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英语]激发兴趣 激活教学——文言文教学之管见

杂文收录 2025-09-0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杂文收录】

激发兴趣    激活教学

                ——文言文教学之管见

瓯北三中  张跃丰

内容提要:社会时尚文化的功利特点影响了语文教学,尤其是文言文教学,成了考试的附庸,失去了它本身应有的光芒,死气沉沉。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失去了真正的兴趣。本文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激活文言文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一、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二、教师要善于挖掘文言文本的内涵,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三、用“以今度古”“古为近用”的方法架起学生与文本间的历史桥梁;四、利用文言文语言凝练的特点为学生创设想象的空间;五、教师要带好“自吟、自解、自背、自用”的头。

关键词:    文言文      激发兴趣      激活教学

 

《没有文言文,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这篇2004年《中国教育报》曾刊载的文章让我一度为之震撼,尤其是标题铿锵的观点。的确,很多文言文作品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们典雅、简洁,内蕴丰富,起着“传承文明”的功用。而中学教材所选文言诗文大多为古代文学作品之精华。但现在的古诗文教学被异化了。现今社会时尚文化的功利特点助长了师生们的功利心态,使得文言文教学只为考试而服务,原本精彩绝伦、饶有趣味的作品,在教学中只剩下了字、词、句,文言文教学演变成了“军事化”的操练,何等地枯燥,乏味。这样,古诗文便失去了本身的文学性和艺术性,更不要说什么“传承文明”了。因此,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对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进行改革,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激活文言文教学,将文言文教学中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挖掘出来,以成其“传承文明”之功效。

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激活文言文教学呢?

一、交给学生主动权

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要知道他们喜欢学什么,不喜欢学什么;要知道他们喜欢怎样学,不喜欢怎样学。调查发现,有79%的学生喜欢老师讲解和学生自学想结合,有11%的学生喜欢完全自学,这就说明,文言文教学应把时间和主动权让给学生,一味地讲,只能令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纵观教材中的文言文本,大多注释详尽,学生完全可借助注释及工具书去读、去悟。老师提出问题或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在此过程中,老师只作点拨、解疑。这样的课堂就如一塘春水,时时泛起闪光的水花,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从自己的动脑、动口、动手中学到了知识,明白了道理,增强了活力,养成了习惯。文言文教学也就因此而活起来了。

    当然,这里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非无视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如果没有了教师精心的组织和精妙的点拨引导,文言文富有文化内涵的“沉香”就难以渗入学生的灵魂深处,学生的精神素养的提高也无从谈起,文言文教学必如一塘死水。

二、引导学生领悟文本的深层内涵

心理学指出:“由客观刺激物外部特点引起的吸引力,会使初中生产生直接兴趣,有强大的力量,表现出很大的活力,但是缺乏持久性和稳定性;由客观刺激物内部特点引起的吸引力,会使初中生产生间接兴趣,这样的吸引力带有持久、稳定的性质。”

    教材所选文言诗文大多堪称经典,是古文化的沉淀,有着丰富的内涵。依据心理学原理,我们可抓住文言诗文的结构、语言等外部的特点精心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的深层,让学生从古诗文中汲取文化的精髓,学生对文言文就可产生持久的兴趣。当然,这首先需要教师对文本进行深层的挖掘。永嘉中学的肖培东老师教学《望岳》,他先是自己把文本吃透了,挖深了,深深领悟到该诗广阔的意境和诗人博大的胸襟,也悟到该诗的意境和胸襟皆起于也落于一“望”字上。于是乎,他于学生自主学习前抛出“为何不用看,而用望?”这样一个对学生充满吸引力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饶有兴趣地为此从文中找寻依据。在找依据的过程中也就积累了字词,读懂了诗意,领悟了诗的意境和诗人的胸襟。这样,课堂活起来了,教学也就充满了活力。

三、架起学生与文本间的桥梁

“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文心雕龙》

文言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和表达形式都和今天有遥远的距离,尤其是与中学生的喜好和知识阅历有“代沟”。要让学生读文言作品“披文以入情”实为不易,他们难以品出作品的“醇香”。那么,如何缩短这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如何让文言文的魅力穿越千年的历史尘埃,如何让文言文的认识、教化、美感享受等功能发挥到极致呢?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比较容易关注与自己的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事情,也容易对与自己的生活有关联的事情感兴趣甚至产生共鸣。如果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能达到“用古人的话诉说学生自己”的这种共鸣效果,让古人和今人的心相通,历史与现实相通,化他人为自己,进行角色转换,文言文便不再与我们隔膜。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不妨采用“以今度古”和“古为今用”的方法,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这样,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起来了,文言文教学也就活起来了。

    《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境遇不正与我们的失意相通吗?我们不妨采用“以今度古”的方法,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生活中失意时的心情和想法,调动其情绪,再让学生通过阅读去领悟古人的生活哲学,而后让他们用古人的话来阐明自己该如何对待生活中的种种失意。这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不就拉近了吗?教学不就活起来了吗?

    另外,文言文中有很多经典的名句和成语:名句如《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成语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等。我们都可以联系现实生活创设语境,让学生“用古人的话诉说自己”,“古为今用”。古诗文凝练、典雅的风格一旦融于自己的语言,语言风格就会产生引人入胜的魅力。这样,这些经典的语言活起来了,文言文教学也活起来了。

四、创设想像的空间

文言文语言简洁、凝练、典雅,这一独特的语言特征给读者带来了很大的想像的空间。我们要善于挖掘那些留有想像空间的语言,为学生创设一个想像的空间。如特级教师胡明道老师教授《狼》一课,在“疏通字词,读顺句子”之后,让学生变换角度,展示丰富的想像,从文中任选一段,用第一人称“我”来描述屠夫当时的心理。经过一番酝酿之后,学生纷纷举手要求“表演”,整个课堂顿时活跃了起来。

五、做好带头作用

    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这话虽说得有些绝对,但可以看出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为人师表”是教师工作的突出特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效法教师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以,要激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还需教师在文言文学习上先带好头。“吟诵、解释、背诵、运用”是古诗文学习的四个基本环节。教师可在这四个环节上带好头,做好样,学生学古诗文的兴趣和动力也就随之产生。

 

    “教无定法常常新”,以上所述皆为笔者对文言文教学的一点粗浅的认识。要真正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激活文言文教学,我们教师首先要解决的是思想认识问题,即不是仅仅为了考试而教,而是为了提高古诗文素养而教。愿我们广大的教师少一点功利心,多一点平常心,刻苦钻研,找到文言文教学“回家”的路。

 

 

 

 

参考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

《初中生心理学》  (黄煜峰/雷雳主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

《语文教育学》    (谢象贤主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zawenshoulu/161495.html

  • 高考诗词鉴赏题及答案_高考诗词鉴赏题对策及专用术语研究

    唐山市开滦一中 李志强 2002年高考语文试题进行了重大改革,其主要特点是加大了主观题在整张试卷中的比重,其中诗词鉴赏题的改革尤为引人注目。有些同学反映由于平时针对诗歌鉴赏题所作的练习都是选择题,一下子改为主观题根本找不到思路。...

    发布于:2025-09-04

    详细阅读
  • [巧用名句成文]巧用名句作批语

    每每看到学生以不屑的眼光浏览过教师煞费苦心的批语后,漫不经心地将作文本塞进抽屉,个中滋味,只有语文老师才能体会出来。曾几何时,我尝试着用经典名句或把其略作修改后给学生下批语。没料到,这无意插柳的短小批语竟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感受,激起了他们对写作的极大兴趣。于是,在以后的作文批改中,我就尽可能多地用诗...

    发布于:2025-09-04

    详细阅读
  • 培养学生提问意识的重要性|浅谈“培养学生提问意识”

    河南省许昌市第六中学 安菊 提出问题是思维活动的重要体现。促使学生提问,不是教师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办得到的,教师应该在提供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的感性材料上多下功夫;应该在营造学生提问的氛围上多下功夫;应该在如何回答学生提问,才能促进学生思维方面多下功夫。 心理学研究表明:发现问题是...

    发布于:2025-09-04

    详细阅读
  • 新课标议题式教学_新课标下参与式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研究和探索

    芦浦中学 吴桂永 【摘要】:本文通过对传统语文课的思考,阐述了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的主要形式和优点,提出参与式教学是一个新事物,它遵循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是真正的21世纪的教育模式。【关键词】:参与式 教学实践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教会的讲话中强调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

    发布于:2025-09-04

    详细阅读
  • 如何打开学生的心扉_如何敲开学生的心扉

    吴钻 每一位身在教育一线的教师都有这样的感慨,现在的中学生思维敏捷,接触广泛,生活独立,个性鲜明,有一部分还有很强的叛逆性。似乎不和教师顶几句嘴,上课故意搞点小动作,隔三差五惹出点小“祸”,便觉得难受。任你老师的苦口婆心,谆谆教诲,全然不当作一回事,即使当时收敛一些,不出三天又会原形毕露,故技重演...

    发布于:2025-09-04

    详细阅读
  • 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作文|中学生作文不良心理分析

    高考话题作文的形式和作文应试训练的目的直接导致了部分学生的侥幸心理和作文审题构思过程中的简单化。特别是那些作文水平不高或较差的考生,他们觉得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一篇水平较高的能得高分的文章是不大可能的,于是,他们选择了套作的路子。平时,他们不是积极地进行全面的写作训练,以提高作文的实际水平,而是用...

    发布于:2025-09-04

    详细阅读
  • 如何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交给学生的金指头:本色阅读

    芮忠汉 王红云 长期以来,对阅读教学的“高耗低效”,人们公认不讳。用教育理论和多年的教学实践审视这一教育现象,就不难看出,是由于尚待完善的语文教学为阅读设置了太多的障碍,可以说是“作茧自缚”。要扭转阅读教学的被动局面,就应破除为阅读教学所设置的重重障碍,使其恢复阅读的本色。 阅读,有的把它...

    发布于:2025-09-04

    详细阅读
  • [教师如何评课]教师评课点滴

    在时代对教师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合作越来越重要,教师不但要会教课,还要学会评课,这样能使教师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促进,那么教师怎样去评课呢?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 课前要明析教材 课前要明析教材,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对于教材不熟悉的课,只能看课堂表面活动是...

    发布于:2025-09-04

    详细阅读
  • 新课标语文对作业设计的要求|对新课标下语文作业 形式的一点体会

    对新课标下语文作业 形式的一点体会凤中 熊 竞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力倡导面向全体学生的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作为个性主体的参与和体验,并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反思、创造、合作、交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语文作业 形式也必须跟上,那么如何设计语文作业 形式...

    发布于:2025-09-04

    详细阅读
  • 我们这样教语文|我们要的是这样的语文课堂

    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到底怎么上?答案可能有很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语文课堂教学是为了培养会思考、敢质疑、能创造、善表达、有沟通能力的人。那么怎样的语文课堂才能培养出这样的人呢?怎样的语文课堂生活才是高质量的呢?我认为,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他应该注重训练学生熟练运用语言的能...

    发布于:2025-09-04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