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想说爱你也容易”——谈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

语文教学反思 2025-06-1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可以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投入到操作实践之中,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充满情趣的动态活动中实现语文素质的培养。这种把知识训练、技能培养、智力开发融于游戏、操作等实践活动的教学形式以自己独特的魅力深深吸引着学生。
  笔者曾坚持尝试了三年的中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实验,觉得对小学中年级学生来说,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顺手课本资源
1、立足基础点,设计游戏。
  小学中年级习作教学处于起步阶段,习作中出现错别字是学生们常有的现象,此时我们可以相机设计如“啄木鸟医生”、“小猫钓鱼”“抓俘虏”“老鹰捉小鸡”等系列性语文游戏来引导学生们自查自纠。很多学生习作中“的”“地”“得”不分,混淆乱用,我们要先指导他们明确用法(名词前面白字旁,动词前面提土旁,形容词前面双人旁),然后搞个“对号入座”的游戏,让学生们事先写好一些包含三个“de”的句子,再找三个同学分别扮演“的”“地”“得”的角色,当别人读句子的时候,就对号入座,这样,寓教于乐,形象生动,变抽象思维活动于游戏中,既直观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2、抓住训练点,游戏竞赛。
  如教学《东方之珠》一课,可以设计“香港知识知多少”“跟我游香港”“导游招聘会”等竞赛环节,既深化了爱国主义教育,又扎扎实实的落实了语言文字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寻找表象点,组织操作。
(1)抓住典型人物,开展“情景表演”“演讲比赛”等实践活动。
  如学习了《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争论的故事》、《“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等课文,可组织学生进行情景剧表演。学习了《菩萨兵》、《军神》、《金子》等课文后,组织学生开展“名人轶事”演讲赛。
(2)抓住精彩片段,进行“情景绘画”“文配画”等操作活动。
  如教学叶圣陶的《荷花》时,让学生结合文中展现的荷花图景,根据不同的姿态画出相应的插图,组合不同的姿态图,生成荷塘全景图,以更好地让学生感悟荷花那优美的姿态。
(3)抓住优美造型,组织“模型制作”“剪贴工艺”等操作活动。
  如教学《航天飞机》,可让学生设计制作“航天飞机模型”或者设计“自制航天器”,加深学生对航天飞机的了解,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再如学习《海底世界》一课后,让学生动手绘制“海底全景图”的活动,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感受海底的无穷魅力。
(4)抓住画面原型,模拟 “实验演示情景”的操作实践活动。
  如教学口语交际“学会求救”,预先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扮演灾难中的当事人,进行交际表演。之后便可启发学生回忆、想象,发生意外事件时,别人是怎样求救的?如果打电话求救该怎样说?说些什么呢?(告诉别人自己所在的具体位置)然后让学生当众表演。也可以互相创设虚拟情境,进行急性表演。
二、开发课外资源
  苏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虽然丰富,但还不能涉及学生所需的各种知识,在选择语文活动课内容时,我们要把视角放大一点,思路放宽一点,广泛挖掘课外资源,捕捉一切可能为语文活动课所用的有利因素,充实活动内容。
1、抓课文的延伸点,组织读书活动。如学完《哪吒闹海》,相应地向学生推荐《西游记》作为课外读物,然后组织“读书方法介绍会”“读书笔记展评交流”“读书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
2、抓学生的兴趣点,组织兴趣小组活动。如学习了《放飞蜻蜓》,组建班级同学成立“动物保护小队”,引导学生自发走上社会进行宣传活动;写倡议书发动身边的人们行动起来共同保护动物等。
3、抓知识启动点,策划操作竞赛。如教学《揠苗助长》《郑人买履》,引导学生进行“成语故事大串联”活动。学习了《动物园的晚上》,知道了动物睡觉是很有学问的,组织进行“动物珍闻”发布会。学了《人类的“老师”》,进行“由……想到了……”“异想天开”系列活动,开动脑筋,使想象飞起来,思维活起来,语言也动起来。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8400.html

  • [《小蝌蚪找妈妈》生字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教学三得

    穿着”,那青蛙就不能露着雪白的肚皮了! 生:也不能把“鼓着”改为“长着”,因为改为“长着”就看不出青蛙**的眼睛是凸出来的了。 生:改成“瞪着”也不好,那样的话再读课文就觉得青蛙妈妈太凶了!“鼓着”多好呀!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说的真好!老师给你们鼓掌! 心得一: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在比较辨析中懂得...

    发布于:2025-07-28

    详细阅读
  • 【口语交际课对学生的评价】让学生在口语交际课上“活”起来

    年级学生受知识、能力等诸多方面的限制,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较差,在口语交际课上容易产生自卑和畏惧心理,不敢进行交际。为此,教师应十分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加以鼓励和引导,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唤醒他们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如在一次讲述自己理想的训练中,有位学生迟迟不敢开口,于是我鼓励到:“音乐...

    发布于:2025-07-28

    详细阅读
  • 一年级识字教学反思_一年级识字教学反思

    识字是写作和阅读的基础,也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本学期我根据儿童年龄特点,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有意识地激...

    发布于:2025-07-28

    详细阅读
  •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简短|《“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

    习能力。本课又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近,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文中一些含义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既是学生理解学习上的重点、难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因此,对本课的教学,可以从“悟”字出发,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悟情悟理,课后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学生...

    发布于:2025-07-28

    详细阅读
  • 如何构建一堂好课_如何构建一堂饱满、丰厚的语文课

    前几天,跟随师傅周步新老师到江东实验二小,聆听了三堂语文课,三堂都是高段的课,对自己来说,在教材的处理这点上受益非浅。曾经《新课标》刚推行,新教材刚试行时,老师们都有共同的困惑,是把所有的内容都教下来,那必定是蜻蜓点水,如果按照内容来进行切割划分,那必定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今天的课和周老师的点评却对...

    发布于:2025-07-28

    详细阅读
  • 【让孩子在情景中体验自我】让孩子在情景中愉快地学习——《不合群的小蝌蚪》教学片段

    情景决定语言表达的意义。语言是客观情景的反映,没有情景就失去了语言的意义。在情景中理解语言知识和内容能使难点化易;在情景中讲解语言知识能突出重点和难点;在情景中进行操练能提高学生实践的质和量。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造情景,设计生活化的语言环境,制造悬念,能激发...

    发布于:2025-07-28

    详细阅读
  • 【班主任听任课老师的课】听任老师《一夜的工作》感悟

    “让我们一起随何其芳走进周总理的办公室”“夜深了,总理办公室的灯还亮着,想不想对总理说点什么?”在创设的这种情境中,让学生走进文本,和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 二、通过品读与感悟 ,学生对重点词句理解到位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因此,任老师让学生边读边划出感受最深的语句,圈划重点...

    发布于:2025-07-28

    详细阅读
  • 《采松果》教学反思_《采松果》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我是根据新课改要求进行备课、授课。在授课过程中是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一些适合儿童特点的、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积极的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彼此合作交流和活动中逐步形成数学知识,掌握学习方法。 成功之处: 1、通过创设“采松果”这样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有关加减法...

    发布于:2025-07-28

    详细阅读
  • 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_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的意境

    语文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大量事实证明:低中年级学生学古诗,*老师的逐句串讲,根本行不通;必须更多地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让学生耳、脑、口、眼协...

    发布于:2025-07-28

    详细阅读
  •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_生活––作文的源泉

    来,学生不知不觉地完成了习作的任务。(2)做游戏。游戏是儿童十分喜欢的活动,不仅有益身心,激发兴趣,也有利于意志品格的培养,更为学生提供了作文的题材,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天真活泼、喜怒情绪都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教者的意图指导写作,他们感到轻松愉快。 二、先看后写。为了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

    发布于:2025-07-28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