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象教案】称象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3-01-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曹、操、秤、砍、割、线、量”这7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认识“堵、宰、舷”这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教育学生学习曹冲,平时多观察,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理解曹冲说的话。
  2、知道曹冲的办法为什么能称出大象的重量。
  3、曹冲为什么能想出这么好的称象办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象吗?象很大,也非常重。
  要想知道大象有多重,怎么办呢?(可以称一称。)教师板书“称”。
  谁听过称象的故事?怎么称?结果怎样呢?请带着问题学习第23课
  我们一起来学习——《称象》。(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把语句读通顺,标出自然段。
  2、检查自学生字和读课文情况。
  (1)出示生字及生调卡片,请学生认读,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2)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曹:平舌音,读cáo。
  称、秤:这两个字的偏旁相同,读音相近,声母都是翘舌音ch,韵母都是后鼻音eng,只是声调不同,意思也不同,容易用错,要注意区别。
  量:多音字,本课读“liàng”。
  3、练习把课文读熟练。
  4、说一说本文主要写的是谁称象的事?简介曹冲、曹操。
  (三)细读,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段主要讲的是谁?讲了他的什么事?引导学生感知这段的主要内容。
  (2)理解“古时候”:指三国时期,离现在大约有1700多年。
  (3)人家送给曹操一头大象,他心情怎样?是怎样做的?(他很高兴,所以就带着官员和儿子去看象。)
  (4)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读懂了什么?
  (2)结合学生回答指名读、齐读写象样子的句子,再看图回答:从哪些地方看出象又高又大?理解“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3)结合学生回答官员们议论的句子,举例说说“议论”的意思,揩名朗读写官员议论的句子,读出问话的语气。

第二课时
  (一)朗读全文
  学生读课文
  (二)说一说通过学习第1-2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人物和大象的来历,以及大象很重。
  (三)继续理解第3-5自然段的内容
  1、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第3自然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官员们说出了两种称象的办法。你认为行不行?为什么?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在班上交流。
  (3)读最后一句话,理解“直摇头”的意思。
  幻灯出示句子
  (“直摇头”的意思是不住地摇头,表明曹操对于官员们提出的称象办法持坚决反对的态度。)
  (4)再读一读,体会曹操的态度。
  2、学习第4自然段。
  (l)朗读第4自然段,说说知道了什么。
  (2)比较“曹操的儿子曹冲7岁”和“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体会“才7岁”,说明曹冲的年龄太小了。123
  (3)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用实验演示称象过程的前两步:
  第一步:把演示用的“船”放在装水的大玻璃缸里,再把“大象”赶上“船”,“船身”下沉,沿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第二步:把“象”赶出,往“船”上装演示用的石子,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通过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及“下沉”、“沿着水面”、“船舷”、“为止”等词语的意思。
  第三步:称-称“船”上的石头。着重理解石头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称。
  第四步:知道石头有多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着重理解知道石头的总重量就等于知道了“大象”的重量。因为石头和“大象”使船下沉的程度是一样的。
  以小组为单位边说边演示称象过程。
  (4)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在哪里?
  (5)在当时的条件下,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称象?
  3、齐读第5自然段,思考:用曹冲想出的办法称象。结果怎样?
  “曹操微笑着点点头”,说明什么?(对这个办法很满意。)
  “果然”说明结果和预想的一样,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4、讨论:曹冲是怎样想出称象的办法的?
  想一想:
  (1)曹冲听了官员们议论造大秤的办法,想到了什么?(曹冲想:大秤没有人能提得起来,船却能装很重很重的东西,可以用船做秤。)
  (2)曹冲听了官员们讨论宰大象称象块的办法后又可能想到了什么?(用石头代替象块,称出石头的重量就可知道象的重量。)
  5、你向曹冲学习什么?
  启发学生从两方面思考:
  (1)学习曹冲用心听别人的议论,积极动脑筋想办法。
  (2)学习曹冲善于观察。
  (四)分析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词卡片,注意读准“秤、舷”的音。
  2、分析各字字形,同时扩词、说话(造句),巩固字义。
  (1)自由读生字,想一想,哪些字难记?用什么方法记忆字形?
  (2)交流记忆方法:
  砍:可利用熟字识记字形,把“吹”字的口字旁换成石字旁。
  “称”和“秤”字音字形相近,字义不同,注意区分右半部分。
  “曹”和“线”要注意笔画笔顺:
  曹:共11画,下半部分是“曰”字
  线:左边是“纟”,右边不要忘记写最后一点。
  “量、割、秤、砍”可利用熟字识记。
  3、指导写字,重点指导“曹、操、割、线、量”等字,提醒学生注意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曹:上下结构,上宽下窄,笔顺是:一曹,共11画。
  操: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是“扌”,右边是“”,写时要把最上边的口字写得大一些,两部分的结构要紧凑。
  线: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是“纟”,右边的写法跟“钱”字的右边相同,不要忘记写最后一点。
  割:左右结构,左宽右窄,左边中间的“丰”,笔顺是:三丰。
  (五)扩展练习
  1、要是让你称象,你会用什么办法?
  2、回答后把《称象》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随堂练习
  1、读拼音,写词语。  
 2、选词填空。
  头  条  根  杆  棵  块  艘  把
  一(  )秤  一(  )肉  一(  )船  一(  )象
  一(  )树  一(  )针  一(  )钱  一(  )刀123
  3、用下面的词语练习说话。
  议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果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的……有的……也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活动
   1、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曹冲秤象的过程,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动笔画一画每一步,给同学每讲一讲。
  2、仿照曹冲秤象的故事,动手做做小试验,把物体化整为零,看看能不能称出重量。
  3、动脑筋思考,随着时代的进步,能不能想想办法简便快捷的称出大象的重量。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19888.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