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和小鱼》教案|《北风和小鱼》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3-02-1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北风和小鱼》说课稿
说教材:
《北风和小鱼》安排在教材的第五单元,学生可以借助汉语拼音认识更多的汉字。这一单元都是描写自然景观的课文,通过学习,可以向学生渗透自然知识、科学知识,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通过对课文和插图的研究,我认为,参考书中赞美小鱼,批评北风的观点是片面的。这篇课文描写的就是大自然因季节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现象,仅此而已,不须要把北风和小鱼对立起来。
说学情:
这样一篇童话对于入学不久、识字不多、刚刚学会使用汉语拼音的学生来说,要想读好课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基于对教材及学生的认识,根据新课标三维度的要求,我把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感受冬天自然事物发生的变化。
3、学习本课8个生字,学写其中的4个生字。
教学重点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是教学难点。
说教法和学法:
在“以读为本”理念的指导下,我主要采用“以读代讲”、“以读促悟”的教学策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情境创设法”、“朗读感悟法”,通过“读读、看看、听听、说说”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文本,体会情感,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打下基础。
说教学过程:
我这样设计教学过程:
1、谜语引路,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发达,喜欢谜语的心理特点,我用谜底分别为“风”和“鱼”的谜语引出课题:
学生猜出谜底时,我板书课题“北风和小鱼”,并接着设疑——在北风和小鱼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以此激起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
2、七读文本,一读一获。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怎样才能在一年级学生的课堂上贯穿新课标所倡导“以读为本”呢?教师引发学生读的兴趣和欲望显得尤为关键。为此在第一课时中,我以逐层深入的“七读”为学生营造快乐阅读的殿堂。
一读:学生自读。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寻找各种方法解决,或借助拼音、或请教老师、同学。
二读:同桌互读。要求学生读给同桌听,让同桌帮助找出没读准的字音进行纠正。在合作的氛围里,文本的充分感受与倾听的习惯培养、合作学习的方法有机结合。
三读:赏图再读。图文并茂、文质兼美是苏教版教材的一大特色。两次读文后,我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再读课文,然后说出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事物,我会邀请有兴趣的学生和我一起板书简笔画,共同创设情境。
四读:教师范读。范读时,播放配套光碟。优美的范读,精美的画面,逼真的音效,创设出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唤起学生情感共鸣,进一步调动学生读的欲望。
五读:同学评读。经过前面四读,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再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自读、评读。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读,也可以读全文,在互相评议的过程中,个性解读文本。
六读:教师导读。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读好文中的长句、难句,如文中第四、第五自然段,通过指导,帮助学生感受长句子的停顿方法。12
七读:角色朗读。
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学生一读有一获,阅读的兴趣不断被激发,阅读的快乐在其中得以彰显,为第二课时多元解读文本,表演朗读打下基础。在学生一次又一次的读中,我还会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保持愿意读的积极性。
3、指导写字,自主点评。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尤其是在低年级抓好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十分重要。因此,课堂上,我给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指导学生先读帖、读笔顺、描摹、评议,然后认真地写字,并用投影展示学生作业,由学生互相点评。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重点指导“出”“面”“气”“树”。
作业设计:
为了对学生进行思维和语言的训练,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用上课文的句式“北风向吹一吹,它变成?”进行语言重组训练,也近一步加强学生对冬天季节特点的领悟。
最后,我还想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千法万法,读是学好语文的根本办法。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2191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