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田园》教学反思|《美丽的田园》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2022-09-2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各种小动物和植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很美丽的地方。请看屏幕。
(播放课件,学生看课件。)
师:大家说,这个田园美丽吗?(美!)好,我们今天要在这个美丽的田园里来学习数学知识。
教师板书课题:美丽的田园。
师: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举手汇报。)
生1:我看到了小鸟在天上飞,还有一些停在树上。
师:有几只小鸟?
生1:天上有12只,树上有5只在休息。
师:说得真好,观察得很仔细。有没有不同的?
生2:我看到了图上有白鹅……
师:有几只?
生2:草地上有6只,小河里有8只。
师:真棒,谁再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
生3:老师,图上还画了羊,有白羊有6只,黑羊有5只。
生4:我看见图上有花,红色的花有7朵,黄色的花有4朵。
师:说得不错。刚才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发现了图上有小鸟、天鹅、羊和花。再观察一下,还有什么?
生5:还有树。这边有一棵大树,那边有16棵小树。
师:他想的和别人不一样,说得好,掌声鼓励。
[评析:情境的创设以生动形象的画面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农村、热爱大自然的“童心”、“童趣”为切入点,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从图中发现数学符号,培养学生的数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明确数学来源于生活,树立数学价值观。]
二、问一问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图,想一想,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再想想,能不能用算式来解决这些数学问题?想好了,在小组里说说,小组长来组织,一个同学记算式,其他同学来说一说,看哪个小组提的问题又多又好,跟别人不一样。同学们可以看屏幕,也可以看课本84面的图。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记录算式。)
师:下面,哪个同学代表你们小组说一说数学问题?
(学生小组代表汇报。)
生1:我代表我们小组来说一说。图上有6只白色的小羊,5只黑色的,要问一共有几只羊?算式是6+5=11,还有倒翻一下,就是5+6=11。还有减法的,就是11-5=6、11-6=5。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羊的图片,并板书算式。)
师:你能说说这两个减法算式的数学问题吗?
生1:能,就是一共有11只羊,减去黑色的5只,还剩几只?还有一共有11只羊,减去那边的6只,还有几只?
师:你认为她说得怎么样?
生2:我认为她说得很好。
生3:我认为她说得很流利,声音很大。
师:她说得不错,还有哪个同学代表小组来说说?
生4:我代表我们小组来说说。是鹅的问题。8+6=14、6+8=14、14-6=8、14-8=6。就是草地上有6只鹅,小河里有8只,一共有几只鹅?还有倒翻一下。
师:不错,能说说减法算式是提什么问题的吗?
生4:能。一共有14只鹅,减去草地上的6只,还有几只?14只鹅,减去小河里的8只,还有几只?
生5:我代表我们小组来说一说。是小羊的问题。我们要提出比多比少的问题。白色的山羊比黑色的山羊多几只?
师:真棒,想的跟别人不一样。能说出算式吗?
生5:能,5+6=11。
师;你刚才提的问题是白羊比黑羊多几只,这个算式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吗?123
生5:不是,应该用6-5=1。
师:对,有白羊6只,减去黑羊5只,就知道多了1只。还有没有不同的?
生6:我们小组提的是小鸟的数学问题。5+12=17、12+5=17,还有减法的,17-12=5、17-5=12。就是天上有树上有5只小鸟,天上有12只小鸟,一共有几只。还有反一下,天上有12只小鸟在飞,再加上树上有5只小鸟,一共有几只?还有减法的,17只小鸟,减去天上的12只小鸟,还有几只?另一个是17只小鸟,减去树上的5只小鸟,还有几只?
师:真棒,说得很完整,把4个算式和问题都说出来了。谁再来说说?
生7:还有白鹅的数学问题。就是小河有7只白鹅……
师:小河里只有7只吗?数清楚了吗?
生7:小河里有8只白鹅,有一只要飞起来了,再加上草地上有6只白鹅,求一共有几只白鹅?就是1+7+6=14只。
师:你的想法真独特,老师奖给你一颗智慧星。还有不同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争着举手想说算式。)
生8:我代表我们小组来说说,是花的数学问题。有6朵黄色的花,再加上13朵红色的花,一共有几朵花。6+13=19,还有13+6=19。还有减法的。就是 19-13=6、19-6=13。本来有19朵花,减去13朵红色的,还有几朵花?还有本来有19朵花,减去能6朵黄色的,还有几朵花?
生9:我们小组说的是树的数学问题,有一棵大的树,再加上18棵小的树,一共有几棵树?1+18=19。
师:小的树是18棵吗,再数数。
生9仔细看图,接着说:有一棵大的树,再加上16棵小的树,一共有几棵?16+1=17、1+16=17。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分别在黑板上贴出花、树、羊、鹅、鸟的图片,并分加减法板书算式。)
还有许多学生举手想要说。
师:这幅图还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同学们互相说一说,好吗?
[评析: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教师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好的问题为重点,并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教师根据学生思维进行板书,根据学生的算式为载体的实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小组分工明确,人人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课堂呈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动态场面。]
三、练一练
师:刚才同学们积极动脑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出了鸟的数学问题、树的数学问题、鹅的数学问题、羊的数学问题和花的数学问题,还能很好地解决问题,真棒、真聪明!下面我们再来解决一个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看谁最棒!
1、看图提问题
(课件演示一幅雨伞图。)
师:看,超市里有这么多的雨伞,看这幅雨伞图,想一想,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在本子上写出解决问题的算式,看谁写得又多又好,跟别人不一样。
(学生看图独立想问题、写算式并汇报。)
2、看算式连线
师:下面我们再来做几道题目,看谁能算得又对又快。
课件出示“连一连”的题目。
师:看,这些算式只有8+9找到了它的好朋友9+8,因为它们都等于17。你能帮其他的算式找到好朋友吗?(能!)请大家翻开课本85面,做第二题“连一连”, 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学生做题目。教师拿学生课本投影讲评。
师:请同桌同学互相检查一下,错的要改正,做对的同学对自己笑一笑。
3、看图说一说
师:同学们刚才做得又对又快,帮算式找到了好朋友。接下来,我们也要请出一位朋友。123
教师拿出写有9的卡片。(学生只看到卡片的背面。)
师:大家猜一猜,它是谁?它比10小,可能是谁?
生1:是9。
生2:是8、7……
生3:可能是9、8、7、6、5、4、3、2、1、0。
师:真聪明,从0-9这些数里,谁最大?
生齐答:9!
师:对了,我们请出的这位朋友就是“老大哥”9。9究竟比10少几?(少1)你能不能用9说个算式或说一句话?
生1:1+8=9。
生2:18-9=9。
生1:我有3本书,又买来了6本书,一共是9本书。
生2:我买了4个玩具,又买了5个玩具,一共有9个玩具。
师:关于9还有很多说法。下面我们换个数字在小组里说一说。小组长出个数,轮流让大家说一说,看谁说得好。
(学生小组交流。)
[评析:知识技能是数学课程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者能做到既重视情感态度的培养,又重视“看图提问题”和“看算式连线”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这就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要加强数学与生活世界的沟通,老师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动手“连一连”这道题中,体现了课堂上的动静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巧妙设计“看图说一说”的练习,把戏10以内的数的比较、大小和20以内加减法,生活中应用问题进行整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忆一忆
师:这节课你学得怎么样?(高兴、很好!)你学会了什么?
生1:我学会了许多算式。
生2:我学会了美丽的田园。
生3:我学会了许多的数。
生4:我学会了提数学问题和写算式,还学会了说一个数来说一个算式或一句话。
……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大家回去之后仔细观察,把你发现的数学问题说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生齐答:好!
[评析: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加以回顾,有利于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学习数学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从而达到课已终、趣犹存的良好效果。]
[总评:王老师上的《美丽的田园》这节课是一节综合课,具有下面的特点:一是通过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的画面演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体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符合新课程课堂的主要形式“创设情景 建立 模型 解释应用”。二是本节课引导学生从图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初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问题意识,正如新课程强调要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三是教师注意倾听学生发言,注意捕捉课堂资源,适度点拔,体现了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四是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的。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首先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再分工合作,学生配合默契,我们可以看到组内合作,组外竞争的场面在课堂中涌动。俗语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可见王老师在平时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总之,整堂课的设计与实施,以师生的情感为依托,以问题为中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线,教师能领悟课标,活化教材,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课堂教学实际驾驭这堂课,体现了新课程教师的教育智慧的提升的功能。]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shuxuejiaoan/115326.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