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教学反思_《插秧》教学片段评析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3-01-2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3单元第2课《插秧》是一首短小精美的小诗,很有意境。诗中体现了自然美、生活美、劳动美,歌颂赞美了勤劳质朴的劳动大众。

  学习了这首美的小诗,我参照了教师用书所提出的建议,出了3道练习题,让学习进行再创造学习。
  1.水田是地毯,农民在地毯上________。
  2.水田是棋盘,农民在棋盘上________。
  3.水田是________,________。

  学生以小组合作为单位,进行充分讨论,大家畅所欲言,纷纷发言,并写了以下一些内容:
  记得当时孔卓悦说水田是“玻璃,这块玻璃打不碎”时,话音刚落,黄茂晨就站起来反驳说:“老师,我说的和她不一样。”黄茂晨当时很激动,一边结结巴巴地快速讲着,一边挥舞着一双小手,唾沫星都溅出来了,他说:“水田是块玻璃,这块玻璃能打碎。”不等老师、同学反问,他又连忙解释说:“因为你无论扔个什么东西在水田里,水面都会泛起波纹,一圈圈动着,这说明这块玻璃打碎了。”我一听,甚是欣喜,让大家给他鼓掌,他骄傲地笑了,露出了他长长的大板牙,很是滑稽和可爱。

  接着,我又问孔卓悦:“孔卓悦,那你说说你为什么说‘这块玻璃打不碎呢’?”孔卓悦先是不断地发出“嗯……嗯……”的声音,想了一会儿后说:“要是谁用棍子动了一下水面,水面上的小圈一动,但是过一会儿,就又不动了,变得和刚才一个样。”我接着她的话茬引导说:“所以说……”全班学生齐声道:“这块玻璃打不碎。”黄茂晨又笑了笑说:“噢,也可以,也可以。”两位学生的答案截然相反,但都能说出自己的道理,为何不能同时并存呢?为何非要惟一的确定答案呢?

  按照新课程的理念,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而且要注重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我觉得创新精神很重要,独立思考、与众不同的思维很可贵,要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要肯定他们的学习热情,我带头给两位学生以热烈的掌声。

本篇课文属儿歌,通过比喻和想象,以“水田是镜子”一句领起,诗化了插秧的耕作过程,诗化了艰苦的农业劳动。诗情画意中,一切是那么美好。教学时,我注意引导学生借助图画理解诗意,体会诗句的意境。

  片断一:
  (出示图画)
  师:这幅图上是农民伯伯插秧的情景,请大家从上到下仔细观察图画,看看图上画了什么。
  生:蓝天、太阳、白云。
  生:青山、绿水。
  生:水田中一位农民伯伯正在插秧。
  ……
  师:你们再仔细观察一下,水田中还有什么?
  生:水田中还有山、树、白云、蓝天的影子。
  师:是的,水田中倒映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树,它们的影子非常清晰,你们想一想,我们可以说水田像什么?
  生:能照出影子,像面镜子……
  师:水田就像一面镜子,把蓝天、白云、青山、绿树,还有辛勤劳动的农民伯伯映照在水中,这是一幅多么美的画面呀!让我们一起来尽情地读一读吧……
  (由图入手,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在畅所欲言中感受美化的诗境,在尽情地读中体会诗意。)

  片断二:
  师:请同学们仔细看图,想象一下,水田除了像镜子,还像什么?
  生:水田像玻璃,农民在玻璃上插秧。12
  生:水田像个大棋盘,农民把秧苗插在棋盘上。
  生:水田还像块地毯,……
  (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关系,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敢说、爱说、会说,在拓展练习中进一步放飞想象的翅膀,也使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也同时得到提高,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南方的美丽!)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2077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