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方程例4例5教学设计及反思点评意见]《整理书包》教学设计、反思与点评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2022-09-2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观察、操作、游戏等活动中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知道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体会分类的作用。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习兴趣,培养操作、合作、表达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材分析〗
  “整理书包”是“分类”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时,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整理房间”是给定标准让学生分类,主要是让学生在单一标准的分类活动中,体会分类的意义,找出分类的标准,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而“整理书包”是自定标准进行分类,由于学生已经学会分类的基本方法,所以重点是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分类标准的方法,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可变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团结合作及数学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灵活性。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省级示范校”、全国学科“四结合”试验学校、“新课程与学习方式转变”试验学校。学校每间教室都配备有多功能讲台、电脑、视频投影仪、34英寸彩电。学校已开通宽带网,建成千兆校园网。
  本校地处台江商贸区,学生家长多为福州市周边县、乡的个体经营者和企事业单位的一般职工,受教育程度不高,且多数终日为生计忙碌奔波,没有过多的精力和足够的能力顾及子女的教育。因此,学生的学前教育和早期家庭教育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导致一年级新生存在知识面窄、口头表达能力弱等问题,但同时也使他们的自理能力比同龄儿童略强一些。针对学生的以上特点,我们发现整理书包并不是难点,关键在于借助整理书包让学生建立分类的概念,学会寻找分类的标准或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为此,在这节课上,我们放弃了原来设计的让学生观看电脑课件中鼓鼓囊囊、乱糟糟的小书包后,再由全班同学共同参与,一起在电脑上整理这个小书包的方案。取而代之的是放手让学生各自整理自己的书包,把重点放在让学生交流各自不同的整理方法上,以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体验分类多样性
  1.猜谜语。
  四四方方一口箱,书本文具里面藏,每天上学离不了,它是我们的好伙伴。
  小朋友们争相回答:“书包。”
  师:对了,小朋友们每天都要带着书包来上学,陈老师想知道你们的书包都是谁整理的呀?
  生:“我自己”“妈妈”。
  师:噢,除了一两个小朋友是爸爸妈妈帮助整理的以外,大部分小朋友都是自己整理的呀,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孩子!(教师赞叹的语气,让自己整理书包的小朋友们很自豪。)
  2.整理书包比赛。(动手整理自己的书包。)
  (1)师:小朋友们平时都整理过书包,先请大家和同小组的小朋友们商量一下,打算怎么整理自己的书包。
  (2)小朋友们开始互相讨论,由于教室内椅背较高不方便小组交流,一部分孩子进行了同桌交流。
  (整理过程的后期,教师动员小朋友们互相帮助,快的帮助慢的,会的帮助不会的。教师也参与到小朋友中一起整理书包。)
  (3)小组汇报整理的情况:有按大小分的,有按语数分的,有按书本分的。123
  (4)组织学生看书。
  (5)小结什么是分类,以及分类有什么好处。
(二)分一分
  1.分人物头像。
  (1)师:请小朋友们以四人为一组,互相讨论看这么多的客人,该怎样分类,按什么分,分成几组,陈老师看哪一组分得又快又好,方法最多。
  (2)学生边说教师边归纳,边根据分的情况动手把黑板上的人物头像移动分类。
  (3)分的结果大致有以下几种:按男女分;按年龄分;按是否戴眼镜分;按是否扎辫子分;按领子形状分;按是否系红领巾分……
  2.分帽子。
  (可以按颜色、款式、季节来分。)
  (1)师:老师要送给大家一些漂亮的图片,藏在袋子里,请小朋友们打开袋子取出图片。
  (2)生取出图片看到帽子后进行分类。
  (3)小组合作动手分一分。
  3.分车子。
  (自行车、卡车、公共汽车、小轿车。)
  (1)继续分车子。
  (2)师:你们有本领把这几辆车也分分类吗?这回有个要求,请小朋友们自己先独立地思考,想想我要怎么分,按什么分,分几类,看哪个小朋友想的方法又多又合理。
  (提醒:自己对自己说。)
  (教师在倾听的同时对学生的分法只要是有道理的就予以肯定。)
(三)练一练
  1.师:取出刚才发的练习把练习上的4幅图也分分类,并把分类的结果写下来。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2.反馈:一位小朋友把自己的两种分法介绍给全班的小朋友,其他小朋友补充了第三种分法。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新本领――分类。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它呢?
  生:在整理衣服的时候。在整理拼音卡片的时候可以按声母和韵母来分……
  师:小朋友们以后在生活中还会经常用到。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总的来说气氛宽松,学生学得比较轻松、愉快;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个问题――小组如何有效地进行合作。课堂上可以看出小组缺乏合作能力,学生分组学习的能力较差,分组学习的组织不够规范,而且不少学生还存在不愿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见解、想法等自私的行为,导致小组成员各自为阵,无法充分发挥小组的集体智慧。针对这一问题,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每个小组设置共同的学习目标。使每个小组的共同目标成为一种“利益共同体”,也就是说,只有在小组取得成功的前提下,组内的每个学生才能获得成功。这种做法可以使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集体主义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某种知识和技能的成员,就会把知识和技能教给组内的其他成员,做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2.有组织地开展“小老师”活动。把命名“小老师”作为对学生鼓励性的评价。凡是对某一知识接受得快,某一方面能力较强的学生,均可命名为“小老师”,让他去教小组内别的同学。“小老师”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学中适当地引入竞争机制,谁在某一方面学得快、学得好,谁就有资格当小老师。并注意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让中差生也有当小老师的机会。在争当小老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同时也促进每一个学生自身的进步。

〖案例点评〗
  学生在课堂上就像在做游戏,人人参与、人人有兴趣、人人想说,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教师充分调动孩子积极思考、操作练习,使得做数学得以体现,符合《标准》的理念。这节课充分体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传统的课堂已经大不一样了。123
  1.上课一开始,教师就让学生进行整理书包的比赛,在学习分类的过程中也始终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来创设情境。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宽松、愉快的大课堂,让学生感觉是走进了生活的课堂中去。
  2.整节课始终为学生创设宽松、愉快的氛围,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习数学,充分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3.学生学会分类的方法,体验不同标准下分类的多样性,不是通过老师的“教”学会,而是通过学生参与到分类活动中体会和感悟而学会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还应更加关注以下几个问题。①在努力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气氛的同时,还应把握课堂教学的“度”,在学生偏离课堂教学目标时,教师应该适当加以引导,如:“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分类标准”“为什么要进行多样化分类”,让课堂的教学内容回归到本质的问题,从而真正体现“活”的课堂。②课堂中教师不能因为“民主”,而让学生过多地发挥非本质的联想;同时要避免由于学生没有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而浪费时间的现象,这些值得老师们在今后教学中进一步去注意。③课本作为教学的载体,教师在创造性使用教材时,还应该作出更加大胆的尝试。④对于小组学习,从一年级刚入学就得培养,让他们成为习惯。可以告诉学生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什么时候小组交流,让学生明确怎样去做。
                         点评人:葛洁如(福建省福州市台江第五中心小学)

〖编者点评〗
  从本节“课例”的文字材料看,未发现过多的偏离教学目标的现象,整个教学过程还是比较流畅合理的。但是从执教者的“教学反思”与点评者“评析” 中看,他们从教学实施过程中,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即“数学活动怎样组织得有序有效”。在努力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的同时,教师要巧妙地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使数学活动不偏离教学目标,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这也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shuxuejiaoan/115319.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