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作文教学观 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观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宋朝学者张载曾说:“学习达到快乐的地步,就会轻松,以至不能自已,因此定会长进。”而在语文学习的所有活动中,最不能让大多数人感到快乐的,恐怕是作文了。其境况是“教者累,学者疲”。因此,如何让学生感到作文是一件快乐的事,应是我们语文教师努力追求的境界。综合本人十几年的教学和研究,我树立了“快乐作文观”,并做了如下尝试:
1、倾注爱心,激发作文兴趣。
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就教学而言,“教师应该充满对每个他要与之打交道的具体孩子的爱”(马卡连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因为良好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快乐学习、快乐作文的前提。
具体操作中,教师应帮学生克服“作文难”的畏惧心里,逐步激发他们的作文兴趣。如,作文时可以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例子”本身的“快乐”因素;可以把游戏引进课堂,使课堂动静结合,活泼有序;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向学生传递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进而营造学生良好的情趣;可以在命题时多替学生着想,选择那些学生既有直接经验,又有间接经验的事物来命题;可以在评语中多一些褒扬,多说“悄悄话”,多用商量语气,多发挥分数的鼓励值,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更好,兴趣会更浓。
总之,我们老师果真能凭博大的爱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学生也能自学而不辍,笔耕而不止。
2、仿写入门,引发作文意识。
吕老指出:“一个人学习语文从模仿开始,而且一直模仿,不仅模仿书上念的,也模仿周围一切说的和写的。”所以,仿写是作文的起步,是创造写作的开端,它在作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即使一个协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最初也是撷取别人的长处,变成自己的东西,才提高上去。比如,学习了《一件珍贵的衬衫》这篇课文,可指导学生抓住这篇文章的主线“我的感情发展”学习写《一件珍贵的礼物》;学习了抒情散文《白杨礼赞》就些《XX礼赞》或《赞XX》;学习了《驿路梨花》就学会了用侧面描写等等。这样仿写,不仅掌握了所学课文的条理,使自己写的文章能有一个较好的思路,而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能够在此基础上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东西。尽管仿写是模拟他人之作,但成于自己笔下,会有发自内心的快感,这样,写作兴趣会逐渐培养起来,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在仿写的基础上有突破、有创新。
值得注意的是,仿写要选取与作文相近的例子,这样学生的写作才比较顺利。除了选取教材中的课文,还可选取报刊中的优秀作文,同年级学生的习作等。“鸳鸯绣出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于人”,说不定,我们会从模仿中得到别人作文的“金针”,更品味到拥有“金针”的快乐。
3、创设氛围,诱发作文灵感。
“一个充满乐趣的环境。可以导致很好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其实就是灵感。灵感与作文的关系,有人把它们比作一对如影形随的孪生姊妹,之间存在着不可言传的默契。郭沫若作《凤凰涅盘》,据说是在夜半行将就寝时灵感袭来,伏在枕上用铅笔火速而成的;矛盾偶然在报纸上读一则消息,致使《春蚕》的诞生。所以,教师要善于创设使学生心理亢奋、激动的情境,使他们在这种氛围的感动和牵引下,唤起其已有经验,不知不觉进入思维积极状态,从而产生写作的冲动和欲望,以激发灵感。
我们知道,大致世界和社会,小至学校和家庭,其中发生的许多事情,都会扣击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兴奋,如一次比赛、游览、会面、分手、争辩,一个亲戚、朋友、陌生人等都是激发灵感的好材料。但学生往往视而不见,就如同面包和盐既然不是精金美玉,就不值得拾取和珍藏一样。如果我们老师善于抓住契机,让学生思维活跃,乃至灵感迸发,他们就真的如同弦在神鸟的背上降落在神奇的山谷。
当然,灵感虽非高深莫测,也非天赐于人,但它毕竟与积累知识息息相关,它需要我们平时常看书、勤积累,也需要我们留心观察生活。
4、唤起自信,奋发作文斗志。
清朝批评家金圣叹曾用“心疾气尽,面犹死人”来形容写文章的艰难。然而,刘国正先生却朴实的说:“作文并不是另搞一套高深莫测的东西,并不是要堆砌许多华丽词语,而是用明白如话的语言,把自己熟悉的事物清楚地写出来,用来唤起别人的共鸣,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心口如一,口手如一,此外是一点奥妙也没有。”如果我们把老先生的这些话解释给学生,他们会惊喜的发现作文其实也许是一件挺容易的事,不但唤起了他们的自信,而且还会奋发其作文的斗志。
5、扩展思维,掘发作文智慧。
作文是写字、用词、造句、立意、选材、谋篇、表达思想感情的综合训练,也是一种严格的思维训练。早在1984年叶圣陶就明确指出:“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之后,陶本一先生也说:“听、说、读、写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核心是在于启迪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这种工具进行思维训练。”所以说,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只有想方设法训练、扩展学生的思维,才能发掘出他们的智慧。 12
怎样扩展思维?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首先,要训练思维的条理性。可通过范文引路,以仿写、改写、缩写、扩写等手段进行训练,如前文所举仿写的例子,实际上也是一种条理性思维训练。
其次,要训练思维的创造性。可通过“一题多做”“一事多写”的方式进行,如学完《孔乙己》,以“孔乙己断腿之后”作文,可引导学生进行顺向思维,让孔乙己倒毙于街头巷尾或荒山野庙,结束他悲剧的一生;可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孔乙己成了背后社会的主人,掌柜被没收了家产,小伙计做了经理,丁举人可能要判刑;也可进行超时空想象,设置一偶然性情节,他乡遇知己,贵人相助,最后衣锦还乡,平步青云。
此外,还可以训练思维的形象性、求异性、逻辑性等。不管采用哪种侧面、哪种底面、哪种类型的训练,关键在于老师对自己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的事物的诱导。不诱不发,诱导得好,学生就会思绪绵绵,言辞滔滔。否则,则内容贫乏,思想干瘪,情味欠缺。
6、以真为本,薄发作文情愫。
《庄子·渔父》中说:“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意思是只有真实的感情才能感动人,写文章要辞以情发,也是这个道理。可我们的不少学生一提到作文,就产生这样的错觉:作文越离奇就越新颖。结果言不由衷,生编硬造,滥竽充数,时间一长,:“江郎才尽”,作文时再也无话可说,无趣可言。
其实,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说真话,说实话”,没有必要刻意去求新,属于你自己的东西,就是最新的,就是最有个性的,关键在于以真为本。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实话实说》之所以深受观众青睐,就在于说真话,舒真情。
曾读过一成绩平平的女生写的题目为《雨》的作文。她摄取了三个与“雨”有关的真实画面:小时奶奶天井的雨帘给她带来了无穷的欢乐;6岁生日时放肆的在雨中蹦跳、嬉戏;期末考试失利后独自在雨中漫步。三副画面展示了她成长的三个过程,不失一篇上乘之作。作文之所以成功,在于“我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在于以真为本,薄发出了作者内心的情素。难怪于漪说:“用真情浇灌的文章才有活泼的生命力。”是啊!中学生的作文应该去矫饰、存真情,否则,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亵渎。
总之,若真的让学生感到“作文快乐”,只有充分揭示学生的内在底蕴,挖掘其隐藏因素,启动其潜在自我,诱发其愉悦情素。那时,才能妙笔生花,字字珠玑,篇篇警绣。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8402.html
-
[《小蝌蚪找妈妈》生字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教学三得详细阅读
穿着”,那青蛙就不能露着雪白的肚皮了! 生:也不能把“鼓着”改为“长着”,因为改为“长着”就看不出青蛙**的眼睛是凸出来的了。 生:改成“瞪着”也不好,那样的话再读课文就觉得青蛙妈妈太凶了!“鼓着”多好呀!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说的真好!老师给你们鼓掌! 心得一: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在比较辨析中懂得...
-
【口语交际课对学生的评价】让学生在口语交际课上“活”起来详细阅读
年级学生受知识、能力等诸多方面的限制,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较差,在口语交际课上容易产生自卑和畏惧心理,不敢进行交际。为此,教师应十分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加以鼓励和引导,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唤醒他们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如在一次讲述自己理想的训练中,有位学生迟迟不敢开口,于是我鼓励到:“音乐...
-
一年级识字教学反思_一年级识字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识字是写作和阅读的基础,也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本学期我根据儿童年龄特点,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有意识地激...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简短|《“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习能力。本课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近,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文中一些含义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既是学生理解学习上的重点、难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因此,对本课的教学,可以从“悟”字出发,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悟情悟理,课后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学生...
-
如何构建一堂好课_如何构建一堂饱满、丰厚的语文课详细阅读
前几天,跟随师傅周步新老师到江东实验二小,聆听了三堂语文课,三堂都是高段的课,对自己来说,在教材的处理这点上受益非浅。曾经《新课标》刚推行,新教材刚试行时,老师们都有共同的困惑,是把所有的内容都教下来,那必定是蜻蜓点水,如果按照内容来进行切割划分,那必定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今天的课和周老师的点评却对...
-
【让孩子在情景中体验自我】让孩子在情景中愉快地学习——《不合群的小蝌蚪》教学片段详细阅读
情景决定语言表达的意义。语言是客观情景的反映,没有情景就失去了语言的意义。在情景中理解语言知识和内容能使难点化易;在情景中讲解语言知识能突出重点和难点;在情景中进行操练能提高学生实践的质和量。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造情景,设计生活化的语言环境,制造悬念,能激发...
-
【班主任听任课老师的课】听任老师《一夜的工作》感悟详细阅读
“让我们一起随何其芳走进周总理的办公室”“夜深了,总理办公室的灯还亮着,想不想对总理说点什么?”在创设的这种情境中,让学生走进文本,和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 二、通过品读与感悟 ,学生对重点词句理解到位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因此,任老师让学生边读边划出感受最深的语句,圈划重点...
-
《采松果》教学反思_《采松果》教学反思详细阅读
本节课的教学,我是根据新课改要求进行备课、授课。在授课过程中是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一些适合儿童特点的、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彼此合作交流和活动中逐步形成数学知识,掌握学习方法。 成功之处: 1、通过创设“采松果”这样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有关加减法...
-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_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的意境详细阅读
语文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大量事实证明:低中年级学生学古诗,*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地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让学生耳、脑、口、眼协...
-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_生活––作文的源泉详细阅读
来,学生不知不觉地完成了习作的任务。(2)做游戏。游戏是儿童十分喜欢的活动,不仅有益身心,激发兴趣,也有利于意志品格的培养,更为学生提供了作文的题材,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天真活泼、喜怒情绪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教者的意图指导写作,他们感到轻松愉快。 二、先看后写。为了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