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测试题|北师大版一年级语文1册第8单元字与拼音(四)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3-04-1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9个鼻韵母和4个整体认读音节。学习古诗《登鹳雀楼》。9个鼻韵母是an、en、in、un、vn、ang、eng、ing、ong,每一个鼻韵母都配了一幅相关的图画,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这些鼻韵母的发音。
本单元安排了三道练习题,第一题通过比较,让学生区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第二题涂色是为了发挥学生爱画的天性,增加学习的兴趣。第三题中“安、今、工、解”是生字,都不难学,能学多少学多少,不统一要求,重点在拼读音节上。
可按照教科书安排的先后顺序教学。
建议教学用4课时。
教学目标:
1.培养克服困难的精神;感受《登鹳雀楼》的旷远意境和雄浑气势。
2.认识生字。学会新笔画:竖折;学习鼻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3.学习在恰当的时候利用拼音认字。
教学建议:
a.学习前鼻韵母an,en,in,un和vn
1.学习鼻韵母要整体教,整体读,学习方法与学习复韵母是不同的。
2.要利用学生听读能力、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借助插图帮助学生反复听,反复读。
3.能够准确认读后,再用熟字带学生拼读音节。同时学习生字“村”和“军”。
4.练习中,“看”、“暖”、“信”可以先拼读,再认字,“本”、“文”两字可以从字练拼音。
b.学习后鼻韵母ang,eng,ing和ong
1.这四个鼻韵母都是带舌根鼻音的,发音较难,又易与前鼻韵母混淆,本页彩图及所举汉字远远不能使学生掌握其发音,建议补充大量练习。在带读这几个韵母后,比较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
2.练习用这几个韵母拼音节时,学习生字“长”、“虫”,“长”这里学第二读音,可以通过组词以区别zhǎng。“虫”在第一单元里见过。
3.“山”,“心”等字的音节主要目的在于练习拼读音节,应让学生在掌握了这几个鼻韵母的发音后自己拼读。
还可以补充一些练习,如guāng  míng   yīng  xióng。
c.学习《登鹳雀楼》
1.首先引导学生看拼音,认读“山、尽、黄、穷、千、更、层”,巩固新学的鼻韵母。再要求学生看拼音认字,把全诗读下来(可以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不要求词语连续)。
2.老师带读(或者听录音读),读出这首古诗的节奏和韵味。
3.启发学生看图理解诗的大致意思。猜一猜诗人站在那里,诗里写的什么时候的景色。
4.只要求背诵,不要求讲解、翻译。
5.以“山”为例,学习笔画---竖折。
6.以“日”为例学习新的笔顺。“先里头后封口”,也可以形象地说成“先进入后关门”。学习讨论“目”字的笔顺,自己写。
7.如果学生有兴趣,可以简介王之涣。(见参考资料)
拓展习题:
一、读一读,比一比
an---ang   en---eng   in---ing   wen---weng
二、拼拼读读下面的儿歌
shòng kè līng er dīng  dāng xiǎng,
wǒ men kuài kuai  jìn kè tóng,
kè běn wén  jù zhǔn bèi hǎo,
děng zhe  lǎo shī bǎ kè shàng。
三、填空
登鹳雀楼
白(   )依(   )尽,
黄河(   )海流。
欲穷(   )里(),
更()一层楼。
相关资料:
王之涣(688-742):唐朝著名诗人。《全唐诗》仅存他的六首,但《登鹳雀楼》和《凉州词》堪称盛唐佳作。123456789
鹳雀楼在今山西永济县蒲州城的西南。据《梦溪笔谈》记载,鹳雀楼有三层,面对中条山。因“时有鹳雀栖其上,遂名”。后被河水冲没。
精品教案:
(一)
第一课时
an en in un un
教学准备:
配乐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学过的拼音
1.师:同学们,你们结识的拼音朋友今天被老师请来了一些,请大家一起叫出它们的名字吧。
2.电脑依次出示声母、韵母和音节。学生齐读,教师及时正音,相机评价。
n  c  f  d  ai  iu  er  ou   shǔi水  fǔ浮  kuài快  yuè 月
二、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表现得棒极了,老师决定送给大家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听,你们可要用心来听呀,因为这个故事会教给你新知识的。
2.(师边讲边出示配乐电脑课件)老师要讲的是《门的故事》:从前有一位兔妈妈,有五个孩子。老大是小“a”、老二叫小“e”、老三是小“i”、老四叫小“u”、最小的是小“ü”。一天,兔妈妈把五个孩子叫到跟前对他们说:“孩子们,我在一家商店里为咱们家的新房子定了一扇门,你们五个今天得把它运回来安上。”妈妈的话音刚落,老大“a”就抢先说:“我是老大,我来负责安(an)门”接着小“e”说:“好吧,你安好了门,我负责在门上安一个用手一摁(en)就响的门铃。”这时小“ü”连忙说:“我最小,我负责把门运(ün)回来,可去那家商店的路我不认识呀。”就在小“ü”为难时,小“i”开口了:“没关系,我认识,我来给你引(in)路。”这时小“u”急了,问:“我干什么呀?”妈妈说,“你呀,负责解决最后一个大问(un)题,给门安上锁吧。孩子们赶紧行动吧,把门安好了,妈妈奖励每人一个大鸭梨。”于是五个孩子七手八脚地忙起来,没过多时,一扇漂漂亮亮的大门安在了小兔子家的新房子里。
三、回忆故事,准确认读
1、学习“an”的发音。
(1)师:同学们记住这个故事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吧。看,这是兔妈妈(在黑板上贴出兔妈妈的画片),老大小“a”负责干什么呢?(贴出小“a”的画片)
(2)学生答:“安门”,师板书:an 
(3)师:因为是小“a”负责安门,所以读“an”时要先摆出小“a”的口型,让声音从鼻子里发出来。
(4)师范读,学生边听边观察口型。
(5)学生练读。先自读找感觉再指名读,然后分小组读“an”的四声。
(6)拼读b-an-bān(班)
2、学习“en”的发音。
(1)师:谁记得小“e”给门安了一个什么样的门铃?(贴出小“e”的画片)
(2)(指名答)师相机板书:en
(3)师领读。
(4)(指名)说说老师是怎样发出“en”的音的?
(5)同位相互练读,注意观察口型和舌头的位置是否正确。(6)喜欢读“en”的几声的同学就站起来读一读。
(7)拼音r-en-rén(人)
3、学习“un”的发音。
(1)师:最后一个大问题是谁解决的?
(2)(指名答)师相机贴小“u”的画片,并板书:un
(3)学生齐读找感觉。
(4)认为“un”的几声最美就起来读一读,并说说是怎样读出来的。
(5)拼读c-un-cūn
4、学习“in”“ün”发音。
(1)师:小“ü”和小“i”负责干什么呢?谁能上来讲一讲,领着大家读一读?(贴出小“ü”和小“i”的画片)123456789
(2)(指名)到前面领读“ün”和“in”
(3)认为他们的几声最难读,就来读一读,要敢于向困难挑战!
(4)相机拼读l-in-lín(林)、j-ün-jün(军)什么军?(启发扩词)
5、认识整体读音节yin和yun。
(1)电脑出示yin yun
(2)会读的一起读。
(3)指名读“音”和“云”。
四、趣味练习,提高能力。
1.看图拼读词语。(1)师:小朋友们学拼音学的真好。你们都很聪明。看这儿有些漂亮的卡片大家想拼一拼吗?(2)出示卡片,鼓励学生自己拼读对照插图检查。(3)指名领拼再指名拼读,并将每一张卡片送给拼读准确的同学,激励课后带领同学拼读。
2、介绍好朋友。(1)师:有几个同学想把自己的好朋友介绍给大家,请他们上台来。(2)指四名同学拿着写有好朋友名字的卡片上台。(3)生:请大家拼一拼我的好朋友是谁?(4)学生自由拼,读出名字。(名字音节中的韵母及整体认读音节都与本节所学的有关)(5)台上同学领拼。(6)介绍好朋友的特点,如:王某某皮肤很白,身材有些胖。她讲的故事可好听了。希望同学们都和她成为好朋友。(7)逐个介绍:张某某马某某 李某某 边某某
3、小组合作拼读、摆字、组句。(1)师:老师也愿意与每个同学成为好朋友,互相学习。下面每个小组奖励一个大礼包。(2)师发给每组学生一张设计成水果形状的卡纸和组句用的生字卡片。(3)提要求:小组里需要小组长组织大家合作完成。先拼卡片上带有音节的字,再把所有的字读一读、想一想、摆一摆,组成一句通顺的话。(4)学生小组合作练习。(5)展示各组作业,读每一句话。a当学生摆出“妈妈关心我”时,启发大家想出不同的意思,如“我关心妈妈”。b我的爸爸是军人。c一群小鸟飞来了。d写字很有用。e小虫慢慢爬。f蓝蓝的天上有白云。
4、韵母与图连线。
师: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五个韵母,因为这五个韵母的声音都是鼻子里发出来的,所以叫他们鼻韵母。你们能将它们与这里的图连起来吗?(将书中图与字母打乱顺序,让学生在重新设计的画面上把韵母与有关的图画连起来,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连。)
五、实践作业,巩固提高。
自己当一回小老师,把《门的故事》讲给自己喜欢小动物玩具听。

an en in教案(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韵母, 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2 ) 23个声母。
二、授新课。
(1)出示an的图。师问: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2)指导读音。把天an门的“安”读的轻短,就是an的音。先是张大嘴发a的间,再把舌尖抵住上牙床快速读一n,让气流从鼻腔流上,以韵母a的口形为开始,以发前鼻音–––n为结束,an就读准了。
范读–––––领读–––––指名读
(3)记忆字形:a和n组成an.
(4)拼读四声。ān án  ăn  àn
2、学习en。
(1)出示en的图。图上的小子该在干什么?
(2)指导读音。将摁门铃的“摁”,是第四声,变成第一声就是“en”的音。
范读–––––––领读––––––指名读
(3)记忆字母形。
e和n组成en.
(4)练读四声。ēn  é n  ěn   èn
3、学习in和图。
(1) 出地in的图。图上画的是什么?
(2) 指导读音。录音机的“音”读的轻短,就是in的音,123456789
   范读––––领读––––指名读
(3)记忆字母形。i和n组成in.
(4)练读in 的四声。īn   ín   ĭin   iìn  (加声去i的点)
(5)教in的整体认读。in是复韵母,当in独立成音节时,前边必须加声母y.板书:yinyin也是整体认读音节,不用拼,直接读。
   领读––––指名读––––––齐读
  练习四声。 yīnyíin   yĭnyìn
(6)教读“yuan” 的音。
问:老师在an的前面加yu,谁认识?
板书:yuan
指名读―――齐读
练习四声。yuān   yuán   yuănyuàn
4 、指导书写
 
仔细看老师写,看请生个字母占格的位置。
5、 练习拼读与直呼直线和射线的拼音。
  y–––––an––––yan 
  w––––an––––wan  
  w––––en––––wen  
  指名拼读,能直呼就直接读音节。
6、学习介母是ü 的三拼音节。
板书:
j–––– ü––––an––––juan
  q–––– ü––––an––––quan
  x–––– ü––––an––––xuan
观察:
(1) 这是几拼音节?
(2)介母是什么?
(3)组成音节后, ü上为什么说没点?
(4)练读:
   学习介母点u的三拼音节。
zh–––u–––an––––zhuan
ch–––u–––an–––chuan
sh–––u–––an–––shuan
r–––u––––an–––ruan
①先自己拼读。
②互相检查。
③齐读。
④看图读句子。
7、看图读句子。
(1)光看说图意。
(2)再读拼音。
  tiananmen
指名读。   天   安门 ,使学生懂得汉语拼音与识字的关系。

ang eng ing ong(一)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可真了不起,歌唱得太棒了。瞧,美妙的歌声不仅吸引住了现场的听众,而且还引来了我们的老朋友。(课件展示老朋友:丁丁、冬冬、an en in)
师:同学们齐声叫出老朋友的名字。(读an en in 的音)
同学们,你们真重感情,能牢记朋友的名字和样子,相信很多人都喜欢和你们交朋友。看,来了四位想大家交朋友的字母,大家欢迎他们吗?(师边说边播放课件,显示出ang eng ing ong)那,大家总该表示表示吧!(鼓掌欢迎“新朋友”)
(二)新授
同学们,我们要与新朋友认识,总该知道他们的名字吧。来,让我们分别和每位朋友谈谈。
1.第一位朋友,很客气,还为我们带来了礼物。请看。(师出示一块面包)想吃吗?那就咬一口吧。大家就坐在座位上,不过,要让老师听到你咬的声音。(生会发出“ang”的读音)瞧,同学们已经把第一位朋友叫出来了。(课件出示ang )原来第一位朋友的名字就叫“ang”(师发音。师板书。师读,生仿读。齐读。)
2.同学们,原来靠我们自己就可以认识朋友了。那剩下的三位朋友我们也能自己认识吗?(能)再说一次。(能)看,大家多有本事,又叫来了第二位朋友。(课件出示eng)但它不读neng,读后面的音eng。(师边说边板书eng。师读,生仿读。齐读。指生读。)
3.咦,丁丁哪去了?(课件中丁丁没有了)让我们一起喊它的名字。(生喊)回来了,还带来了第三位朋友。(课件展示丁丁和ing)这是怎么回事?原来丁丁的名字中藏着第三位朋友的名字。(师板书ing,指生读,师纠正,生仿读,齐读。)123456789
4.呀!丁丁回来了,冬冬又跑了。来,还是让我们一起喊她吧(生喊)回来了,回来了,还带来了第四位朋友。(课件展示丁丁和ong)真有意思,原来冬冬的名字中藏着第四位朋友的名字。(师板书ong,指生读,师纠正,齐读,生仿读,指生读。)
同学们,再让我们来熟悉一下四位朋友的名字。(师指学生读,顺着读,打乱顺序读。)
(三)练习
1.四位朋友的家人也来了,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去认识它们家人的名字吧!(小组自学四声,师用卡片抽查)
2.看来同学们的确熟悉了新朋友和它们家人的名字。那让我们一起去记住它们的名字样子吧。同学们,大家以前都用过哪些好方法呢?今天,老师又个建议,建议大家找老朋友来帮忙,大家说好吗?(课件展示an en in ang eng ing)大家想怎样靠老朋友呢?(生交流,老师给以评价。)
3.同学们,新朋友、老朋友我们都认识了,他们长得这么像,大家能分清了吗?(能)别急,试试就知道了。看,它们凑在一起了。(课件出示:shǎn  pén  jīn shǎng  péng  jīng)
4.看来,我们同学的确熟悉它们的样子了。不过,新朋友特别爱打扮,戴上了发卡,混到了其他字母朋友中,大家能认出它们的新组合吗?
课件出示:zhǎng  fēng  xìng  chóng (指生拼读,师纠正。集体读。指生读。zhǎng 组词,说一句话,背首故事:xìng组词,说一句话。)
5.同学们对新朋友的认识,让它们很满意,因此,它们决定带我们同学一起去动物园玩玩。大家看:(课件展示:“蜜蜂、熊猫、老鹰、恐龙、猿猴、大象”的图片、生字、拼音)(指生拼拼音。挑出整体认读音节:ying  yuan)
6.同学们,动物园之行,老师发现大家特别聪明,那么老师想用同学们的聪明和巧手,帮老师创出美丽的拼图,大家愿意帮忙吗?(小组完成拼盘)(拼盘要求:选择可以与给定字母相拼的声母,贴到相应的位置。并且加上自己喜欢的声调拼读。)小组交流。
7.同学们,为鼓励大家做出了这么美丽的拼盘,老师送给大家一首儿歌。大家可以借助新朋友帮忙,自己来读。(生自己试读,指生读。齐读。问生是否用到了新朋友。)
8.大家儿歌读得这样好,不过,老师还是想听大家唱歌,大家还想不想唱了呢?这次大家可以看着歌词唱,你会有新的发现!(课件出示《劳动最光荣》歌词,注上了拼音。ang eng  ing  ong 用红颜色写出来。)歌唱得可真好听,唱的过程中,你又遇到了谁?
(四)小结
看来,我们的四位新朋友还真神奇,大家一定要记住它们啊!(课件出示ang eng  ing ong )它们藏在许多地方,大家课后认真观察,你的名字中、生活中是不是也有它们呢?好,这节课就上到这,来,和我们的四位新朋友再见!
(五)板书设计 ang  eng  ing  ong
附:儿歌:
丁丁和冬冬,总爱互帮忙,
灯下同学习,兴趣却不同,
丁丁喜欢鹰,冬冬喜欢龙。

 ang eng ing ong(二)
教学准备:四幅插图或投影片、拼音卡片、磁板、汉语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前边的鼻韵母同学们学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学习17课中的4个后鼻韵母,相信同学们也一定能学好。123456789
  二、利用插图或投影出示图1
  1.回答问题,图上画的是什么?
  2.出示音节卡片sh1n y2ng,这个音节中的y2ng的韵母,就是我们要学的后鼻韵母ang,把ang的第二声变成第一声就是ang的发音。
  3.教师范读,同时板书ang,学生仿读,互相练习。
  “ang”的发音方法是:先发a,然后舌根抬起顶住软颚,使气流由鼻腔出来,发鼻音长尾巴-ng,就成ang的音。(ng:把舌根抬起,顶住软颚,阻住气流在口腔的通路、使气流从鼻腔出来,便发出ng的音。)
  学生反复练习反复读。
  4.提问:ang是哪几个字母组成的?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个字母的。
  5.ang的四声练习,进行定调练习。
  6.指导书写,要注意字母在四线格的位置,3个字母之间空隙不要太大。
  三、出示图2
  学习鼻韵母eng,学习方法同上。要讲明的是:这个音节中的f鏽g的韵母,就是要学的鼻韵母eng。发音方法是:先发e,再发鼻音长尾巴—ng,就成eng的音。
  四、复习已学过的前两个后鼻韵母
  1.认读练习,领读、指读、轮读等方式。
  2.分析比较两个字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检查学习效果。教师念字母,看谁从卡片中快速找出来。
  五、出示图3。学习后鼻韵母ing
  先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一只老鹰。)出示音节卡片l3o y9ng。指出y9ng这个音节中的韵母,就是要学的后鼻韵母ing。教师范读,学生练读。它的发音方法是:先发i,再发鼻音长尾巴-ng,就是ing的音。
  在前面两个字母的学习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出记忆字形的方法,说说怎样记住这个字母。
  “ing”的四声定调练习,指导抄写字母。
  六、出示图4。学习后鼻韵母“ong”
  学习方法同上。注意讲明:在发音时,把发o的口型摆对,将o音发准后,再发鼻音长尾巴-ng,就是ong的音。
  七、巩固练习
  1.认读字母卡片,开展小竞赛,看谁指得又快又准。还可以用学具进行反馈练习。
  2.用磁板进行字母组成练习。
  3.用投影片练习拼音。
  听一听,想一想,这些音节是什么?
gāng   dēng   dòngdīng
fēngnòng   gong   qíng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四个后鼻韵母ang、eng、ing、ong。
  ①进行四声的定调练习。
  ②比较字形,找出特点,加深记忆。
  2.出示图3。图上画的是什么?(是一只老鹰)上节课学习了后鼻韵母ing。它是不能自成音节的。在给汉字注音时,在这个字母前再加一个声母y,就是这节课要学的一个整体认读音节ying。教师边讲边板书。
  1.教师范读,学生仿读。人人练读。
  2.练习ying的四声。(打乱顺序的定调练习)
  3.用ying的四个声调进行组词训练。
  4.指导书写,抄字头。
  二、让学生回忆三拼连读的发音要领
  声母轻短,介母快,后音响,三音相连猛一碰。
  1.出示拼读卡片。(投影)
  j—i—ong→jiong g—u—ang→guang
  q—i—ong→qiong k—u—ang→kuang
  x—i—ong→xiong h—u—ang→huang
  2.学生自己练读,同桌互相练习,单人读,齐读。
  过渡句:秋天的时候,天空格外晴朗。有很多人喜欢在这个季节里做什么呢?(放风筝。)请同学们看一幅图画。123456789
  三、出示图5(投影或用书上的插图)
  1.回答问题:图上画的是什么?(小男孩放风筝。)
  2.出示拼音句子。
  3.学生读。单人读,领读,齐读。
  4.教师利用投影打出事先画好的四线格,在上面范写音节词,学生仿照进行抄写。
  四、指导读课文
  五、作业:从汉语拼音学具卡片中找出ang、eng、ing、ong四个后鼻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ying,并进行四声练习。  
  (北京市崇文区光明小学 周树珍)

第三课时
教学准备:拼音卡片,幻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鼻韵母,鼻韵母在发音上比前面所学内容要难,你们掌握得怎么样?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次比赛,看看谁最棒。
(二)进入练习
1.读一读。
(出示拼音卡片)wēn  wén  wěn  wèn,练习直呼。指名变换顺序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2.拼一拼,读一读。
(出示拼音卡片)
(1)自己拼读,对照插图检查。
(2)有困难的同学可先看图后拼读。
指名检查,对读得又快又准得同学给予表扬。
重点指导:fān  chuán  huáng  guā(三拼)
qǘn  zi(读中体会)
3.比一比,记一记
(出示拼音卡片)
an—ang   en---eng  in---ing   un---ün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辨形:an en in 分别加上g变成ang  eng  ing,由前鼻韵母变成后鼻韵母。un的u变成ü就组成ün。
辨音:前鼻韵母变成后鼻韵母,前鼻韵母发音,用舌头抵住上牙床,软腭下垂,让气流从鼻腔透出。后鼻韵母发音,舌根高抬,嘴微开,舌头往后面,舌尖抵住下牙床。
(指名读,齐读)
4.连一连,再涂色。
(出示小黑板)
ab
mào  zi  hóng
kà  zihēi
shōu  tào  lǜ
máo  yī  lán
wéi  jīn  huáng
xié  zihóng
(1)先拼读音节,拼正确就可以在课本上涂色,看谁涂得漂亮。
(2)程度较高的同学增加难度,可以再加上第二项任务:涂上规定的颜色。
(3)展示画。(看谁拼得快,画得好)
(4)巩固音节词。(指名读,齐读)
(三)拼一拼,读一读
1.(出示生字卡片)注音。
tiān ān ménshū běn   jīn tiān  míng  tiān
天an门 书本  今天 明天
gōng rén  jiě fang jǘn   kàn jiàn   shān cǘn
工人   解放军  看见  山村
2 练习拼读
(2)自由拼读,要准确,可练直呼。
(3)小组同学互拼,纠正错误。
(4)(指名拼读,齐读)
3.学习生字
安  本  今  工  解  军
(指名读字、读词)
(四)小结
汉语拼音很重要,学习识字离不了,
专心学习不能忘,争做学习好苗苗。

《登鹳雀楼》教案(一)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图画导入,了解诗意。
以简笔画的形式再现了这首古诗的内容:“雀楼、高山、诗人、黄河”,并启发学生看图说话,说出诗意,初步理解这首古诗词包含的道理:站得高,看得远。图画导入既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又发展了思维,使学生自然进入到古诗的学习中。
(二)师生竞赛,朗读古诗
(课前经过了解得知,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背诵这首古诗,难点在于有节奏有韵味地背诵。基于此,朗读古诗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如下两步:)123456789
1.让会背诗的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给优生表现的机会,让快生吃饱,慢生吃好。
2.师生背诗竞赛。(新课标提倡:“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一年级小学生对古诗的朗诵节奏从未接触,需要教师的教。但如果教师只是机械地范读,不利于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也不易调动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我设计了一个师生背诵比赛的活动。)
(1)教师朗读,学生评分,找出老师背诵的优点。(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在评价中学习了朗诵古诗的技巧,如:节奏、表情、音高等。)
(2)学生练习朗读,准备和老师进行比赛。
(3)学生配乐朗诵,与老师比赛,调动学生积极性,达到背诵的目的。
(三)多种形式,学习生字
1.定位联想,认识生字。(学生闭上眼,在优美的古筝曲中,跟老师一起回想:红色的生字娃娃都在课文中的哪个位置,长什么样子?然后睁开眼睛,对照板书检验自己脑中浮现的是否正确。定位联想识字法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记忆的时间,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2.学生合作,学习新词。(1)男生领女生读,女生领男生读。(2)读给同桌听,文中还有哪些字认识也告诉同桌。(3)“开火车”游戏给生字组词。
3.识字游戏:登鹳雀楼。黑板上的简笔画“鹳雀楼”上每层都贴有“老虎”,每只老虎背面都带有一个生字,如果全班同学都能读出来,就可以一层一层登上鹳雀楼。
4.登高望远,想象说话。当全班同学都登上鹳雀楼之后,想象一下你看到了什么美景?
(四)课间休息。表演唱《我爱黄河,我爱祖国》
(五)背诗比赛,拓展延伸。
把本诗作为一个例子,一个引子,引导学生积累更多的古诗。休息过后,进行一次背诗比赛,除了这首诗,你还会背哪些诗?比赛给学生一个展示本领的机会,学生兴趣盎然,高潮又起。
(六)课堂小结,鼓励积累。
这些大诗人写出了这么多好诗,人们会永远记住他们。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如果你会背的诗多了,你也会写诗了,说不定将来也会成为一位大诗人。以后有机会,我们还要经常举行背诗比赛。看谁能成为背诗大王!

《登鹳雀楼》教案(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鹳雀楼的图片,问: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们觉得怎样?教师简介鹳雀楼:鹳雀楼旧址在山西省的永济县。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鹳鸟停留在上面,所以叫做鹳雀楼。楼一共三层,在楼上可以望见雄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是当地的名胜。唐代有位著名的诗人叫做王之涣,他登上这座鹳雀楼后感慨万分,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登鹳雀楼》(板书课题)那么,诗人登上了鹳雀楼看到了什么?感到了什么呢?
  2.(放课件)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
二、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1.自由读,画出生字和不明白的地方。
  2.出示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3.指名读古诗,正音。
三、理解诗句意思。
1.自由读古诗,读后想想:
  (1)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看到眼前的景象,诗人想到了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小组讨论、交流上述问题。
3.质疑、解疑,重点理解:123456789
  目:看。欲:想要。穷:尽。
4.说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什么道理。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要奋发向上,不断进取。
四、指导朗读、背诵。
  1.听课文录音,体会诗的节奏和重音。
  2.指名读,集体评议。
  3.同桌互背。
  4.情境体验:把自己装扮成诗人,看图吟诵古诗。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自己分析字形。
  2.重点指导:
  入:与“人”的区别。
  穷:部首是“穴”(穴宝盖)
  3.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书写。
 
单元形成性检测
(一)你认识下面的拼音吗?如果认识,认真读读吧。
an  eng  ing  un  in  ong
ìn  yìng  yun  yuan
cún  lín  chóng  fēng
shān  xīn  shàng  qǐng
(二)按顺序填空
an  (   )  (   ) un  (  )
() eng  () ong
(三)读音节,连线。
shānmùrùrì   qiān

目  入日千山
(四)照样子写字(田字格)
目  千   入  山
(五)读整体认读音节。
 ye  yue  yin  yun

123456789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2426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