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语文教学反思 2025-06-1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品味课文的语言美,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分层次朗读,使学生能从读顺到读出动态美再到读出蕴涵其中的美丽、欢乐和丰收。                                                      
教学难点:体会秋天的雨带来的欢乐和丰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 
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秋天已经来到了?(指名说) 
想不想看一看秋天的景色?那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的大门吧! 
秋天的大门里你都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一、          导入揭题 
真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小朋友,你知道这么美丽的秋天是谁带给我们的呀? 听~(出示课件下雨!)正是那秋天的雨!  
秋天的雨可美妙、可神奇了,让我们赶快去分享这《秋天的雨》吧!引读课题11——秋天的雨 
(板书课题齐读。)秋天的雨 
教师引读第一自然段: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二、          初读课文 
1、  师范读   
秋天的大门里有什么?请打开书,看着课文,一边静静地听一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些什么又听到些什么? 
2、 自由读课文 
喜欢这秋天的雨吗?那请你也赶紧轻轻地、美美地读一读课文吧,注意生字哦,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一读。 
3、 反馈词语和生字。 
A好,读得怎样了?读好的请看,先带着拼音自己读一读吧!(自由读)  
咱们开列小火车带大家读一遍吧!你的轻声读得真好听!(开火车带读) 
小朋友,读了之后,你有什么发现吗? 
(前面几个都是轻声的。)我们一起再来读一遍记住它们! 
谁有信心不看拼音带大家读一遍呢?小老师,你真了不起!(指名生带读) 
(你真行,多音字念得真不错!小朋友作为名词时这个字念第四声“  ”作为动词时这个字念第一声“  ” )我们一起再把这两个词语读一遍! 
相信大家都记住了,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吧(齐读) 
B接下来,谁行?(出示生字)来,同桌先悄悄地读一读。这回咱们男女同学来个比赛吧,女同学先来- 
----读得真好听,男同学怎样 ----(男女赛读) 
难分高低,都读得很棒! 
C生字词语都顺利过关了,相信你的课文一定读得更棒了,请你再拿起书轻轻地读读课文-----------想想你知道了“秋天的雨    ”(出示)是怎样的呀?可以把相关的句子划一划!-----------划好的小朋友轻轻和同桌交流交流。 
4、 交流: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你知道了秋天的雨----- 
( 我知道了秋天的雨--------------) 
你真会读!还有补充吗? 
你读出的秋天的雨是怎样的呀? 
你还想补充?你来! 
你真会找,你们都找到了吗? 
1) 秋天的雨, 是一把钥匙。 
2)秋天的雨, 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 
3)秋天的雨, 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4)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5)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那么多小朋友都找到了,瞧~~读了课文我们知道了~(教师引读前四句):秋天的雨-----   还有!(放大最后一句)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师读后质疑:小朋友,请你再反复读读这句话,看看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板书:丰收  欢乐  ?) 
是呀?为什么要这么说呢?让我们赶快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12
三、品读课文二自然段 
1、  自由读思考: 
请小朋友赶紧轻轻地读读这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了丰收和欢乐呢?  
可以把你找到的句子划一划-----------找好的小朋友读给同桌听一听,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谁来说说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了丰收和快乐? 
2、学生说后随机指导朗读相关的句子: 
1)           你看, 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 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  [shān]  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A再读圈圈词语 
是这句吗? 
还有谁也找了这句话的,请大家也轻轻读读看-------可以圈圈有关的词语,想想从这些词语中读懂了什么?---------好了的也可以和同桌交流交流。 
B交流: 
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吧! 
你找了哪个词语?“扇哪扇哪” 
你从这个词语中读懂了什么?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8406.html

  • 【变形记作文教学反思】作文教学反思二

    激思维,扬个性   “仿新”毕竟不能等同于“创新”,但它却是创新必不可缺少的过渡阶段。那么,如何让学生写作的“仿新”发生质的飞跃呢?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着手培养学生的两种思维:一是发散性思维,又名联想思维,即让学生由此观点想到另一观点,甚至是好几个观点。例如:我在指导学生阅读文章《储蓄人生》时...

    发布于:2025-07-08

    详细阅读
  • 【做一个有思想的语文教师】做有“思想”的语文教师

    思想”是什么?思想是一个人的灵魂。没有灵魂的人如同行尸走肉。《辞海》上说:思想亦称观念,即理性认识。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能让学生借助阅读别人的文章,获取思想,再溶化成自己的一套想法,使学生在人生的路上,不论处在喜、怒、哀、乐或困难挫折中,都有勇气和能力去面对,不会惊慌失措。 因为这一教育目的...

    发布于:2025-07-08

    详细阅读
  • 珍珠鸟教学反思简短_《珍珠鸟》教学反思

    冯骥才先生的这篇散文,文旨兼美,就我个人而言很喜欢这篇文章。所以在教学设计时,主要想让学生领会文章的主旨,并能过赏析文章本身,所以我的教学重点就放在这两个方面。 通过课堂实践有如下体会: (一)我是用“呆了一会,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这句话作为文章的切入点。来让同学们发现“我”和...

    发布于:2025-07-08

    详细阅读
  • 阅读_阅读

    在在阅读教学中,常表现为两种倾向:一是读不懂,面对文本,不知所云;二是读不出,即有所启悟却茶壶里煮饺子—倒(道)不出。读不懂,是因为缺少必要的文化储备和资源支持;读不出,大多是出于个体心理障碍。激活一潭死水,投下石子就会泛起圈圈涟漪,激活学生的审美感受,同样也需要“石子”。   除排心理障碍。读...

    发布于:2025-07-08

    详细阅读
  • 《生命的壮歌》|《生命的壮歌》教学反思

    《生命的壮歌》一课中的《生命桥》是一篇激情讴歌生命的篇章。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与作品对话,感受生命的激情,接受精神的洗礼,促使情感的升华。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 我先让学生观察羚羊,体会其生命的可爱。然后作了如下的描述:在密林深处,一群羚羊被狞猎队一步步逼上了悬崖。(随着描述,多媒体...

    发布于:2025-07-08

    详细阅读
  • 【海天骄子指的是谁】《海天骄子》预习反思

    ①预习是一种学习策略,是自主学习的基础。我把预习称为第一次自学。这个预习设计有意识地对学生的认知、情感、动机等方面进行了构筑。引导他们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最佳准备状态。通过这个环节的自学,学生自然生成了问题,并把一些简单的问题自己解决了。而留底的问题又为下面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②在预习乃至自主学习中,最...

    发布于:2025-07-08

    详细阅读
  • 现在的孩子缺乏什么_现在的孩子崇拜什么

    现代的孩子有许多崇拜的偶像,从歌星到影星,甚而是卡通片中的角色。在我们身边涌现出的新闻媒体争相报道的一些或伟大或平凡的人们,他们都有着高尚的精神品质,甘愿为国家、为人民牺牲自我,奉献青春。恰恰是这些最可爱的人,却经常被我们的青少年所忽视。在孩子心中,从未考虑过要把这些人去当作崇拜的偶像。 学完这三...

    发布于:2025-07-08

    详细阅读
  • 【《半截蜡烛》的故事】《半截蜡烛》教后反思

    语文教学的改革一是要遵循母语教学的规律,即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二是要把握母语教育的核心目标,即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想唤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这两点的强烈关注和准确把握。因此不管东南西北风,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把握以上两点不放松。...

    发布于:2025-07-08

    详细阅读
  • 互相学英语_在互相学习中反思

    教师之间,多开展相互听课、观摩活动,不但可以避免闭目塞听、孤芳自赏而成为“井底之蛙”,而且能够使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瞻远瞩。只要有可能,不要放过听课的机会,不要放过一些细节。除了要多争取观摩别人的课堂教学,还要研究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从课堂结构、教学方法、语言表达、板书设计、学生情况...

    发布于:2025-07-08

    详细阅读
  • 今年中考语文阅读题|今年中考阅读题趋向

    今年中考现代文阅读材料体现了强烈的人文性和教育性。选文内容闪耀着灿烂的人文思想火花,试题重视对文本的整体意义和段落意思的完整理解,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体现了“着眼于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要突出重点,注重覆盖面”的命题要求。 语文基础知识考查题目设计得比较小巧、灵活,淡化了...

    发布于:2025-07-0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