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小松树和大松树_8、小松树和大松树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3-04-1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课 题 8、小松树和大松树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把自己对课文中每个人物的理解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表现出来。 2、能抓住重点的词语和句子感受小松树的骄傲,通过理解风伯伯的话,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盲目自满,瞧不起别人。 3、能用“比”来结合实际生活练习说话,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4、能根据相应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在想象的基础上加以练习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说话力。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把自己对课文中每个人物的理解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表现出来。 2、能抓住重点的词语和句子感受小松树的骄傲,通过理解风伯伯的话,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盲目自满,瞧不起别人。 3、用“比”来结合实际生活练习说话,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 4、根据相应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在想象的基础上加以练习说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说话力。   教学准备 头饰两个、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小松树和大松树》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课文中的主人公是谁和谁? 2、这两棵松树,一棵大,一棵小,谁来读读课题?——指名学生读课题。 (1)读后教师做相应的评价:老师听出来了,你心中的小松树不大。 (2)提示学生把“小”字读得轻细,把“大”字读重长。可给予相应评价:小松树是小松树,大松树是大松树,他们之间的大小有区别。你读得真好! (3)课题读得很不错,那下面的这些词语你们能读好吗?(出示词语)学生自读,再指名读--一行一行地来读。 一棵松树   回答    惭愧 风伯伯   大山爷爷 孩子 摸着    低下了头 托起来   (1) 谁来读第一行?(注意平翘舌音) (2) 谁来读第二行?(注意轻声音节) (3) 谁来读读第三行?——读了这一行你发现了什么? 二、充分诵读,巧破难点,指导朗读。 123451、导读第一自然段。 (1)出示图片:大家看,大松树和小松树都长在哪里呢?                                      小松树 大松树 (2)书上是怎么写的呢?——出示文字:山上有一棵小松树,山下有一棵大松树。 a 谁能通过朗读来告诉老师呢?(指名读) b我们大家一起学刚才小朋友的样子来读。——齐读。 (3)这一大一小的两棵松树长在了山上和山下,那小朋友看看图上的山,你觉得这座山怎么样? (4)如果你就是这样的一棵小松树,你站在这么高的山上能看到什么?(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5)是啊,小松树站在高高的山顶上,看到太阳公公从东方升起,白云姐姐在天空中自由自在散步,还看见了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如果你是这样一棵小松树,看到这些,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过渡:小朋友说得都很有道理,小松树看到了这么美丽的景象,心里就想着:我是世界上长得最高最高的松树了。当它向山下望去的时候,看到了山下有一棵大松树。这时他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请小朋友自己读第二自然段,读完想一想:这是一棵什么样的小松树?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自读后交流:你觉得这是一棵什么样的小松树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句子: “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 (3)看,这就是小松树对大松树说的话,小朋友先自己读读,读完想一想,这两句话里的哪些词语最能看出小松树非常骄傲、非常得意?——学生回答:喂、多高哇、很远很远、你呢。 (4)指导读好词语:喂、多高哇、很远很远、你呢,并相应加上点。——逐个读好这几个词语,并进行相应的评价。 a 指导读好“喂” 。 ①老师用“喂”说一句话:喂,把你的铅笔借给我用一用!听到老师这样对你说话,你愿意把铅笔借给我用吗?为什么?(没有礼貌。) ②小松树这样跟大松树说话,你觉得小松树怎样?(没有礼貌。) ③那你觉得这个 “喂”应该怎样来读呢?谁愿意来试一试?——指名学生读好这个词的语气。 b 指导读好“多高哇”、“很远很远”。 ①多高哇,后面是个什么标点符号? ②从这个感叹号里你感觉到什么呢? ③那你能把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很高的样子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④“很远很远”又该怎么读呢?谁来试试看? ⑤评价:老师听出来了,从你的朗读中,老师真的感觉到小松树能看得非常非常远,怪不得他那么骄傲呢!我们大家也一起来读读。 c“你呢”这个词语,学生在交流的时候可能会遗漏。 ①这里的“你呢?”是什么意思? ②该怎么读?(要读得让我们好象感觉到小松树在说什么话呢?)——你有我长得高,看得远吗? ③指导读出骄傲:你呢? (5)谁能把这些词语放到句子里面,把句子读好? (6)先自己练习读一读小松树的话,把同桌当作大松树和他一起练一练。 (7)小朋友一起读读小松树的话。假如你就是这一棵小松树,你再来读读,可以加上动作。 (8)小松树觉得自己比大松树长得高,看得远,觉得很骄傲,瞧不起大松树。听了小松树的话,大松树怎么样?(没有回答)你来猜猜看他有什么想法呢?(说话训练) ——他想,为什么小松树长在山上,而我却长在山下。 ——他想,你能看得远,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 ——要是我站在山上,也会和你一样看得远。 (9)可是大松树没有去理会小松树的骄傲和没有礼貌,他什么也没有说,课文里面说他——没有回答。 过渡:尽管大松树没有回答,可是小松树的话被天上的风伯伯听到了,他会说些什么呢? 12345  3、第三自然段 (1)自己读读第三自然段。 (2)指名读读这一自然段,——出示风伯伯的话: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得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 你从风伯伯的话中读懂了什么呢? (3)其实我们从风伯伯的话中知道了,小松树和大松树到底谁高?那又是高多少呢?(加点:比、高多了)。 (4)指导读好这一句话:孩子,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 (5)是啊,其实大松树比小松树高多了。小朋友一起来看看图,比较一下。 a(看大屏幕演示,比较两棵松树的大小) b 出示句子:大松树比小松树高多了。
 c 你也能用“比”来说一句话吗?——指导用“比”来练习说一句话。 (7)你还从风伯伯的话中读懂了什么?(加点:看得远、托起来。)小朋友谁会做做“托”的动作?——动作理解“托”。 (8)练习说话:所以我们说——出示:小松树能看得远,那是因为(大山爷爷把他托起来的。) (9)看大屏幕:风伯伯和小松树说话的时候,摸着小松树的头,他的表情怎样? (10)要是老师也这样摸着你的头,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11)那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风伯伯? (12)风伯伯多爱护小松树呀!那风伯伯的话该怎么读好呢? a 小朋友先自己练习读一读。——谁来做风伯伯?(指名读) b多亲切,多和蔼又关心小松树的风伯伯啊,我们大家一起来做风伯伯。——齐读风伯伯的话。   过渡:小朋友们听懂了风伯伯的话,那小松树有没有听懂呢?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一读这一段的内容。 (2)出示句子:小松树听了,惭愧地低下了头。 a“惭愧”就是什么意思呢?(“惭愧”加点)小松树为什么“惭愧”呢? b对呀,当一个人说错了话,做错了事情,就会觉得“惭愧”。 (3)所以小松树就惭愧地低下了头。(“低下了头”加点)看——图中小松树的动作和表情,他多惭愧,多难为情啊。 (4)你能学学他的样子吗?——学生做动作。 (5)做得好极了,那现在我们就再来读读这一句话,体会一下小松树当时的难为情。 (6)惭愧的小松树这个时候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小朋友来猜猜看。 (7)是啊,这时的小松树,心里有那么多的想法,一定很想说呢。如果你就是小松树,你最想说对大松树说什么?同桌先讨论一下,指名带上头饰说话。 对于学生的话,老师要做相应的评价和回应。 (8)看来,小松树已经改正了错误,变成了一个既懂事又谦虚的孩子。老师想送给小朋友一句名言,出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一起跟着老师来读一读。——老师做简单的解释。   12345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1、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把课文中的这个故事用你们出色的朗读表现出来,好吗? 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课后,可以把这个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也可以和你的好朋友演一演这个故事。                                                      (前面一个字是表示动作的动词,读时可以加上动作来读)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小松树写在上面,写小点;大松树写在下面,写大点)                                                              (骄傲、得意、神气……)                                                                                                                                                             (“托”是从下往上的。)     作业设计 填空:12345
   1、抄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8、 小松树和大松树                                  看不起   没有回答                风伯伯                           谦虚、懂礼貌          …… 课后记     课堂教学中,我觉得学生兴趣很高,在读读、演演、说说、写写中,学的比较扎实,比较轻松。最大的收获是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用教师生动的语言来创设情境,让学生送大松树和小松树回家,让学生谈谈愿不愿意与小松树交朋友等激发学生探索语言的热情,对学习课文有着极其重要的情绪影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直观感受去说、去思、去读,给予他们思维、说话、读书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让他们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用多媒体手段,从课文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有效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提高了学习效率。实现了“让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愿望,有效的唤起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看看图片,再引导交流,使学生在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和感受语文。为师生、生生与文本之间的相互对话奠定了基础,从而让学生走进文本,让文本进入学生心里,阅读教学变成一个双向的对话交互过程,感情朗读也水到渠成。

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2420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