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称象》_《称象》片断赏析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3-01-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称象》片断赏析之一
新课程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要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能过对一些看起来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物进行新的审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特见解,培养学生能过对那些似是而非的说话予以纠正,不能人云亦云,要张扬自己的个性,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教学《称象》一文时,同学们正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还有什么更好的称象办法?”我巡视指导,发现有一组的一个女同学没有加入小组讨论,当全班交流时,大家议论纷纷,兴致勃勃。唯独她置身事外似的坐在那里。我强压心里的火气,尽量放柔声音对她说:“许媚媚同学,说说你的想法好吗?”她不情愿地站起来说:“为什么一定要称出大象的体重呢?有什么关系?(注:有什么必要)。一语警醒梦中人,同学们也都感觉刚刚的问题是没必要的。
  听着同学们天真但合情合理的质疑,作为老师的我首先给与尊重、支持,同时又要给予正确的指导。

《称象》片断赏析之二
独到的见解属于创造性思维,创造的实质就是求异标新。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允许他们“别出心裁”,用前所未有的角度去观察事物之间的差异,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是培养思维独特性的有效方法。
  如在教学《称象》这一课时,我启发学生思考:“课文介绍了几种称象的方法,曹冲的办法是最好的!曹冲在七岁时能想到这么好的办法,同学们,你们现在的年龄与当时曹冲的年龄差不多,相信你们更聪明,你们能想到用什么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呢?”学生议论纷纷:
  有的说:用泥土代替石头,因为搬泥土比搬石头方便。
  有的说:用水代替石头,这样既省时间又省力。
  有的说:用站在岸上的官员来代替石头,就更好了,因为他们听指挥,能下能上的。
  还有的说可以用坐翘翘板的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

  这一想法很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我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鼓励他说得具体些。原来这位学生的意思是:砍两三根中等大的木头,把它们排起来,然后在木头的两端钉上较厚的横板,再放在一个较大的长形石头上,使其平衡,然后让大象站在一端的横板上,另一端放上石头,等两端平衡了称一称石头的重量就知道大象的重量了。这位同学从翘翘板的原理想到了称象的办法,他刚说完就得到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全班同学都投去了赞许的目光,我也及时表扬了他:“你比曹冲还要聪明!”

《称象》教案片断
片断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老师今天想让大家猜个谜语:耳朵像扇子,鼻子像钩子,腿子像柱子,尾巴像辫子。{ 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说:"" 大象。”随着出示大象的图片}
  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么大的一头象,古人是怎么知道它有多重呢?[ 生:想] 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称象”这篇课文。[ 边说边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认识”称”]
  片断二:读文感悟,复述过程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读了这篇,你知道了什么?
  2、同桌或小组交流
  3、汇报。小组汇报时,学生大多数只说到曹冲很聪明,肯动脑筋。这时教师要适当点拨,在读地3 自然段想一想曹冲的办法是怎么想出来了?
   [1] 曹冲听别人说的要造一杆大称,他就想知道用一船来代替这杆大称。
   [2] 还有人说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在称,曹冲马上就想到了用一块一块的石头来代替庞大的大象。123
   [3] 他能听取别人的建议总合理的部分,才想出了好办法。这些才是曹冲聪明的地方。
  4、在读第四自然段,同桌一起动脑筋,画一幅流程图,把称象的过程简单的表示出来。
    在画的过程中,有部分同学可能画不出,或许是对称象的过程还不太明白。这时,教师可以播放课件,演示称象过程,在让学生画一画,最后展示学生画的流程图。
  5、把大象赶到船上,看船身下沉了多少,然后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把大象赶上岸上,往船上装石头,一直装到穿下沉至画线的地方。
  6、你知道大象的重量吗?称一称船上的石头一共有多重,
  7、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指导学生画出文中的连词,把……然后……再……注意叙述称象过程的先后顺序。

曹冲不是神
“曹冲想的办法是什么样的?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是我在教学《曹冲称象》一课时提出的问题。经过一次次反复的练说以后,曹冲那聪明机灵的印象已深深印在每个孩子的脑海中。“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我进一步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可没想到这一问题一提出,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说:“没了!”连平时好逞强的孩子都是直摇头。这真是出乎我的意料,看来曹冲在孩子眼里已不是一个普通的人。而是成了无法超越的神了!这可不行!如何激发孩子的创新精神,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呢?我灵机一动,说:“老师在书上,看到有个学校的小朋友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比曹冲的还要好呢!不知我们班有没有同学能想出来?”激将法起作用了,马上有人举手了。屠鑫元第一个发言。他说:“人走进船里,人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我心里一乐!这个办法真好!正要大力夸奖他。可转念一想,孩子们懂得这个办法的妙处吗?就问:“这个办法行吗?”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竟有很多人说不行。有的说:“没秤怎么称人?那时侯还没有俞医师(学校的校医)那种秤。”哦!原来在孩子眼里只有磅秤才可以称人。有的说:“小孩子可以称,大人不能称。”(一问,才知他们认为书上说没有那么大的秤来称大象,大人身子重,也没法称。)“人都到船上去了怎么划线啊?”……我耐着性子和孩子们一一讨论解决这些问题后,正想进入下一环节,课堂上又有人大声说:“我觉得还是不行!”真是恼火!可新课标提出课堂以学生为主,我忍住这股无名火,耐心地问:“为什么?”“老师你说的,要很多人在一起才能和大象一样重。人太多了,称不完啊!”“也不至于到称不完的程度,即使很多很多,一天称不完两天,两天称不完三天……总有一天能称完,总比把大象斩了要好啊!”最后大家总算一致同意,这个办法不但行,而且比曹冲的要好。不用把石头搬上搬下的,人自己会走,多方便啊!这时,我向那位同学竖起大拇指说:“了不起,能想出那么好的办法!要是当时你在场,曹操就不用操冲的办法,一定用你的!”
  “谁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呢?”“我有!”“我有!”课堂上小手林立!如今,操冲不再是无法超越的神了!
 
  教学反思
  一、民主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我们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是平等的,应尊重学生独特的认识和感受。这个案例中,老师努力做到不做权威,不强制学生必须听从老师的理解和认识,完全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畅所欲言,在平等对话中理解文本,超越文本。充分体现了课堂是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123
  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在学生思维受阻时,能设计巧妙的环节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实现课程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本案例中,当学生把曹冲看作是一个无法超越的神,学生的创新思维受遏止时,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以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话语,使沉寂的课堂泛起一阵涟漪。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19853.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