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作文能力理论依据]培养小学生作文的联想能力

语文教学反思 2025-06-19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师深感棘手的事,是小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小学生也感到作文最“可怕”,其通病是内容简单空洞、语言平淡干瘪。针对这种现状,我认为解决的最佳方法之一是培养小学生作文的联想能力。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小学阶段是培养儿童联想能力,丰富和发展儿童思维能力,特别是丰富和发展儿童形象思维能力的最佳年龄阶段。此时儿童的联想力十分活跃丰富。作文是儿童形象思维的产物,而联想则是形象思维的基本方式。作文中的联想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事物和联想一起写,即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这种联想,从小学低年级起就应开始培养。另一种是写完事物后再写联想。
    学生的联想能力不是天生就有,更不会自然形成,必须有教师的正确引导才会形成。上海特级教师于永正说:“不会培养学生联想能力的教师,就很难教会学生写好作文。”那么,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联想能力呢?下面谈谈本人浅见。 
    一、在观察中培养小学生联想能力 
    在指导小学生对景或物的观察时,除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外,还要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培养他们作文时的联想能力。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一种蔬菜或水果”时,我先让学生带蔬菜或水果到课堂上来观察,要求一边仔细观察一边说出它的形状、颜色、味道时,许多学生一连说出了十几个比喻句,诸如像竹笋、像火苗、像火箭、像象牙、像牛角、像月牙、像小丑的尖尖帽……这些比喻既形象又生动,但也有极个别比喻不当的,如“像吸血鬼的牙齿。”我启发学生:“把红红的辣椒比喻成吸血鬼的牙齿,美不美啊?”同学们回答:“一点儿也不美,太可怕了。我们描写蔬菜或水果时应该美化它。”这样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联想非常丰富。在我启发下,有的学生还引用或编出了谜语,如“头戴小绿帽,身穿大红袍,身体胖又圆,营养价值高。”(西红柿)“黄屋子,白被子,里面住着一家子,要是一分家,就要破屋子”(柚子)。在作文的开头就让读者猜个谜,文章也显得生动,有趣多了。如果没有丰富的联想,学生怎么也编不出这样的谜语来。 
    在指导学生观察小动物时,我自始至终都启发学生去联想。学生回答不出时,我就通过神态、动作等去提示启发他们。如让学生写一种小动物,我在安排学生作文时,刚巧儿子从涪陵买回两只金钱龟,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后,设计了一连串问题去启发他们展开联想:“小龟身体呈椭圆形,像什么?它的四肢是什么形状,又像什么?”学生回答不出来,我就用手作划船的动作,学生马上领悟过来:“船桨!”接着我又问:“小乌龟把四肢、脖子、尾巴都伸了出来,还舞来舞去,大家猜猜它在做什么运动?仿佛在说什么呢?”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伸展运动、踢腿运动、全身运动。”有个孩子说得特别有趣:“小乌龟在伸懒腰,仿佛说:‘困死了,快把我放下来!我要睡觉觉!’”同学们丰富的联想,真是令人忍俊不禁。 
    每次在指导学生观察景物时,都要让他们各抒已见,说出与别人不相同的来。这样不仅发展了学生联想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在说的过程中,互相启发,增加了“储备”,以后写起作文来自然就容易些。 
    描写景物的语文章联想更加丰富。比如观察千奇百怪的钟乳石,就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到各种动植物,联想到神话故事中的人物;观察星空时,就可以联想到宇宙中星球的奥秘、人造卫星的飞行;观察五彩缤纷的烟花爆竹时,就可以联想到春天的百花园,联想到仙女散花;观察音乐喷泉时,就可以联想到金色的稻穗、绿色的芦苇、婀娜的柳条……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联想能力 
    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现小学语文课本中入选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篇,大多含有丰富的联想成分,它们本身就是培养学生联想能力的优秀范文。我们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范文,指导学生去认识、体会其中的联想作用,从而培养他们作文的联想能力。
    总之,小学生的联想似无穷的宝藏,我们只要善于开发他们的形象思维,就一定能够培养小学生作文的联想能力。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8456.html

  • 口语交际100字左右_《口语交际1》教学反思

    今天我刚上完第8册口语交际一:推荐或自我推荐。我参考了教参上的案例在提出班里同学谁适合担任班委这个问题之前让学生考虑我们班现在需要那些班委? 学生发言了,首先出炉的是“和平委员”,原因是开学这段时间课间疯打的不良风气又悄然抬头了。说实话,作为老师我也发现确实需要这么一个管理者,但还在酝酿。但学生早想...

    发布于:2025-07-09

    详细阅读
  • [《碧螺春》课文]《碧螺春》教学反思

    在《碧螺春》这篇课文中有一句话:有位外国诗人在品茶之余,还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对于这句话的理解,要想引导学生体悟出来,就得让学生真正读懂课文,真正喜欢中国的茶,理解茶的文化。 学习该课文时,我就让学生抓住“久负盛名”一词,让学生猜一猜,碧螺春久负盛名到...

    发布于:2025-07-09

    详细阅读
  •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自学习惯

    首先,大力宣传倡导自学向学生讲解阅读自学的重要意义,介绍自学经验,强调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对获取知识、增强能力、提高成绩的巨大作用。让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阅读自学产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出时间安排自学环节,让他们自学的愿望。 其次,选择适当的阅读自学方法,使学生要自学,会自学。遵循学生自学...

    发布于:2025-07-09

    详细阅读
  • 【巧妙插叙】巧妙插叙,激发情趣

    课文中常有一些比较重要但又抽象的内容,教师若适当的引用一些与教材有紧密关系的,学生爱听的,且真实的、生动的、形象的、有趣的材料加以印证,一方面深化学生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情趣。 如讲中国地理第一章第一个小标题“从宇宙空间看地球”中叙述着:“ 只见一个圆形星球悬在天...

    发布于:2025-07-09

    详细阅读
  • 一节好的公开课_一节公开课给我的启迪

    香港与大陆同属于中国,但是由于制度及历史背景的不同,教育形式存在着很大差异。有机会倾听了来自香港的年轻教师的一节语文课,受益匪浅。 我们不说在教学内容上的差异,单说说她在课堂气氛的营造上给我的启迪。 1.从她的服装上看。她,一件普通的白衬衫,黑色的西裤,虽然简单但不失庄重,给人一种亲和...

    发布于:2025-07-09

    详细阅读
  • 研究性学的书_倡导研究性学习

    倡导研究性学习,以问题解决贯穿课堂始终,抓好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习者通过对所要学习的对象进行探索、体验、分析、提炼、总结,以便获得知识,并在这一过程中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与技能。这显然是一种学习方式的革命,它必然要求以问题解决为核心。要能解决问题,始终是学习的中心任务。思想政...

    发布于:2025-07-09

    详细阅读
  • 《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_《会走路的树》教学反思

    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一、二年级学生要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苏教版小语教材把《会走路的树》编进二年级下学期课本,正是把课文当载体落实这一目标的良好举措。   这篇童话语言浅显流畅,故事有情有趣,...

    发布于:2025-07-09

    详细阅读
  • 浅谈小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浅谈小语教学中的想象导读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形象感人、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如诗如画的记叙文、诗歌。因此,教师应借助语言文字和图片等,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生活世界、情感世界、审美世界,从而对语言文字及其所表现的内容有深刻的感悟和体验,这对吸收美的语言,升华高尚情趣都有重要意义。而想象导读就能很好地...

    发布于:2025-07-09

    详细阅读
  •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_《杨修之死》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故事情节比较简单,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也没有优美华丽的辞藻,这样的文章,中学生大都不喜欢学。要顺利地完成这节课,首要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一上课,我就放了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让学生齐诵曹操的诗,让学生讲曹操的故事,把学生带入三国的世界,曹操的世界,全身心地投入到...

    发布于:2025-07-09

    详细阅读
  •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设计第一课时_《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教学反思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篇课文记叙了汤姆在爸爸的严格教育下,放掉自己钓到的大鲈鱼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无条件地遵守公共规定。教这篇课文,不但要指导学生认认真真把课文读好,弄清课文讲的是怎么一回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明白课文要揭示的道理。   在教学过...

    发布于:2025-07-0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