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真情与智慧]教育需要真情

语文教学反思 2025-06-1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一、案例背景
本学期刚接四年三班语文的时候,我很匆忙,没来得及与班主任老师详谈班级学生情况,就给学生上课了。在我讲课期间,同学大都听得十分认真,一是可能觉得新老师来给上课有一种新鲜感,二可能是我在这第一堂与学生的见面课上着重强调了毕业班的升学任务。但有一个学生使我觉得十分奇怪:他既不抬头看我,也不看书,只是眼睛直直地朝着一个方向静坐着,好像根本就没有发现这班里新来了一位老师一样。我想了解一下他学习的底儿,就选了一个最浅显的问题提问他,谁想他只说了一声“不会”,别说站起来,就连看都没有看我一眼。我说:“出于礼貌,你应该起来给我回话。”谁想到他说:“站起来干啥,我又没有违犯纪律。”这一见面就给我个难堪,怎么办,这堂课上又不能占用时间,于是我只好笑一笑说:“那好,下课我跟你个别谈谈。”又没想到人家下课简直向楼外跑去,根本就没理我。我只好先去跟班主任了解这个学生的情况了。
二、问题产生
他叫林浩,17岁,父母离异,而且都各自成家,谁都不肯接收他。现在他只身一人生活,自己做饭,自己洗衣服等一切家务。而且还有一次受他父母的牵连被人无缘无故地打了一次。由于这样的家庭环境,使他的性格越来越孤僻,总想把自己的一切都掩盖起来,不愿与别人接触,我行我素,更不愿与老师谈心,很怕他的家事被任何人知道。所以平时显得这样呆板、孤僻。我又问他的学习情况,班主任老师说,先天素质还不太差,高兴起来也能学点。
三、解决问题
听完他的情况介绍,我的心十分难过,一个小小的孩子就失去了家庭的温暖,一个人料理着家务,又饱尝着世态炎凉,多么值得同情和帮助啊!我认真地思索对他的帮助和教育问题。这样的学生我经过了几个,对他们决不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他们往往觉得亲情都没有了,还留恋什么?所以免不了会做出意想不到的事情。那么只是采取简单的安慰、说服也不一定奏效,因为他们常常觉得自己的父母都没有诚意了,还能相信得了谁呢?所以对这样孩子的教育必须拿出真情,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甚至超过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发点火可能是正常的现象,因为出于血缘关系,一般不能受到儿女的委解,而对于这样的学生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于是我便诚心诚意地和他交朋友,起初从来不谈他家里的事,下课同他谈笑,说古比今,激发他生活的热旺,学习的兴趣,有了点点滴滴的进步就及时地表扬他。经常把强人的事迹讲给他听,结合教材向他传授做人的道理。潜移默化地激发他战胜自身坎坷经历的勇气。在班级极力树立他的威信,极力让他与其他同学多接触,多团结协作。
对于处境这样艰难,心理压力这样大的学生来讲,做他的思想工作是相当艰难的。而且不光是思想转变的问题,还有学业是否能够跟的上的问题。因此,我双管齐下,边注重转变他的思想,边利用课余时间抓紧给他补习功课。开始给他补习的时候,他的逆反心理相当严重,问话不理不睬,坐不住板凳,时站时坐,时而要走。后来干脆避而不见,再后来抱病不听课。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拿出了最大的耐心。经过长时间的劝导、讲解、激励,他总算写出一篇三百字左右的作文。我当时如获至宝,马上在班上给他的作文进行讲评,充分肯定了他一点一滴的成绩,委婉地指出了不足,并让大家以热烈的掌声鼓励他所取得的成绩。他当时有了兴奋的感觉。逐渐的不再躲避我了,有时看见我时脸上还露出了一些笑意。我的心像打开了一扇窗,见到了一些光明,于是更坚定了信心,更加关心爱护他,继续做他的转变教育工作。
两个多月过去了。现在他能够和我说知心话了。脸上增添了许多笑容,能够基本上与全班同学课堂上共同思考答疑,课后也能完成作业了。
通这件事,我受到了深刻的启发要感化学生,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必须拿出真实情感,必须有坚定的决心和信心,必须爱学生像爱自己的亲人,愿真情永远洋溢在师生之间。
   四、反思和评述
我们的教育呼唤真情。很早就有名人总结过:真情能够融化坚冰。试就前面所介绍的阿城四中四年三班的林浩同学一例来说,如果教师把像他这样经历坎坷、孤僻倔强、不易教育的孩子视为对立面,轻视他,排斥他,甚至拿他做反面教材,那将会把他推向下坡路,说不定会把他逼到绝境,我们的教育对象,他们的年龄有别,性格有别,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有别,个人的经历有别,所以就导致层次有别那么对他们的教育也就得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要有耐心,有做长期、艰苦、细致的工作的思想准备。切不可一刀切。除了采取似的的方法,因人施教以外,更重要的还是感情上的投入。特别是对初中年龄段的孩子来讲,尤为重要。
林浩同学的事例证明,如果老师不摸透学生的心理,不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不把他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地和他交朋友,关心爱护他,他是不会向老师打开他心灵上封闭的窗户,不会和老师说实话,不会实心实意地听老师的话的。
教师以真实的感情爱护学生,帮助教育学生,以真实的感情感染学生,会使学生增强承受压力、耐受作者的能力,会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创造性,在适应环境的同时进一步去改变环境。教育需要真情已经成为我们无数的教育工作者从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理。无数教育方面的事实都充分证明,那些矫揉造作的东西,那些虚假的东西,那些流于形式的东西必须淘汰。 12
林浩的事例给我的启示是:在教育工作中能用一颗真心,以真情感染,激励我们的学生,教育教学效果将会显著的提高。
事实上,不仅在教学之中,在生活、在家庭、在学校,虚情假意、阿谀逢迎只能是一时的,真的、实的、自然的,才会永远具有生命力。作为教师,我们对待学生要真;对待事业要真;对待社会、对待祖国都要有一颗无私的、纯真的心,真心真意,真说真做,是最宝贵的财富。
如果在教学中,你想听到学生发自内心的话语,那么,请您先为学生奉献出一颗真心,因为教育需要真情。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8308.html

  • [初中语文小组合作教学案例]初中语文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是将班级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参与的任务式学习活动。以学习目标和任务为导向,以设疑、常识、引导、体验、比较、探究为基本方式,讲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学习这一形式,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

    发布于:2025-07-11

    详细阅读
  • 【《一夜的工作》】《一夜的工作》 教学反思

    《一夜的工作》是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对于多年教学毕业班语文的我,加上有《教参》、《教案》作参考,可谓是轻车熟路,应该是没问题了,但问题就偏偏出现在这一课。 上这一课时,先让同学们充分预习,通读课文,再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按照课前备好的课一步步进行着。但我明显感到学生学习的劲头不...

    发布于:2025-07-11

    详细阅读
  • [让识字成为一种乐趣论文]让识字成为一种乐趣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几年的工作经验,让我得出的结论:激发孩子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

    发布于:2025-07-11

    详细阅读
  • [《雨后》教学设计]《雨后》教学反思

    在体现创新教育的前提下,设计教案要明确一个目标:那就是要把课堂变成学生自主、讨论、探究的场所,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人或事能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把课堂教学引向生活的天地,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要达到上述的目的,教师就要舍得从讲台上走下来,把学生请上去,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雨后...

    发布于:2025-07-11

    详细阅读
  • [潮州市金德自选商场]《自选商场》的教学反思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也带来了教材的巨大变化。我们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突出表现在教学中提倡多认少写的识字方法,要求会写的字很少,也很简单,但是识字任务却很重,主要是识字量大。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有...

    发布于:2025-07-11

    详细阅读
  • 如何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关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我在教学苏教版教材第十二册《孔子游春》第一课时,让学生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开始了激发学生朗读的积极性的一次朗读活动。 师:谁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 学生读完之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文字中描绘的春景图。 出示春景图并引出文章第二自然段文字,指导齐读体会。 师:下面,我想请平时...

    发布于:2025-07-11

    详细阅读
  • 【《丰碑》教学视频】《丰碑》教学反思

    人教社小学语文第十册《丰碑》,是一篇传统课文,只有当学生体会到人物的内心情感,才能感悟人物的崇高品质,才能更有效地学习语言文字。然而长征已年代久远,当时的历史背景学生也很陌生,所以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令其感动,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和关键。我在教学《丰碑》时,通过学生感情真挚的朗读、深刻的感悟和晶...

    发布于:2025-07-11

    详细阅读
  • 【古代诗歌三首朗读】古代诗歌朗读的三个层次

    诗歌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浓郁的抒情性,我们学习诗歌,最主要的就是体会诗人的感情,要做到这一点,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朗读。今天我们谈谈古代诗歌朗读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边读边看。 看题目、作者、注释。 题目是切入点。古诗的题目很讲究,它往往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我...

    发布于:2025-07-11

    详细阅读
  • 【背诵作文对学生写作有好处吗】作文命题引发与学生写作心理

    作文课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怎样使学生兴趣为文,这是中学写作课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 ,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作文课一定要研究写作者本身,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和心理特点,才能“ 言为心声”,让学生写出文、理、情并茂的文章。以下就“贴近学生心理特点”命题,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发 表...

    发布于:2025-07-11

    详细阅读
  • 关于耳朵的故事_捏捏耳朵的故事

    今天上午第一节课,我给同学们上一节作文评讲课。这节课主要是通过再次对照例文,和学生读议各自的作文和同学的作文,发现优点寻找不足,及时修改。 课上,赵丹同学读完自己的作文后,我便请同学们评议。由于第一节课对同学们进行了沟通,他们知道课堂上可以出错,同学们都打消了顾虑,纷纷举手评价。高思思先总后分,先表...

    发布于:2025-07-11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