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朗读的作用|我这样引导学生朗读

语文教学反思 2025-06-1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教师能用标准的普通话范读,准确传达作品的情感,加上学生的模仿性极强,学生就能以听助读,在模仿中纠正自己在发音、语气及句读等方面的错误,掌握朗读方法,提高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力。如,在教学第11课《我们成功了》时,我利用举国欢庆的插图,让学生边看图,边听我朗读。我激动、自豪的读书声,给学生形成了一种情感的氛围,学生的情感在教师的范读中得到共鸣,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感染,学生仿佛置身于申奥成功的那一刻,情不自禁地欢呼出“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可见,教师的范读,以声传声,以情激情,引发的是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时体会了激荡于语言文字之间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运用比较、揣摩,引导学生感情朗读
  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符号,是传递情和意的一种符号载体。课文里有许多描写得优美的词句,这些关键词句正是作者需要表达的情和意。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还没有形成一种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朗读课文只能读出字音,没有能感知、领悟语言文字中所传递的情意。所以教师务必要培养学生的语感。比较、揣摩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这是培养语感准确性最常见的方法。通过对语言文字进行增补、删除、替代、变序等方式,可使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语言的精练、形象、细腻等特色,学会准确地运用语言来表情达意。课文《秋天的图画》,有一句“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为了让学生体会“挂、露、翻、举”所描绘出的秋天景色的勃勃生机,体会“秋天的图画”色彩的美丽,我采用对比出示句子“金黄的梨树,红红的苹果,金色的稻海,火红的高粱。”让学生谈谈哪句好?好在哪里?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课文的好,因为它写出了梨树的颜色、样子”,我们班一向不发言的雷柠珊说“课文的好,因为它还写出了动作,‘挂起,露出,翻起,举起’。”我顺势说全班做动作表示,我说这里不仅写出了颜色、样子,还写出了植物的生命,就是秋天的勃勃生机。请大家读出美,读出勃勃生机。学生马上能入情入味地朗读,有的学生还边做动作边读,以此表达感情。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佳词妙句,感受文章所要传递的思想感情,这样长期的训练,语感就会油然而生了。

  三、联系生活,引导学生感情朗读
  语文是母语教学,学生在生活中都在观察、体验、学习,也就是说学生是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但缺乏的是不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提取、重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进行引导。有的课文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也有体验,然而学生没有读出该有的情感,正是因为没有找到让学生体会的切入点,这切入点正是叶圣陶先生说的:“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如,我在教学第27课《清澈的湖水》时,其中当小洁想把面包纸丢进湖里,却惊喜地看到有许多小鱼在游,看到小鱼为她表演,她很高兴。课文句子是“哟,清澈的湖水里有许多小鱼在游。”学生朗读这句话时都能体会到小鱼很多,却没有读出当时小洁惊喜的语气。我就引导学生想象:小洁看到这么多小鱼,不由地发出了“哟”的声音,你平时惊喜时,又会怎样说呢?学生纷纷想到平时自己惊喜时发出的各种声音“啊”“哇”“呀”“咦”等等,当涉及学生生活实际时,惊喜的语气和表情便水到渠成了。因此,我们老师要在引导上多下工夫,引导学生多观察、体验和积累生活经验,在朗读中多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这样,学生才能在阅读中见文生义,见义生情,即使课文中写的人或事离自己的生活较远,学生也可以借助生活经历中类似的感情经验去感受,读出感情。

  四、发挥想象,引导学生感情朗读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8449.html

  • 【老师我们先不学了图片】“老师先学”的思考

    听了几节名师讲的课,对“先学后教,顺学而导”又有了一些更具体和深刻的理解。从操作层面看,我很赞同“不仅仅只是学生先学,更重要的是老师先学”这一观点。尤其对备课来说,老师对文本教材的先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是决定着课堂上对学生的“导”。简单地说,要学生做什么,学生可能会在学习中遇到哪些困难,老师通过...

    发布于:2025-07-29

    详细阅读
  • [《雨点儿》课后反思]《雨点儿》反思

    《雨点儿》一文是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是从云彩飘落下来的,有了雨点儿的滋润,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识字、写字、朗读是本课的重点,难点是通过朗读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关系。   这节课共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即“...

    发布于:2025-07-29

    详细阅读
  • 【我和我的家乡《最后一课》】我教《最后一课》

    快速阅读课文,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采用感悟的方法,教师提出要求:(1)快速阅读,至少一遍。(2)查出不会读的生字、生词的读音和含义。(3)了解课文主要军写了什么内容,怎么写的,有什么深刻含义。(4)将你不懂的问题记录在笔记本上,并尝试做简要解答。(5)记下你在阅读过程中的点滴感想。   第三步,互...

    发布于:2025-07-29

    详细阅读
  • 现实里的童话是何意思|是现实,还是童话? ——读《窗边的小豆豆》

    自己的理念办学的人。 巴学园的确是孩子们成长的乐园。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科目,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同桌,音乐课可以随着韵律随意舞蹈。“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使得吃饭也成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儿,散步、露营、野炊……每一天都那么快乐而有趣,每一天都期待着去她的巴学园……这里没有空洞的说教,更没有...

    发布于:2025-07-29

    详细阅读
  • 【《雪孩子》朗读课文】《雪孩子》的朗读教学反思

    读出高兴的语气。第二位学生说:我觉得要读出伤心的语气。因为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自己却化了,小白兔觉得很伤心,所以要读出伤心的语气。听完孩子们的诉说,我的内心为之一震,真的不能小看这些还年幼的孩子,它们那鲜活的心灵里有的是多么丰富的情感呀!   不过,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答案该如何选择呢,我顺势引导所有...

    发布于:2025-07-29

    详细阅读
  • [一年级《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我多想去看看》教学反思

    跟妈妈说,多想去看看。 一方面,现在的小孩子体会不到小山沟里的孩子们的特殊心理——生活贫穷、视野闭塞、勤奋好学、懂得珍惜,特别向往外面的世界。他们没有小山沟孩子们的生活经历,他们普遍没有看到过大山,甭说弯弯的山路,充塞在他们眼前的是无数钢筋混泥土浇筑而成的房子,一条条宽阔的柏油路,来来往往的车辆,熙...

    发布于:2025-07-29

    详细阅读
  •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反思

    一、尽情地“读”。语文课要以读为主,我愿意花15~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来读。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读正确流利了,最好能读出问题来。接下来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读,自己感兴趣的多读读。最后指名学生读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我不失时机地指导他们读出感情来。学生试过,练过,有了充分的积累,在指名自由选择读的时候,自然...

    发布于:2025-07-29

    详细阅读
  • 《揠苗助长》导入_《揠苗助长》教后感

    《揠苗助长》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故事中那个忙着把禾苗一棵棵往上拔并累得筋疲力尽的农夫显得很可笑。其中的道理显而易见:禾苗的生长是有其发展规律的,不遵循其生长规律,任意拔高结果当然适得其反。   我们在嘲笑愚蠢的农夫的时候,却常常自己也不自觉地做着农夫一样的傻事儿。只是我们的劳动对象不是禾苗而是学生...

    发布于:2025-07-29

    详细阅读
  • 【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反思】识字教学的反思

    ,想了一些办法,觉得有的方法是可行的,能解决一些识字量增大后所带来的问题。 一、创设教学情景,走进生活识字。   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颜色、声音、动作等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单纯的识字会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如果在教学中顺应儿童的心理,创设新奇有趣的识字情景,使能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发布于:2025-07-29

    详细阅读
  • 一年级上学期汉字_走过一年级上学期

    春节余温未尽,我们又走进了课堂,开始了新学期的工作。“一年之际在于春”,当我感受到春天温暖的阳光时,在欣喜之余,不禁感慨: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该如何把握这大好的春光,又该如何来度过这崭新而又充满希望的一年呢?   翻出用完的课本,一幅幅熟悉的插图,一篇篇仿佛昨天还在诵读的课文,好象老朋友突然出现在眼前...

    发布于:2025-07-29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