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课时的教学设计】小河与青草(两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3-02-1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习生字
3、学习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写字
对策:随课文识字,寓识于读。加强写字指导,确保写字时间。
难点:读通课文。
对策: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教学过程设计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1、看图,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看图上画了些什么,你最喜欢什么?
2、揭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整体感悟。
1、小河与青草每天都生活在一起,听它们在说些什么?  放课文录音
2、大家借助拼音自由、轻声地读课文,可以反复地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要读准生字,在课文中画出这些生字。
3、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拼读生字。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4、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个别学生读,开火车读。相机指导读准字音。
(2)、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自由读,个别读,齐读。
(3)、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
(4)、读准了生字,就能更好地读通课文,大家把课文再读一遍。
(5)、相机正音,范读或领读难读的句子。
5、我们举行一次朗读比赛,每组推选5名代表开火车读课文,看哪一组开得稳?为了赛出好成绩,我们先练练。
6、开火车分自然段读课文,练读难读的句子。自由练读课文。
7、比赛读,评议。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对照笔顺练习书空。
2、你记住了哪些字?怎么记的?
   相机引导,肯定好的方法。
3、你觉得哪些字容易写?哪些字难写?
4、师范写
5、学生描红、临写。
6、展示个别作业,点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不同语气。
2.理解课文内容,感知自然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学习小河与青草谦虚谨慎、善于看到别人身后的长处这样一种美德。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正确美观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对策:紧扣文中的词句,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对话时的不同语气。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检查
过渡:小朋友,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齐读课题)
1、 开火车抽读词语,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1)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这篇课文的词语,要求:字音读准,读出词语的意思。
弯弯的 青青的 浑浊的 碧绿碧绿的充足的
(2)这些词语最后一个字都是(的),而且都是(轻声)
(3)下面,我们再一起来读读,注意轻声,还要读出意思来。
2、过渡:小朋友,你们读得真好,来看这两个词语,看谁读得好。
流得更欢 长得更绿
这两个字也念de,也是轻声。(齐读,再来读一读,读出意思来。)
二、教学第一自然段
1、 图上画了什么?
2、 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小河?(弯弯的)谁能来读好它?(指读)
3、 还画了什么?(师:小河弯弯流淌,河边长满了小草,什么样的小草?)(青青的小草)谁能来读好它?(指读,读出小草的绿);你们看,小草长得多吗?(长满)
4、 出示第一自然段
谁来把第一自然段读一读,读出小河弯弯的,小草是那么多,那么绿。(指读,齐读,配乐)
过渡:小河与小草是一对好邻居,有一天他们开始了对话。我们先来看它们的第一段对话。123
三、教学第2自然段—第三自然段
1、 同桌两人分别做小河、小草读第二—三自然段。思考:小草说了什么?小河说了什么?
2、 小草说了什么?谁来读小草说的话?其它小朋友想:小草说了些什么?
3、 听了小草的话,你知道这是一条什么样的小河?(清清的)
4、 河水怎么清呢?(出示:一眼能看到底)指读,读出小河的清。
5、 你来到小河边,透过纯净的水能看到什么?(显示小河图,用你自己的话夸夸它)
6、 所以这小河的水。。(出示:真清啊)指读,(强调:真,啊)
7、 谁愿意来做小草夸夸小河的清?(指读,齐读)
过渡:小草那么夸小河,小河听了很高兴,它骄傲了吗?自己读一读。
8、 小河知道自己的水为什么这么清吗?你读了之后知道了吗?谁来说一说,小河的水为什么这么清?(用因为,所以说一说)
9、 是啊,多亏了小草把河岸的泥土抱住,它们是这么努力地怎么抱住?(紧紧抱住)指读,读出紧紧的感觉。
10、所以,如果没有小草的话会怎么样?河岸的泥土就会流进河水里,河水就会变(浑浊)
浑浊的泥水是什么样的呢?你们看,这是老师从清清的小河里取来的一杯河水,这杯河水清吗?透过河水你看到了什么?现在因为没有小草把河岸的泥沙紧紧抱住,泥河流入小河里,河水变怎么样了呢?这就是浑浊的水。(把泥沙放入杯中)
过渡:所以,小河知道它的河水这么清就是因为小草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了,所以小河要感谢小草。(出示:这要感谢你呀!)指读,读出感叹语气。
11、我们也应该感谢小草,给我们带来干净的河水,所以我们能不能破坏小草?谁再来读出感谢的语气?
12、 请读读第三自然段小河说的话(指读)
13、 同桌分角色读,要求:小草要夸小河,小河要感谢小草。(打开书)
14、 老师旁白,读到小河的话,读小河的小朋友站起来读;读到小草的话,读小草的小朋友站起来读。
15、. 请一对同桌带头饰来读,全班旁白。(配乐)
过渡:这是小河与青草的第一段对话,接着,它们又开始了第二段对话。
四、.教学第四,第五自然段
1、 打开书,同桌分角色读,思考:谁夸谁,谁谢谁呢?
2、 老师旁白,读小河,小草的人分别站起来读。
3、 提问:这次是谁夸谁,谁谢谁呢?
4、 谁愿意做小河夸夸小草?(指读第四自然段)
5、 这次小河夸青草什么?(碧绿碧绿的)
6、 碧绿就是(很绿),再来一个碧绿就(更绿了)。谁能来读出小草的绿?(指读)
7、 这就是一片碧绿的树叶,这就是碧绿,看了就让人喜爱。(出示:真让人喜爱!)(指读,同桌互读,夸小草,指读,齐读。)
8、 小草骄傲了吗?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小草为什么会长得碧绿碧绿的?
9、 提问:小草为什么会长得碧绿碧绿的呢?(因为。。。所以)
10、 显示:充足 (正因为小河给了小草充足的水分)充足就是什么意思呢?(很多的水)指读,读出水很多。
11、 如果不这样的话,小草就会(干枯)。
12.、 这就是一片干枯的树叶,如果没有水份碧绿的树叶就会变成干枯的树叶,小草也是一样。所以小草也要感谢小河。
13、 出示:这也要感谢你呀!
这要感谢你呀!(a.发现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b.这两句话是谁说的?c.这两句话能不能换一换?为什么?d.齐读:这也要感谢你呀!)123
14、. 指读第五自然段。感谢小河
15、 男女生分角色读,老师旁白。(配乐)
五、教学第六自然段
小河与青草相互帮助,相互感谢。所以(显示第六自然段齐读)
小结:大自然中,有很多生物相互生活在一起,它们互相帮助,友好相处,所以生活得更开心,更幸福了。谁来读出小河与小草的开心与快乐?(指读,配乐)
六、总结
学了这篇课文,你喜欢小草和小河吗?为什么?
我们小朋友生活在起,也要像小河与青草一样友好相处,相互帮助,自己有了本领帮助了别人也不要骄傲。这样,我们生活在一起就开心了!
七、打开书,朗读全文。
八、学写剩余生字
1、认读生字,交流识记方法。
2、指导书写。
3、学生描红,临写

课前思考:本课教学注重以读为本,读为主线,在读中积累,读中感悟。
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与吸收不单靠理性的分析来解决问题,特别是抽象思维能力还处于起步阶段的低年级儿童更是如此。可以利用汉字的形、声、义配合的方式,通过反复的诵读在掌握字音,字形的同时十分便捷的了解课文的意思,并感受它的形式美和内在美。
读有层次。初读时,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并在小组讨论中读一读,讲一讲自己最想读的句子。然后,通过学生看图,逐段反复诵读,深入感知文章的内在美。最后,学生分角色表演,让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读有目标。在每一次朗读的过程中,我都以对话形式给学生提出明确的目标,让学生读有所依。如:在初读时,可学生提出:把你们最想读的句子读一读,并向小组的同学讲一讲。让学生在读中有一个情感体验过程,找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读的方法,形式多。在本课的教学中,可采用较多读的方式。比如,小组互相交流读,自由读,个别读,齐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读等方式,让学生读的轻松,读得有趣。

教学反思
   一个直观的教学用具,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课文的含义,当问学生“你觉得什么样的水是一眼能看到底的?”由于学生身边的水质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不可能看到那样的水,于是我就把科学课和语文课相互结合,让学生做一做实验,让学生看一看什么样的水是“浑浊”的,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更深的理解,使学生能够体会到,小草和小河之间相互帮助情感。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2194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