3. 人生自古谁无死,                    

4. “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二、“循规蹈矩”类,也即理解类默写。

此种题型考查考生在记忆的基础上审清题意,弄清要求。由于有条件限制,有目标导向,所以要“循规蹈矩”。根据考查内容的不同,又可分为以下五类:

(一)  点出句子中心,写出课文原句。

6.《捕蛇者说》中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                        

7.《醉翁亭记》中描写琅邪的春夏景色的语句是:                         

8.《沁园春·雪》中由写景过渡到评论的词句是:                        

9.《陈毅市长》中陈毅引用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名句来形容齐仰之居室的环境,这两句是:                                        。

                     

(二)  联系上下文,写出相代内容。

10.《岳阳楼记》中“进亦忧”指的是“             ”,“退亦忧”指的是“         ”。

11.《捕蛇者说》中“吾尝疑乎是”一句中“是”指代“           ”。

1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         ,        。”

13.《曹刿论战》中曹刿所说的“忠之属也”指的是         ,          ,         

(三)  由此及彼,写出联想比较的句子。

14.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这两句:            ,             。

15.由“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你会联想到刘禹锡的《陋室铭》中的两句:

               

16.写出与下列诗句反向立意的相应的古诗句。

例句:满目青山夕照明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17.《诸葛亮集》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                          ,”两句意思一致。

 

(四)   点旨明志,写出画龙点睛的句子。

18.《沁园春·雪》中起画龙点睛、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

19.《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语句是:         ,        

20.《捕蛇者说》中作者用“苛政猛于虎”引出了全文的主旨,是“         ”。

21.《马说》中提出全文中心论点的语句是:                。

(五)  隐含修辞、创作艺术的句子。

22.《有的人》中巧妙化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是,         ,

                

23.同写雪景,各有特色。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气势奔放的句子是        ,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联想美妙

     的句子是       ,      。

24.“叫嚣乎东西”的互文句是:              

三、“移花接木”类,也即运用类默写。

此类题型常常先叙说一段现在的某个事突,然后让学生用一两句意思相同的古诗名句来填空,它主要考查学生在对古诗文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欣赏辨析。

25.季洁的爸爸在商场濒临倒闭时,被上级任命为总经理,人们都说季洁的爸爸是“       ,             。”(用《出师表》中的名句作答)。

26.9月11日美国遭受恐怖袭击,伤亡损失巨大。之后,以拉登为首的恐怖主义分子遭到许多主持正义国家的强烈谴责,真是“                  。”(用《〈孟子〉二章》中名句填空)

27.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干群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真是“       ,               。”(用《岳阳楼记》中两个相连的四字短语填空)

28.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        ”,意在干涉别国内政。(用《醉翁亭记》中的原句填空)

       以上是考试中默写题的常见类型,对于这类题目的解答,我们一般采取以下办法:

“空前绝后”类题目简单明确,只要平时按要求背诵,答题时借助记忆,结合前后句提示,就能迅速默写作答。

       “循规蹈矩”类题目:我们在解答时,应在熟练掌握背诵内容的基础上,注意审清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答案也就自然而然地出来了。如第6题只要对《捕蛇者说》这篇课文熟悉,就会马上回答出文中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苛政猛于虎也”。

联想比较类,它不但要你对所出示的诗名进行理解,而且对课文的内容要比较熟悉,这样才能找出两者有相互联系的句子,如第14题只要扣住诗句中的“忧乐”二字,就会想到在《岳阳楼记》中和它关联的诗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移花接木”类,一般已知文字较多,解答时一定要耐心阅读前面的题干和后面的提示,做到瞻前顾后,缜密思考,找出其“相通点”,然后答题,切不可凭直觉妄填。具体说来,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一)  细读题干,把握句意。

这种题型,一般是在题干部分提供了一个课本之外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句子,要求从某一课文中找出一个与之意思贴近的语句,因此细读题干,准确地把握题干部分的意思,成了从课文的众多语句中寻找答案的标准。而有的题干部分意思较明显,如第16题;有的题干部分意思则较隐含,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琢磨句意,充分发掘其隐含信息。如第27题从“全市面貌大变,干群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可知新市长“政绩斐然”,第25题从季洁“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可知季洁厂长是“临危受命”。

(二)  扣住提示,筛选语句

题目中的提示语既明确了语句的出处,又缩小了我们筛选语句的范围。若忽视这一点,就成了在众多课文中或某一课文的所有语句中寻找答案,这既浪费了考试时间,又分散了我们的精力。为此我们在答这类题时,不仅要注重“瞻前”一些,还应注意“顾后”一点,这样才能达到迅速解题的目的。如第27题就变成填写《岳阳楼记》中能概括一个人“政绩斐然”的两个相连的四字短语,答案自然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第25题则变成填写《出师表》中体现一个人“临危受命”的名言,答案只能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三、反思检验,抓好“三查”。

这类试题评分要求很严,稍有疏忽,便成“白劳”,因此做完之后,必须再回过头检查一番,这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查连贯,看所选语句与上下文是否贯通,如题27用概括滕子京政绩的语句来称赞新任市长的政绩,题25用诸葛亮临危受命的语句来评价季洁厂长,话题一致,卯榫相投;(2)查标点,若所填各分句后标点符号与原文严丝合缝,一般说来,不会出错;(3)查文字,主要检验是否错、漏、多写了一个字,如题1中“具”不要写成“俱”。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590.html

  • 【研究性学习课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20世纪后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也日益活跃起来。一个专家代表团出访德国,按计划参观一所中学,却被这所中学的校长婉拒,理由是学校停课一周进行学期课题的结题。这反而加重了我方代表团的好奇。据了解,在这所中学,每学期都有学生和教师讨论的全校性课题,学生可以就此做成各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_美国中小学的课程结构

    美国教育领导体制的类型属地方分权制,即联邦政府仅行使其有限的协调和服务的“行政职能”,而州政府则拥有对其教育“各行其事”的绝对权利。这样美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便不会形成千篇一律的格局,五花八门或许是其较恰切的表征。尽管如此,美国地方政府仍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就基础教育课程的调整与变革保持着近乎...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研究性学习的选择和设计

    (一)因地制宜,发掘资源。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注意把对文献资料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料的利用结合起来。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自己的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把学生身边的事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各地学...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现状|质疑我国中小学教育(争鸣)

    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负担、作业 负担极其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成了政府到教师一致赞成的口号,出版了很多论文、著作,但少有真知灼见。与此同时,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天天忙于做作业 、应付考试,学生负担(作业 负担、考试负担)太重,教师与学生都没有时间也...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初中科普手抄报一等奖作品_初中科普作品教学教学建议

    近年来,科普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有所增加,且篇目变化较大。2001年春季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第二册新教材,阅读部分的第三单元均是科普作品。该单元共5篇课文,除《大自然的语言》是传统篇目外,《卧看牵牛织女星》、《莺》、《数字杂说》和《月亮上的足迹》4篇课文均是新增加的。...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语文研究性课题_语文研究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研究

    [内容提要]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中学阶段,研究性阅读已成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必修课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长期以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论指导的“文章学阅读教学法”占主导地位,只注重积累课文中的语文知识,且众口...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体育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 有人提出,1992年刚刚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试用),时隔几年,是否有必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基础...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生物课初中什么时候开始读|初中自读课型探究

    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处理自读课文教学时存在短视行为:不是视自读为教读——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读,就是视自读为不读——完全放任自流根本不作指导。如此一来,学生自我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日见萎缩。有鉴于此,我们必须对自读课型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并在教学实践中身体力行,真正让学生在自读中培养...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过犹不及|过犹不及

    “”这句话,也许是孔子说的吧。它的意思是:过分和达不到是有相同效果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的例子。比如,寒冷的天气和炎热的天气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在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列举这样的例子,我要说的是,作文中的事情。作文中的,与生活中的有相同的地方:都是人们所不喜欢的。不同的是,作文的作者往往对此...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 培养语感的方法途径|试论培养语感的途径

    语感,是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体现了个体对语音、词汇、语义、语法、语境及语言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语感敏锐的学生,在完成阅读题、语法题和写作题时,往往做得又快又好。语感从何而来?笔者认为,它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获得: 一、从日常生活中习得语感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对字、词、...

    发布于:2025-09-2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