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教学设计及反思]《静夜思》教学设计1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2-11-27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课前透视】

  《静夜思》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他的诗想象丰富,风格飘逸豪放。《静夜思》写的是游子月夜思乡之情。作者以一个游子的身份神驰万里,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一幅鲜明的月夜思乡图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表达了游子强烈的思乡情感。这首诗语言凝炼,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这首诗通俗易懂,家喻户晓,有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倒背如流。但是多数学生在朗读古诗的韵味上缺乏锻炼。所以教学本诗,应重在吟诵,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体会诗歌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攵”。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和背诵古诗。

【信息资料】

  1、课件或挂图,朗诵配乐磁带,生字卡片。

  2、课前布置学生观察晴朗夜晚的天空,收集李白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谈话:同学们喜欢背古诗吗?你会背哪首古诗?能背给大家听吗?(指名回答,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提示“思”读平舌音,交待作者。)“静、夜”这两个字你认识吗?你怎样记住这两个字?你能简单地说出这两个字的意思吗?

    (从学生的实际入手,针对学生爱表现的特点引起学生对古诗的浓厚兴趣,并且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演示:出示课件或挂图,问:图上都画了什么?看到这晴朗美妙的夜空,你想到了什么?(适时引出课题,板书课题)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写的,你能把课下收集到的资料向大家展示出来,并介绍一下他吗?

    (利用插图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等能力。收集、展示资料的过程,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对话平台

  1、范读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边看图边欣赏。

    (整体感知课文,体会古诗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在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中,在欣赏优美画面和动听的音乐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自读

   ⑴ 请打开课文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或者背一背吧!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和读背方式。)

   ⑵ 仔细观察,诗里面的字你认识了哪几个?是怎么认识的?把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挖掘学生已有的经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抓住契机,因势利导,有效调控教学。让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

   ⑶ 同桌互读古诗,互相评议。

   ⑷ 指名读文,师生共同评议。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充分相信学生,给他们表现自己的机会,注重对朗读的评价,提高朗读能力。)

  3、识字

   ⑴ 学习新的偏旁“攵”,出示生字卡片“故”,引导学生观察:“攵”象你认识的哪个字?它和“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怎么记住这个偏旁?123

   ⑵ 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⑶ 汇报。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把字读准确?请小老师说说在认读这些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⑷ 开火车认读生字。

   ⑸ 组词,用你喜欢的字说一句话。

   ⑹ 游戏:找朋友。为生字宝宝找到自己的拼音朋友。

     (让学生在主动识字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在交流识字方法和当“小老师”活动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记忆字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熟读

   ⑴ 自由练读。(可以大声读,小声读,同桌读,小组读,你读我听,二人齐读……)

   ⑵ 指名读文,注意字音读得是否准确。

   ⑶ 与伙伴开展竞赛读:男女生赛读,小组赛读,自己找伙伴赛读。

     (教师一定要兼顾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力求使不同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在读中注意对朗读的指导,引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味,体验读诗的乐趣,感悟强烈的思乡之情。)

  5、写字

   ⑴ 出示田字格中的字:“目、耳”,小组展开讨论:这两个字怎样写?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每一笔都写在什么位置?

   ⑵ 汇报。

   ⑶ 教师范写。提示写这两个字时要注意横与横之间的距离。

   ⑷ 自由练写。想写几个就写几个,每个字都要让自己满意。

   ⑸ 哪个字最满意,找出来和同座交流,指出你满意在哪里。

     (教师注意对写字姿势的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评讨论和评议时教师一定要参与其中,发挥指导和示范作用。)


第二课时


  1、导入

   ⑴ 游戏:大转盘。(转盘上的指针转到了哪个词上就读哪个词,巩固识字效果。)

   ⑵ 齐读古诗。

  2、评读

   ⑴ 指名读,大家评。(整体读得怎么样?哪儿读得很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

   ⑵ 组内互评。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使“读者爱读,听者专注”,师生共同探讨读古诗的方法,互听互评,共同进步,极大地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3、感悟

   ⑴ 自由读诗,想想你读懂了什么?你有哪些感受?

   ⑵ 说说你什么时候见过“霜”。用动作表示“低头”、“举头”的意思。

   ⑶ 你或者你的亲人有过想念亲人的体验吗?具体说说当时的感受。

     (挖掘、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进而产生情感的共鸣,进一步体会浓浓的思乡之情。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4、质疑

仔细读一读这首诗,想一想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学生的大脑不是一个需要填充的机器,而是一支等待被点燃的火把”。让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5、背诵

   ⑴ 参照插图,边想诗的意境边自由练习,教师随机指导。

   ⑵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可以同座背,组内背,自由找伙伴背。)

   ⑶ 教师引背、指名背、齐背。

   ⑷ 表演背:假如你就是李白,请你边做动作边背这首诗。(配乐)

  6、写字

   ⑴ 大屏幕出示“头、米”,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写这两个字时要注意什么。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只要掌握重点笔画的位置,汉字基本上能写端正。)123

   ⑵ 教师范写。(提示“头”的第五笔是“长点”。)

   ⑶ 学生描红、临写。(教师提醒学生的坐姿与执笔方法。)

   ⑷ 把自己认为写得最满意的字向学习伙伴和老师展示(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识字和写字的乐趣。)

  7、实践

   ⑴ 课后练习“我会说”,把你观察到的夜晚的天空说给同学们听。

   ⑵ 古诗朗诵会。(此项活动可延伸到课外进行,比比谁会背的古诗多,评出“小诗人”。)

   ⑶ 有余力的学生收集李白的其他古诗并摘记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可以问爸爸妈妈或其他长辈,也可以自己查找。)

     (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丰富语言积累。)

【伴教锦囊】

  1、词语解释

    静夜思:在静静的夜晚所引起的思念。

    疑:怀疑,以为。

    举头:抬头。

  2、李白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有“诗仙”的美名,现存诗歌近千首,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3、李白诗两首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yuwenjiaoan/11820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