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语文汉语拼音视频|苏教版语文《汉语拼音j q x》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3-02-16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材分析

 《j q x》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部分第六课。这一课的教学,要求学生在读准声母j、q、x 的音,并能正确书写的基础上,能准确拼读j、q、x与ü组成的音节,知道j、q、x与ü组成音节时ü上两点省写的规则,并能正确认、写b、d、p、q四个声母。这两个环节的教学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

    这一课的插图,立体画面清楚地勾画出了以下情境:星期(q)天,妈妈用洗(x)衣机(j)洗衣裳。画面上的洗衣机体现了现代化走进了千家万户,但旁边还画了一个小女孩在洗手帕用意为何呢?图中的女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小热爱劳动,这对同龄人来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所以此图的思想内涵就不言而喻了。执剑起舞的戏曲演员表音,双剑交叉表形。众所周知,戏曲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京戏更有“国粹”的美称。看到这幅图,学生不仅能学会字母,还能了解到源远流长、多姿多彩的华夏文明,受到文化的熏陶。
      j q x与ü相拼的规则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编者创造性地设计了一幅具有童趣、精美的画面:熊猫愚愚ü见了好朋友j  q x,连忙先摘下墨镜(即ü上两点)再与他们握手致意。不仅让教者轻而易举地突破了不易解决的难点,孩子们看了熊猫摘下的墨镜就心领神会地知道了j  q x与ü相拼必须去掉两点的拼写规则。同时,画面还无声地熏陶着孩子与他人交往要讲文明礼貌,同伴相见要握手致意、互相问好。

二、设计理念

在设计上,以学生为本,发挥情感育人的功能,创设情境,使拼音教学趣味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喜欢拼音,乐于和拼音交朋友。
1、情境中体验,心灵中融合。将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学内容贯穿在实际生活

之中,借助情景激发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兴趣。在童真,童趣中教师与学生心灵融合,平等对话,摒弃脱离学生感情基础的空泛的说教,注重情感的渗透。通过情境的营造,视听感观的感受以达到学生心灵与学习内容相结合的境界。

2、快乐中学习,活动中表演,欢笑中教育。让教与学尽量在游戏中展开,

在活动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与轻松,在欢笑中传递各自独特的体验。

3、合作中探究,规律中求知,想象中创造。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年龄

特点与认知规律,授之以渔。教师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好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创造识音记形的好方法,同时拓展学生思维和想象空间,      

三、教学目标:

1.学会声母j、q、x,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声母的乐趣,掌握音形结合的学习方法。
  2.能准确拼读j、q、x与i、ü组成的音节,并知道j q x与ü组成音节时ü上两点省写的规则。
  3.从小朋友看到妈妈洗衣服、自己也学着洗手帕的情境图中,渗透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教育。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j q x的正确发音。

2、j q x与单韵母的拼读。

3、b与d, q与p的区分。

五、教学准备:
  情境图,表音表形图,以教材第24页的图为素材制成的多媒体课件,节奏舒缓、悠扬动听的乐曲,色卡纸剪好的半圆(c)和竖(l),以及小猴u、小熊ü、小猫x、小猪q、小狐狸j的头饰。123

六、教学时间: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情境,感受字母发音   

1、师:这是经常发生在我们家庭中的小故事(播放媒体课件——课文情境图),谁能看图编个小故事?

(以编故事的形式让静止的画面接近生活,课一始就把学生的情感融入其中。)  
2、这位小朋友真爱劳动,自己的事自己做。我们一起来念首儿歌:

洗衣机,嗡嗡响,星期天,洗衣裳,妈妈洗衣我帮忙。  

3、多种形式唱语境歌,老师领唱、师生共同打节奏唱或加动作唱。

(再让学生多念几遍“洗衣机”、“星期天”,强化学生对“j 、q 、x”“音”的认识。)
4、今天我们要学的三个拼音宝宝就跟星期天的“期”、洗衣机的“洗”和“机”有关。(电脑屏幕上出示:j、 q 、x。)

5、老师带读本课学习的三个声母j 、q 、x,初步引导学生对“j 、q 、x”“形”的认识。
(一年级的孩子玩性大,注意力容易分散。运用多彩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以鲜艳的画面给学生以感官上的刺激,让学生感觉到新鲜与好奇,此举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是解决拼音教学枯燥性的有效途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看图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二、借助表音表形图,学习字母音和形
   1、(出示搭积木图、气筒图和表演图)我们今天要学的三个拼音娃娃就躲在这三幅图里,你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在简笔画的娃娃图里板书:j 、q 、x  )

  2、师(指着板书):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三个声母就是这三个娃娃的名字,你能叫出哪个娃娃的名字?指名读。

3、教学“j q x”

(1)教师出示“小朋友搭积木”图,引导学生观察。
   (2)教师出示卡片j,引导学生联系情景图自己尝试发音:这个字母读音很像“积木”的“积”,把“积”读得轻些、短些就可以了。谁会念?(请小朋友做小老师带同学念一念。)
   (3)教师示范,让学生注意看口形,仔细听,然后模仿发音。(可以分组“开火车”读。教师注意纠正发音,提示发音要领:发j时,舌面前部紧贴上齿龈和硬腭的前端,然后气流冲开一条窄缝,摩擦而出。也可以用“积”来提示发音。)

(4)开火车读,正音。

 4、区别j 、q的发音

(1)教师手执一张纸片,轻轻发j和 q这两个声母的音,学生注意观察纸片的变化,从而分别出j q发音的异同。

(2)学生在同桌间以纸张为参照物,在玩中练习发音并互相正音。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合作式的反复训练中,不知不觉地牢记字母的发音。)

5、教师点拨:

q----出气最强;   x----“西瓜”的“西”读得轻和短一些。

     (这一环节教师必须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尤其是不愿意张开口读书与老师交流的孩子。)123
    三、教学声母j q x的字形及写法
  1、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j q x这三个娃娃长相?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认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相机给以引导。)
  2、引导编顺口溜:
     j-------i 字加弯j j j.
     q------像个9字qqq.   g下无尾qqq。
     x------一个大叉xxx.

(在教学中,教师转变角色——变“给”为“导”,不是直接“给”学生知识,而是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去领悟、去分析、去总结,在亲历学习过程中自主获取知识。)
    3、指导书写
  (1)三个拼音娃娃玩累了,该回家了,让我们把他们送回去吧!
  (2)复习儿歌:有头向上升,有尾向下拖,没头没尾中间坐。
  (3)说说j q x分别住在四线三格的哪几层。
  (4)指导:
    j:它是最高的一个娃娃,一个人住了三层楼。看笔顺图,j有几笔?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q:稍微矮一点,它住两层楼。由几笔构成?先写什么?
    x:它更矮,它只住中间一层楼。注意笔顺,先右斜,后左斜。
  (5)教师范写。
  (6)学生描红,教师巡回指导。

(注意:在jqx的识音记形上要有侧重, 如: x的字形简易,好记。可一句带过,无需大费周章将简单的知识复杂。同时也可体现出教学的多样性.)
    四、 区别“b、d、p、q”几个声母

1、动手操作

2、师:我们刚刚学的q是由什么组成的?(由半圆(c)和竖(l)组成的,贴出q)
师:老师这有剪好的半圆和竖,摆一摆,看你还能摆成什么?
   生把自己摆好的图形贴在黑板上。

生1:我把半圆放在竖的左下方,它就成了d。(生边说边演示)
  生2:我把半圆放在竖的右下方,它就成了b。
  生3:我把半圆放在竖的右上方,它就成了p。
  师:(指着板书)这些同学真聪明,能用和摆出了这么多个我们学过的声母。那么q、d、b、p都是由半圆和竖组成的,它们长得这么像,我们怎么区分它们呢?谁能想到好办法,让大家一看就知道是谁。
    2、引导自编儿歌,找办法辨别b、d、p、q
  师:刚才看到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有的打手势,有的编儿歌,老师真高兴。谁愿意把你的好办法告诉大家?
  生1:我们小组是编的儿歌:看见四兄弟,仔细看清楚,左上半圆q,右上半圆p,左下半圆d,右下半圆b。
  生2:我们小组是用手势记忆的,(伸出双手,五指并拢,食指和拇指弯曲成圆。)左手向上b,右手向上d,左手向下p,右手向下q。
  生3:我们组是这样记的:b和d肚顶肚,p和q头碰头。
  生4:也可以这样记:d和b背靠背,q和p背靠背。
  ……
  师:同学们真善于动脑筋,能想出这么多好办法!现在,你觉得哪一种办法最好,你就用哪一种办法来记忆。

点评:汉语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识字、学习普通话和查字典的基础。但低年级学生学习汉语拼音时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特别是要在短时间内记忆那些形似易混的字母,掌握一些拼音规则,困难就更大。将拼音教学寓于活动和游戏中,通过讲故事、表演、动手摆一摆等形式,让学生感到拼音学习很轻松、很快乐。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2182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