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作文教学观 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观

语文教学反思 2025-06-1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宋朝学者张载曾说:“学习达到快乐的地步,就会轻松,以至不能自已,因此定会长进。”而在语文学习的所有活动中,最不能让大多数人感到快乐的,恐怕是作文了。其境况是“教者累,学者疲”。因此,如何让学生感到作文是一件快乐的事,应是我们语文教师努力追求的境界。
    综合本人十几年的教学和研究,我树立了“快乐作文观”,并做了如下尝试:
    1、倾注爱心,激发作文兴趣。
    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就教学而言,“教师应该充满对每个他要与之打交道的具体孩子的爱”(马卡连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因为良好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快乐学习、快乐作文的前提。
    具体操作中,教师应帮学生克服“作文难”的畏惧心里,逐步激发他们的作文兴趣。如,作文时可以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例子”本身的“快乐”因素;可以把游戏引进课堂,使课堂动静结合,活泼有序;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向学生传递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进而营造学生良好的情趣;可以在命题时多替学生着想,选择那些学生既有直接经验,又有间接经验的事物来命题;可以在评语中多一些褒扬,多说“悄悄话”,多用商量语气,多发挥分数的鼓励值,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更好,兴趣会更浓。
    总之,我们老师果真能凭博大的爱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学生也能自学而不辍,笔耕而不止。
   2、仿写入门,引发作文意识。
    吕老指出:“一个人学习语文从模仿开始,而且一直模仿,不仅模仿书上念的,也模仿周围一切说的和写的。”所以,仿写是作文的起步,是创造写作的开端,它在作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即使一个协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最初也是撷取别人的长处,变成自己的东西,才提高上去。比如,学习了《一件珍贵的衬衫》这篇课文,可指导学生抓住这篇文章的主线“我的感情发展”学习写《一件珍贵的礼物》;学习了抒情散文《白杨礼赞》就些《XX礼赞》或《赞XX》;学习了《驿路梨花》就学会了用侧面描写等等。这样仿写,不仅掌握了所学课文的条理,使自己写的文章能有一个较好的思路,而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能够在此基础上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东西。尽管仿写是模拟他人之作,但成于自己笔下,会有发自内心的快感,这样,写作兴趣会逐渐培养起来,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在仿写的基础上有突破、有创新。
    值得注意的是,仿写要选取与作文相近的例子,这样学生的写作才比较顺利。除了选取教材中的课文,还可选取报刊中的优秀作文,同年级学生的习作等。“鸳鸯绣出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于人”,说不定,我们会从模仿中得到别人作文的“金针”,更品味到拥有“金针”的快乐。
   3、创设氛围,诱发作文灵感。
    “一个充满乐趣的环境。可以导致很好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其实就是灵感。灵感与作文的关系,有人把它们比作一对如影形随的孪生姊妹,之间存在着不可言传的默契。郭沫若作《凤凰涅盘》,据说是在夜半行将就寝时灵感袭来,伏在枕上用铅笔火速而成的;矛盾偶然在报纸上读一则消息,致使《春蚕》的诞生。所以,教师要善于创设使学生心理亢奋、激动的情境,使他们在这种氛围的感动和牵引下,唤起其已有经验,不知不觉进入思维积极状态,从而产生写作的冲动和欲望,以激发灵感。
我们知道,大致世界和社会,小至学校和家庭,其中发生的许多事情,都会扣击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兴奋,如一次比赛、游览、会面、分手、争辩,一个亲戚、朋友、陌生人等都是激发灵感的好材料。但学生往往视而不见,就如同面包和盐既然不是精金美玉,就不值得拾取和珍藏一样。如果我们老师善于抓住契机,让学生思维活跃,乃至灵感迸发,他们就真的如同弦在神鸟的背上降落在神奇的山谷。
    当然,灵感虽非高深莫测,也非天赐于人,但它毕竟与积累知识息息相关,它需要我们平时常看书、勤积累,也需要我们留心观察生活。
   4、唤起自信,奋发作文斗志。
    清朝批评家金圣叹曾用“心疾气尽,面犹死人”来形容写文章的艰难。然而,刘国正先生却朴实的说:“作文并不是另搞一套高深莫测的东西,并不是要堆砌许多华丽词语,而是用明白如话的语言,把自己熟悉的事物清楚地写出来,用来唤起别人的共鸣,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心口如一,口手如一,此外是一点奥妙也没有。”如果我们把老先生的这些话解释给学生,他们会惊喜的发现作文其实也许是一件挺容易的事,不但唤起了他们的自信,而且还会奋发其作文的斗志。
    5、扩展思维,掘发作文智慧。
    作文是写字、用词、造句、立意、选材、谋篇、表达思想感情的综合训练,也是一种严格的思维训练。早在1984年叶圣陶就明确指出:“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思维,训练语言,”之后,陶本一先生也说:“听、说、读、写只是一种外在的形式,核心是在于启迪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这种工具进行思维训练。”所以说,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只有想方设法训练、扩展学生的思维,才能发掘出他们的智慧。 12
    怎样扩展思维?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首先,要训练思维的条理性。可通过范文引路,以仿写、改写、缩写、扩写等手段进行训练,如前文所举仿写的例子,实际上也是一种条理性思维训练。
其次,要训练思维的创造性。可通过“一题多做”“一事多写”的方式进行,如学完《孔乙己》,以“孔乙己断腿之后”作文,可引导学生进行顺向思维,让孔乙己倒毙于街头巷尾或荒山野庙,结束他悲剧的一生;可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孔乙己成了背后社会的主人,掌柜被没收了家产,小伙计做了经理,丁举人可能要判刑;也可进行超时空想象,设置一偶然性情节,他乡遇知己,贵人相助,最后衣锦还乡,平步青云。
    此外,还可以训练思维的形象性、求异性、逻辑性等。不管采用哪种侧面、哪种底面、哪种类型的训练,关键在于老师对自己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的事物的诱导。不诱不发,诱导得好,学生就会思绪绵绵,言辞滔滔。否则,则内容贫乏,思想干瘪,情味欠缺。
6、以真为本,薄发作文情愫。
    《庄子·渔父》中说:“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意思是只有真实的感情才能感动人,写文章要辞以情发,也是这个道理。可我们的不少学生一提到作文,就产生这样的错觉:作文越离奇就越新颖。结果言不由衷,生编硬造,滥竽充数,时间一长,:“江郎才尽”,作文时再也无话可说,无趣可言。
    其实,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说真话,说实话”,没有必要刻意去求新,属于你自己的东西,就是最新的,就是最有个性的,关键在于以真为本。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实话实说》之所以深受观众青睐,就在于说真话,舒真情。
    曾读过一成绩平平的女生写的题目为《雨》的作文。她摄取了三个与“雨”有关的真实画面:小时奶奶天井的雨帘给她带来了无穷的欢乐;6岁生日时放肆的在雨中蹦跳、嬉戏;期末考试失利后独自在雨中漫步。三副画面展示了她成长的三个过程,不失一篇上乘之作。作文之所以成功,在于“我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在于以真为本,薄发出了作者内心的情素。难怪于漪说:“用真情浇灌的文章才有活泼的生命力。”是啊!中学生的作文应该去矫饰、存真情,否则,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亵渎。
    总之,若真的让学生感到“作文快乐”,只有充分揭示学生的内在底蕴,挖掘其隐藏因素,启动其潜在自我,诱发其愉悦情素。那时,才能妙笔生花,字字珠玑,篇篇警绣。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8402.html

  • 《画家乡》教学反思|《画家乡》教学反思

    《画家乡》一课在新课标语文第二册的第六组课文中的第三篇课文,读着《画家乡》,好象置身在一座百花盛开的大花园里旅游观光。你看,那浩瀚的大海,掀起万倾波涛,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宝藏。你看,辽阔的平原,像无边无际的绿色海洋;茫茫草原一碧千里,别有风光。你看,连绵群山,威武雄壮;一座座现代化城市,高楼大厦耸入云...

    发布于:2025-07-07

    详细阅读
  • 现期平均数_掀起“评语”的盖头来

    那天,我从教室外路过,忽然有个学生大声叫着:“我得的是‘好’!”我停了下来,从窗户向里望去,原来是课代表正在发日记本,那个学生的日记评语是“好”,她拿着自己的日记本是那样的兴奋,我恍然大悟,又觉得不好意思,那是我在划完了“甲乙丙丁”后随手换了个花样,我感到很内疚,原来学生是多么的在乎老师...

    发布于:2025-07-07

    详细阅读
  • 【一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一年级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

    课结束了,可学生们还为刚才在影片中所观看到的美丽的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语言而赞叹不已,他们由衷地感到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妙不可言。他们议论纷纷,小脸蛋上不时洋溢着兴奋的笑脸。看得出学生们完全沉浸在刚才的影片中。 这堂课我借助电影媒体,为低年级学生创设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充...

    发布于:2025-07-07

    详细阅读
  • 【课堂的生成永远是学生】课堂的主角要永远是学生

    只要你有潜力,有欲望,在课堂上就可以无所不能,尽情发挥。这是我对我的学生最想说的一句话。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解放生产力,课堂的主角是学生也是解放生产力。   教学过程,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学生获得知识的认知过程,是学生各种能力的获取过程,是学生实现个性、心理品质全面发展的过程。学习是学生的内部...

    发布于:2025-07-07

    详细阅读
  • [反思一节语文课作文]一节语文课后的反思

    法 这是一节借用人生AB剧的栏目的节目形式为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会人物分析分析人物形象并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同时让学生领悟并倡扬文中所表现的纯洁真诚的人情美。明辨是非,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学会生存。我的教学指导思想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下面是我的教学反思: 优点:...

    发布于:2025-07-07

    详细阅读
  •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教学反思]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教学反思

    一、学生方面: 1、学生基础差,错别字多,拼音错误多,一些知识点没有掌握。所以在教学中仍应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在新课程中,生字拼音的教学仍是必须的。虽然在新课程教材中,并没有将拼音和错别字作为一个专门的知识点,但教师仍需重视其教学。另外在练习中出现一些老知识点(如成语积累等),学生不懂,教师也要适当...

    发布于:2025-07-07

    详细阅读
  • 《溪水和池水》读书笔记_《溪水和池水》课后反思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课程标准》也把让学生“有持久的学习热情”列入教学目标。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因此,一堂课中如何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教学的《溪水和池水》,是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池水因贪图安逸...

    发布于:2025-07-07

    详细阅读
  • 【定伯捉鬼的故事】从定伯捉鬼谈起

    鬼的有无,我不知道,因为我从未见过。不过那种被称为鬼火的东西我倒见过。倘若你想捉住它,倒也不容易。须挽着裤腿,倒踏着鞋,慢慢地倒着走,你才能捉到它。若不按此法,无论如何你也逮不着的。若在夜里描述它,你便毛骨悚然了。不过,后来才知道那种被称为鬼火的东西其实就是磷火。...

    发布于:2025-07-07

    详细阅读
  • [感动为话题作文题目大全]“感动”话题作文教学反思

    感动话题作文示例 [题目设计] 在我们生活中,另我们感动的事例很多很多。有时是一种声音,有时是一种色彩,有时是一种状态,有时是一种场景…… 生活中你一定经历、体验过许多令你感动的事情。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叙述经历,抒发感受;可以发表议论,评述世态,等等。...

    发布于:2025-07-07

    详细阅读
  • [《在山的那边》教学反思]《在山的那边》教学反思

    “同学们,不停翻山,不停战胜失望,最终达到成功,这是本小节的主要内容。请你以生活中你熟悉或熟知的凡人、名人的例子,以简单的小故事形式来阐释这段话,好吗?” 我发现:原先的课堂晦暗艰涩之气一扫而空,同学们的热情一下子被点燃。为了充分理解,为了同伴合作,我给各小组三分钟的时间交流。...

    发布于:2025-07-07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