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一比识字方法|识字比一比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2-12-0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设计理念
本识字课要学习的词是与农家生活相关,并配了一首含有丰富量词、琅琅上口的韵文。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利用多媒体创设与学生相关联的生活情景,使学生兴趣盎然地积极主动地进入自主学习状态。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观察,合作交流,认识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个字。认识1个笔画“ ”和1个偏旁“提土旁”。
2、观察实物图片,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在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儿歌过程中,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并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 学科整合,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认为自己的数学学得棒吗?你们愿意表现给我看看吗?
1、联系数学,产生好奇。
课件出示:数学《比较》(北师大版)中,
(1)“比多少”的猴子与白兔的图。
(2)“比轻重”的小熊与猴子的图。
(3)“比高矮”的长颈鹿与大象的图。
师:谁和谁比?它们比什么?比的结果怎么样?
(猴子与白兔比多少,白兔比猴子多,也可以说猴子比白兔少。……)
2、表扬激励,揭示课题。
哎呀,你们真能干!学得这么多,这么棒!今天,语文课也要学作比较,你们愿意去看看吗?出示课题《比一比》。
【在数学《比较》的章节中,学生已接触过事物通过比较才知道大小、多少、长短、高矮等知识和比较的一些方法,这样引入既为学习课文作铺垫,又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学科间的相互联系进行教学,促进学科的相互发展。】
二、 创设情景,学习字词。
1、创设情景,认识事物。
课件展示:
今天的“比一比”大赛是在一户农家小院里举行,都有哪些朋友参加了比赛呢?请同学们随着老师一起去看看。踏着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看着碧绿的禾苗,闻着泥土的芬芳,听着身边青蛙的鸣叫。转眼间,我们就来到了一户农民伯伯的家,轻轻推开院门,走进小院。(课文插图定格)你们看它们闪亮登场了!它们分别是谁?
学生说出一种,课件中图片一一闪烁,同时动物配有黄牛、小鸟、鸭子、花猫的叫声。并在图片旁边出示相应的带拼音的词语,
【通过课件中的图画、声音、教师有感染力的话外音,把学生带入情境,增强了主体的感受,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以及参与的积极性。】
2、自主识字,学会方法。
这些参加比赛的朋友,我们总该认识它们,记住它们吧!
(1)借助图画,同桌互读词语。
(2)离开图画,借助拼音读词语。
(3)去掉拼音,自主读词。
(4)组内讨论,记住生字。(和同学说说你早已认识哪些字,怎么认识的?其他的怎么记住?)
(5)交流汇报,小组赛读。(读词时,动物边读边学叫:黄牛,黄牛,哞哞哞;
花猫,花猫,喵喵喵;
鸭子,鸭子,嘎嘎嘎;
小鸟,小鸟,叽叽喳喳。
水果边读边说特点:苹果,苹果,又大又红;
杏子,杏子,又黄又多;
红枣,红枣,又红又多;
桃子,桃子,又大又红。)
【有层次性、有梯度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引发儿童的兴趣,并有效的落实基本训练点。识字教学与句式训练同步,使识字教学转化成语言文字的训练。】123
三、 词语分类,学习童谣。
1、词语分类。
这些参赛朋友的名字,我们都认识了。比赛也要开始了,赛前都要进行分组的,你们认为它们可以分几组,怎么分?
(学生讨论,分成动物组、水果组。)
【通过词语分类,进一步使学生巩固识字,认识事物。同时,学生学会积累词语的方法:可以按类别来积累更多的词语。】
2、学习童谣。
比赛的大组分好了,那它们首先会谁和谁比,比什么,比的结果怎么样呢?你们想往下看吗?请你们赶快打开语文书,自由去读一读童谣吧!
(1)自读韵文。
①借助拼音,自己小声地读一读课文,把要求会认的字圈出来,标号小节数。
在读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借助拼音、请同学帮忙、请老师帮忙……)
②四人小组再读课文,给读的同学提提意见。
③检查读,评读。
(2)读文解疑。
通过读课文,你们知道谁和谁比,比什么,比的结果怎么样了吗?
①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图片出示:
一头黄牛与一只猫 大——小 黄牛比猫大。或猫比黄牛小。
一个苹果与一颗枣 大——小 一个苹果比一颗枣大。……
一群鸭子与一只鸟 多——少 一群鸭子比一只鸟多。……
一堆杏子与一个桃 多——少 一堆杏子比一个桃多。……
②看图比较鸭子和鸟的数量。
说说一群、一只各是多少。
课件出示图片:根据提供的图片上的内容说词组:一群人、一群大雁、一群海鸥……
认记“群、多、少”。
③看图比较杏子和桃的数量。
说说一堆、一个各是多少。
还可以说“一堆”什么?课件: 一堆( ),一堆( ) ,一堆( ) ……
④讨论探究:“颗”的适用对象,与“棵”的区别。
课件出示图片:一颗黄豆、一颗纽扣、一颗珍珠
让学生看看这些东西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还可以说“一颗”什么?
讨论“一颗树”对不对,为什么?
3、背诵童谣。
① 同桌互背。
② 边拍手,边背诵。
③ 师生拍手,接背。
【通过创设一个问题情景“谁和谁比,比什么,比的结果怎么样”,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平台,在探究交流中,将理解词义、句意和练习说话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自我感悟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
四、 游戏拓展,创编儿歌。
1、游戏拓展。
①“找朋友”游戏。
将量词卡片和物品名称卡片发给学生,开始唱《找朋友》的歌,歌曲结束,和自己找到的朋友站一起,一起读出共同的名字。
②“我问你说”游戏。
学生选择生活中自己认识的物品,请同学说量词。
2、创编儿歌。
出示课件:
一堆苹果和一个桃子
一个西瓜和一颗葡萄
一群山羊和一只猴子
① 学生看图模仿课文编一句。
② 学生把创编的句子连起来说一说。
【形式有趣的练习,学生乐此不疲。在游戏中巩固汉字、积累量词。“寓学于乐”,引导学生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触手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时时、处处有语文、学语文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五、 指导书写,重在激励。
1、出示汉字,引导观察。
① 读一读:牛、羊、小、少
② 看一看:这四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有一画落在中线上)
2、分成两组,逐个练写。
指导第一组:牛、羊
① 学生试写感悟,交流体会。
描一描: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②教师根据学生书写情况示范指导,学生练写。
看一看:仔细看老师写。
练一练:学生认真书写。
③引导欣赏:自我欣赏、组内欣赏、集体欣赏。123
自己圈出比较满意的字,同桌互看,相互学习。老师边指导,边挑选典型的作业,最后实物投影展示并评析。
指导第二组:小、少
① 观察:这两字哪儿不同?引导学习新笔画“竖钩”,注意“少”上边的“小”没有钩。
② 课件展示书写过程,书写笔顺如何?(先中间后两边)
③ 学生书空——描红——再观察(两字中,两点的变化)——再练习——再欣赏。
【引导学生看范字、描红,感知感悟,学生会主动观察,细心书写。在交流体会时自己的想法得到赞赏后,会有一种成功感,这种成功感又会变成动力,激发他们更主动,更细心观察字形,练习写字。有了学生的感悟、试写之后,教师的指导、示范更有的放矢。】
趣味作业
作业菜单:(任选其一)
1、画画写写:画一些你喜欢的物品,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并在旁边标明名称,用对量词。
2、找找贴贴:把一些你认识的物品的图片剪下来,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分分类,贴成一张小报,并在图片旁边标明名称,用对量词。

板书
1、比一比
一头黄牛图片 一只猫图片
大——小
一个苹果图片 一颗枣图片
一群鸭子图片 一只鸟图片
多——少
一堆杏子图片 一个桃图片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1841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