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加减法_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上册《加减法二--捆小棒》教案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 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过程,初步认识11~20的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
2. 经历观察、思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展现现实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仔细观察、动手操作。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参与数学知识、结论的形成过程,可以帮助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知识,更可以给学生带来探索的体验、创新的尝试,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新课程的数学教育,既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年龄较小,形象思维发达,抽象思维水平较低,只有少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能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想想你学过哪些数?关于这些数你们都知道些什么?
生:①我知道7大于5,2小于6。
②我知道4的后面是5,前面是3。
③9在10的前面,10比9多1。
④10是最小的两位数,9是最大的一位数。
⑤我还知道2,4,6,8,10是双数。
……
师: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数?
生:钟面、日历、手表上的数……
师:(投影显示一包原装的铅笔)你能猜出这包是几根吗?(猜猜看)
让学生打开自己与屏幕上一样的一包,数数有几根。让学生拿小棒,数出10根,用皮筋扎成1捆。
师:你知道这10个1根是几个十根吗?(1个十)
师生一起在1捆(10根)后面一根一根地摆,边摆边数。11,12,…,20,再把10个单根的扎成一捆。从1数到20,从7数到18。
(二)动手操作
1. 假如你是小售货员,老师要买10枝铅笔,你怎样拿给老师呢?怎样拿得快呢?
2. 小组讨论怎样摆小棒就能让老师和同学们不用去数一眼就能看出是11根小棒。(试着摆一摆)
3.小组汇报:把每组摆的结果投影展示。
4.比较得出:先摆一捆,再摆一根,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是11根小棒。
5.师在计数器上拨出11,学生看清数位。
师:你知道11中的两个1各表示什么吗?
引导学生说出:左边的“1”表示的是一捆(1个十),右边的“1”表示1根(1个一)。
师小结:11里面有()个十和()个一,并在计数器下面写出11。
6.刚才我们拨出了“11”,你还会拨哪些数?再把它写出来。(两人一组,边拨,边读,边写。)
小组汇报。
生:①我会摆13,15,18,20,…
②我知道13里面有1个十和3个一。
③我会写11~20了,20就是先写上2,然后在2的右边写“0”。
⒎师:谁能用最快的速度拿出20根小棒呢?
(拿2捆)
你知道这是多少吗?这是2个10根。
⒏练习(投影出示)。
(1)看图读数,写数。(见右图)
(2)读一读(卡片投影)1114171820 9.观图谈联想(教学例3)。
(1)电脑出示直尺图(0用卡片变大)。
师:你在这把直尺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同桌商量,仔细观察。)
(2)全班汇报。12
生1:我看到0最小,20最大。
生2:我知道13前面是12,后面是14。
生3:16比15大比17小,在中间。
生4:有单数,有双数,还有整十数。
生5:我想从20再往后数就是21了。
生6:我发现越往后数越大。
生7:我看到“0”是开头的,“0”叫起点。
(三)形式多样,深化知识
1. 连一连(见右图)。
教师出示一张点子图(投影显示)说明要求:按从小到大连起来,组成一幅图。(小组内进行。)
2. 游戏――运动员集合站队。
选8个同学戴上号码头饰:9号、10号、11号、13号、16号、15号、14号、12号。
师:你们8名同学代表我们班参加学校运动会,希望你们奋力拼搏,为班级争光。
(1)请运动员按从小到大的号码顺序排好队,并报出自己的号码。
(2)宣布队员参赛项目。(如点到自己的号码向前一步站好,然后再归队。)
①号码比14小的运动员参加50米赛跑。
②号码比10大比16小的运动员参加跳绳比赛。
③号码最大和最小的参加跳远比赛。
师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经过实际教学检验,有下面几点成功之处。
1. 激趣引入: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便于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
2. 教学形式多样,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3.运用多媒体形象生动的画面,容易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学生的回答立即获得反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练习设计:目的明确,有趣味性,符合儿童年龄特点,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渗透了美育、体育、品德教育。
〖编者点评〗
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力求体现师生间的双向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数一数”“捆一捆”“拨一拨”“说一说”“画一画”。让学生初步体验10个一是1个十,以及11~20各数的顺序及大小。教师提出“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关于这些数你还知道些什么?”等问题,让学生去探索、去思考,是非常有意义的。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shuxuejiaoan/115317.html
-
找规律教学设计优质课|《找规律》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设计说明】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由六一儿童节情境导入,不但创设了一个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情境,能让他们很快的融入其中,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由以往的教师让我学习转变为我自己想要学习。接着出示教材的主题图——同学们在迎...
-
[一年级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记录]一年级第二单元集体备课详细阅读
一. 教学内容:第一册数学第19——21页——分类二. 教学目的:1. 结合实际生活感受分类的意义,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学会分类的方法。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条理的思考问题。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比较能力。三. 教学重点:不同标准下的分类。四.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自主探索法。五,教...
-
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青岛版五四制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2详细阅读
1、选一选(综合练习第2题)教师出示不同的三组计算题。师:你喜欢做哪一组题?选择你喜欢的一组写在练习本上。仔细观察这三组算式,你会发现什么?2、找一找(综合练习第3题)(1) 让学生观察画面,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计算错误的算式,所在的叶子就是有病的叶子。(2)...
-
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一课时教案|第一课时:长方形、正方形和圆(苏教一年级下册)详细阅读
第一课时: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教学内容:教材第40~42页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画面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2、使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加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认识长方...
-
甲减|一年级上册《5、4、3、2加几》说课设计详细阅读
5、4、3、2加几是在9加几和8、7、6加几的基础上设置的,经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都是与前两节内容相关的小数加大数的式题,都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来计算,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完成这些计算。学生在前面已经掌握了凑十法,本节课的重点不再是研究怎样凑十...
-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二)》教案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单元整理和复习(二)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解答。 2、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能够正确地提出问题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一套...
-
[实践活动小小商店教学反思]实践活动小小商店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使他们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2.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3.结合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6~87页。教具、学具准备学生准备玩具、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从学具卡片上剪下各种币值的人...
-
一年级数学认识物体教案_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物体》学案分析详细阅读
物体分类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p64页 物体分类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对长方体、正方体、 圆柱、 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形体的名称并能加以识别。情感目标:1、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表达、倾听,发展他们的数学交流能力。2、 培养学生想象、主动探索的精...
-
【一年级10以内加法计算】一年级20以内加法计算复习课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1、经历回忆、整理知识的过程,体验根据知识的类别既块状复习的基本方法。2、通过对20以内加法计算的整理与练习,能系统的了解计算的各种类型,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3、通过寻找算式间的规律的过程,学会运用规律来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注重学生的起点。师:小朋友们,...
-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学反思|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案详细阅读
第七单元 认识时间一、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认识时间”这一内容的教学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如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大格,有60小格等,并已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 由于时间和学生的生活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