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一日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预习——我们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

语文教学反思 2025-06-15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语文教学反思】

    预习是学生课前的一种自主认知活动,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课文预先进行了解、质疑和思考的求知过程。它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之一,也是拓展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重要一环。它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新课程标准对二年级以上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程度的预习、阅读要求。可以说,预习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 
   二年级的学生,对怎样预习认识不足,往往会出现流于形式的情况。有的学生认为预习只需读两遍课文,划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而已,只用几分钟的时间囫囵吞枣地读完课文,两遍读下来,课文讲了什么都不知道。学生预习不充分,上课时字音读不准,句子读得不通顺。因此,老师应该指导学生有针对性的预习,提出具体要求,如:标小节号,读课文三到五遍,圈生字,给生字组词,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让学生一步一步来,学生才能真正预习好课文。为了让学生能认真预习,老师可以给认真预习的小朋友一些奖励。同时,可以设计小组比赛预习题目,让全班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这样,学生不仅能认真预习,而且还乐于预习。
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些教师低估和轻视了课前预习的重大意义,认为小学生已有知识少能力低,于是,布置预习内容简单,形式单一,无非就是让学生回家把课文读两遍,让家长签个字而已;还有一些“预习无用论”的教师,因为自己认识不足,指导不力,耐心欠佳,简易地搞了几次“试验”后,就肤浅地总结出“小学生预不预习一个样”的谬论来,结果将预习新课这一环节干脆就从教学过程中省略了。
皮亚杰认为:当一个人对新的学习有所准备时,那是因为他的能力和兴趣已发展到把新的学习当成他前进的下一步骤。教师只有让学生通过充分预习,把握课文的重点、难点、疑点后进行课堂教学,学生才会乐此不疲,学而不厌,教师才能驾轻就熟,发挥极至。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来提高预习的质量:
⒈读  叶老说过:“教师引导学生善读,则其功至伟。”对预习的课文,我要求学生至少通读课文三遍:初读课文,圈出文中生字新词,读懂大意;再读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理清思路;三读课文,把握要点,在读不懂的地方打“?”。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对于有疑处和精妙处还要不厌其烦地加以品读玩味,力争能根据自己的感悟体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⒉标  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做标记。比如:用“【】”标出文中的生字新词,用“0”圈出自己容易读错或写错的词语,用“   ”划出自己感受较深的句子,用“?”标明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长期这样训练,学生在预习中手、口、脑并用,自学能力自然就会逐步增强。
⒊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其实质就是让学生在前面探和闯,让学生打头阵,去尝试,去发现。学生在预习中必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查找资料的途径和方法,让学生为解决问题而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和探索,这样可以充分释放学生探究潜能。学生可以利用工具书帮助理解字词;可以翻阅以往的课本笔记巩固再次遇到的旧知识;可以浏览网页或查找文献资料拓宽深化对预习内容的了解;还可以进行一些必要的社会调查访问,拓展视野,加深理解,锻炼实践能力…… 
⒋评  预习是一种个性化学习。每个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个性气质、智力能力发展水平不同,在预习中的所感所悟也不一样,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如:对文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评价,对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作出富有想像力的描述,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为课文内容和表达另作设计等等。教师不能把学生具有独特感受和体验的评论或描述与所谓的“标准答案”相比照,更不能以“标准答案”为标尺来评价学生阅读过程中的自行发现和自行建构。否则,就难以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⒌问  朱喜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事实上,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困难。为了帮助学生学会提问,我们可以指导他们从五处入手:⑴对课题质疑。课题常常是课文的眼睛,课题分析透彻,有时就会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⑵对“矛盾”处质疑。课文有些描写看似矛盾,实则别具匠心,另有深意。⑶对“空白”处质疑。这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增强记忆,拓宽知识面。⑷对中心句质疑。抓住段落或全文的中心句进行质疑问难,并运用逆向思维法研读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⑸对精彩处质疑,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鉴赏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不仅能紧扣课文提出许多有质量的问题,还能逐步学会创造性地提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初学预习时,教师应挪出部分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预习,待学生有一定基础后,再逐步迁移到课外,布置预习题、强调预习要求时应根据学生的年级段和同一班学生的不同知识水平来安排,这样能使学生逐渐喜欢上预习这一学习活动。
此外,教师不能每次把预习布置成“放羊式”的口头作业,这将会使预习流于形式而无实效,从三年级起应指导学生设计预习纲要,让学生学会做预习笔记。对预习笔记教师要认真批改,要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和获取知识的满足。这是关系到今后学生的课前预习能否落到实处和长期坚持的关键,教师切不可马虎大意。批阅时,对于少数学生提出的而教师不准备在课堂上作答的问题,可以直接回答在学生的预习笔记上,有时还可写一些富有人情味和激励性的语言,如“你的自学能力让我惊叹”、“你的感悟很独特,评析很恰当”、“看你的笔记就像在欣赏一幅意蕴丰富的作品”“读你的笔记就像在与你切磋探讨学问”……这样的教师批语不仅会使学生因得到意外的惊喜而真正感到欢欣、愉悦,还会使读批语成为学生的一种渴望和企盼,以此激发他们预习的兴趣,促进其习惯的养成。
总而言之,课前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开端,预习这个头开好了,就能为课堂教学搭好桥铺好路,大大提高课堂效益。反过来,课堂教学也应与课前预习相呼应,教师要根据学生预习情况调整备课方案,对预习的行为结果要进行检测,真正做到“教”为“学”服务,否则,课前预习的作用体现不出来,学生就会失掉主动学习、积极配合的热情,那将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悲哀。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yuwenjiaoxuefansi/158302.html

  • 语文课改工作总结_让语文课改远离虚假的美丽

    跨进课改的门槛后,听了很多语文课改课,其中有些是省市级的课改示范课,更多的是平常的课改交流课。虽然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但确实也发现我们目前美丽的课改背后其实隐藏着诸多虚假。 一、创新的背后是语文课的自我迷失 把语文的人文性、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曲解为抛开语文特质而进行品德和价值观...

    发布于:2025-07-06

    详细阅读
  •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_《寓言两则》教学反思

    《画蛇添足》是一篇讽刺寓言,有生动的喜剧情节,活泼风趣,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忍俊不禁,并从中体会其蕴含的道理。  《滥竽充数》叙事平实,情节简括,由于前后对比,并不显得平板。突出了人物于变化的环境的应对,一个“逃”字活画出南郭处士的狼狈。   我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按照一定步骤读书:   第一步“读...

    发布于:2025-07-06

    详细阅读
  • [读后感作文的方法指导]作文出采方法指导

    文如其人,学生作文,特别是像中考这样的升学作文,多数同学没有意识到卷面印象分的重要性。阅卷老师的印象如果打了折扣,有可能使作文分低一个档次反之,如果阅卷老师的印象极好也有可能提高作文的分数。   卷面整洁   要知道,尽管作文评分标准中列出中心、材料、条理、语言4项,其中又分A、B、C、D四等...

    发布于:2025-07-06

    详细阅读
  • 女娲补天教学反思简短_《女娲补天》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时我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并说出为什么。 喜欢第三自然段的同学最多,我问为什么?韩松卫:因为这段写出了女娲不怕困难补天的事。陈超:因为女娲不知烧了多少天,炼了多少石子,都累得腰酸背痛了,也不休息,终于成功了,我很佩服他。权...

    发布于:2025-07-06

    详细阅读
  • 【赞美体育生】赞美与爱生

    教学中的感悟 俗话说:“好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半岁寒。”良好的师生语言交流氛围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润滑剂,不管在什么场合,什么时间,都绝不能说挫伤孩子自尊心和积极性的语言,要处处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引导学生,做到师生之间像父子,像兄弟姐妹,像朋友。教师要时时以情感人,以言“诱”人,接近师生之间的距...

    发布于:2025-07-06

    详细阅读
  • 美剧《成长的烦恼》_《成长的烦恼》教学反思

    对于十二三岁的孩子来说,生活中充满了美丽的花朵,灿烂的阳光,世界在他们眼中是如此美妙,如此富有生机。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他们才刚刚起步,有的是希望,有的是奔头。但是,涉世不深的少年,他们像羽翼还未丰满的雄鹰,眼前的路还那样的漫长,经历的风雨还那样遥不可知,多么希望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有更多的欢...

    发布于:2025-07-06

    详细阅读
  • 【军神教学反思简短】《军神》教学反思

    bsp;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课的教案便以此为指导进行。   语文教学需要品词析句,本课从质疑入手,在自主解疑阶段抓住重点词、句品析,并与朗读相结合,在品读中感悟人物优秀品质。   本课教学中,我采用分角色朗读,使学生更好地体...

    发布于:2025-07-06

    详细阅读
  • 生命生命教学设计优秀教案|《生命,生命》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有助于学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基于这一理念,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语文知识的掌握,语文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语文...

    发布于:2025-07-06

    详细阅读
  • 【晚上的太阳叫什么名称】《晚上的太阳》教学反思

    《晚上的太阳》一课上完以后,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具体表现在:   课堂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体验探究性。   首先是激活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感悟。例如,第一自然段“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手术”时,有学生皱起了眉头,我及时抓住这一细节,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你们为什么皱起了眉头?”让学生说...

    发布于:2025-07-06

    详细阅读
  • [增进师生情感关系的主要途径]增进师生情感,师生共同成长

    学生的学科情感常取决于对任课老师的喜好,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在课堂上要对每个学生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并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态度。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积极的期待和希望时,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内心升腾起对老师的信赖和爱戴...

    发布于:2025-07-06

    详细阅读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