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吃水不忘挖井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3-01-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忘、挖"等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4、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毛主席事事为百姓着想、和乡亲们同甘共苦、齐心协力的崇高思想。
【教学重难点】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2、收集到的毛主席的图片资料及小故事。
  3、课文插图。
【学习时间】两课时。
【学习目标】
  会写“想”和“念”两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毛主席事事为百姓着想、和乡亲们同甘共苦、齐心协力的崇高思想。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哪一课?学生读课题。
  2、谁来读一读?
    (连续请数名学生朗读,再齐读,要求读正确、响亮,目的在于认识生字“忘”“挖”和“井”)
  3、谁愿意一个人再来读? 吃水不忘挖井人
  4、吃水/不──忘/挖井人。(指导读出一定的语感)
二、 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轻声读,标出自然段。
    (出示要求:做到四不:不错字,不漏字,不加字,不重复字。)
    自由朗读
  2、反馈情况:能读准,读通、读流利的同学举手。读给同桌小伙伴听。同桌互读。
  3、教师范读,学生听后评价。
    (师范读)
  4、学生模仿老师读课文。
  5、分别指名3个同学,每个人读一自然段,要求读准音。
  6、四人小组分自然段轮读。
三、品读感悟
  1、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找一找,课文哪里告诉我们?找出课文第一自然段。
   ⑴ 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自由读。
   ⑵ 齐读,男女读,分组读。
   ⑶ “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那儿住过。”“那儿”指哪里?
     (擦了“那儿”,打上括号。)
     估计:沙洲坝。(能否说的具体一点?)
     瑞金城外的沙洲坝。瑞金城外一个叫沙洲坝的小村子。
   要求学生完成:
    ① 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沙洲坝)住过。
    ② 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瑞金城外的沙洲坝)住过。
    ③ 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在(瑞金城外一个叫沙洲坝的小村子)住过。
      (小朋友真聪明,你们能把两句话并为一句话!)
   ⑷ 分组读,1、2两组读课文里的两句话,3、4两组读合并后最具体的一句话。
  2、在那里发生了一件事,什么事呢?请大家认真读第二节。
   ⑴ 出示第一句。
     (出示黑板,划出“很远”)
     (假如你走很远的地方,你有什么感觉?)
     估计:很累,脚很酸……
     (乡亲们走很远的路,还要挑着水,他们会怎么样呢?)
     估计:肩很痛,脚很酸,走一段路停一停…
   ⑵ (是啊!水是生命之源,他们每天要喝水,每天都要走那么长的路,晴天还好,要是雨天,雪天,冬天,夏天……他们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12
     如果遇到雨天……如果遇到雪天……在夏天……在冬天……
毛主席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为了方便大家,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
   ⑶ 一起来把第二自然段读一读。齐读第二自然段。
  3、村里有了井,给生活带来了很大带来了很大方便,他们念念不忘毛主席,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碑。
    (出示课文插图)
    大家一起读一读碑上的字。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指名读碑上的字。
四、学写生字
  1、乡亲们是打心底里想念毛主席。
    (板书生字“想念”)
    仔细观察,看看能发现每个字的什么特点?
  2、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两个字?估计:熟字“今”加心字底。熟字“相”加心字底。想念,怀念,都是心里在想,所以用心字底。
  3、“想、念”都是上下结构的字。联系第十课“意、总”两个字的写法。特别指导心字底的写法。
  4、翻到98页,在“我会写”中,描红、临写。养成边写边记的好习惯。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1988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