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师评课]《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3-01-30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指课题,读课题。
   首先,看看词语掌握的如何?(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给生字组词。
2、明确目标:这节课我们就来弄清楚为什么邓小平爷爷得的红圈圈最多。
3、效果预期:相信大家在快乐学习的同时,通过自己的努力认真读课文,理解句子的意思后,会有很大的收获。
二、民主导学
(一)品读第一自然段,整体感知邓小平爷爷从小字写得非常好,常受到老师的夸奖。
1、任务呈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说了什么?(课件出示第一段)
2、自主学习:根据老师提出的任务学生自读课文。
3、展示交流:
(1)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经常”可以换个词吗?“夸奖”就相当于我们平时说的什么?(用“因为……所以……”句式说)
(2)拿出优秀作业进行表扬
(3)看图进一步理解句意(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画了谁和谁,他们在干什么?先生的表情怎样?会说什么?
(4)如果小朋友经常受到老师的夸奖心情会怎么样呢?用开心的语气齐读这一段。
(二)品读第二自然段,具体感受邓小平爷爷是如何练成一手好字的。
1、任务呈现:邓小平爷爷小时候就能写一手好字是天生的吗?请读读课文,在文中找找他是怎样写成一手好字的?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这一段一共有几句话?哪一句话是写邓小平小时候认真练字的?用“——”把这句话画下来。
2、自主学习: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
3展示交流:
(1)小朋友都读好了吗?老师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邓小平爷爷小时候是怎样练字的!但我想先问问小朋友,他为什么要练字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学生回答,出示相关的句子)评:你真会学习。
(2)邓小平爷爷从小就开始练写毛笔字了,那他是怎样练得呢?
学生回答,相机出示“先生要……字帖写。”邓小平爷爷就是这样练字的,这样也就是练字的方法,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3)(出示句子)你看,我现在把它们的位置交换一下行吗?变成先照着字帖写,等练熟了,再用纸蒙着字帖描。可不可以?为什么?
(4)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课件点击“先”“再”)
位置是不可以颠倒的,这就像我们写字一样,那你能用这样的句型来说一说吗?(出示课件)
(5)这可是练字的好方法,我们再把它读一读。(齐读)
(6)  过渡:写的好的字老师就在上面画个红圈圈,邓小平爷爷记住老师的话了,那他只是一次,两次按要求去做吗?(学生回答)那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出示:“每次……最多”。你又是从这句话中哪个词看出来的?
a    “每次”是什么意思?“次次”
b    邓小平爷爷第一次是怎样做的?(学生回答)邓小平爷爷第二次是怎样做的?(学生回答)邓小平爷爷第三次是怎样做的?(学生回答)
c    是呀,邓小平爷爷每次都能按先生的要求去做,从中你知道了邓小平爷爷小时候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回答)12
d    那你能读出邓小平爷爷刻苦、认真来吗?自己读一读。(齐读)
     所以,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母亲知道以后(引读)……
e    小结:学了第二自然段,我们知道了邓小平爷爷是如何练习写字的,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小时候邓小平爷爷刻苦,认真写字的情景。当时(引读)……
(7)创设情境,说话练习
情境一:当老师批到邓小平的作业本时,会是怎样的神态,怎样的动作,还会说些什么?
情境二:当妈妈看到都是红圈圈的作业本时,她会有怎样的表情?又会说些什么?
情境三:当同学们看到邓小平的作业本时,心里会有些什么想法?又会说些什么?
任选一个情境,进行说话练习。
(总结:老师的夸奖,母亲的高兴,同学的羡慕,都说明邓小平小时侯确实是个勤奋学习的好孩子。)
(三)教学生字:邓、平、功
(1)出示字卡,分析字的结构。
(2)师范写,生看清笔顺。
(3)生先描,后写。
  三、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按课文内容填空(课件出示)
   2、结果反馈:指名回答、配乐齐读
   3、反思总结: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习了课文,知道了邓小平爷爷小时候为什么能练成一手好字,而且还学会了写字的好方法。课后,请同学们找一些关于名人刻苦学习的故事读一读,相信更大的收获会等着你!
板书设计: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每次……都能……
        得的红圈圈最多
         母亲也很高兴
         能写一手好字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邓小平认真练字的事,懂得认真练字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2110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