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统计就业】北师大一上《统计》教学实录、反思及点评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2022-09-24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九单元“统计”。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掌握统计的方法,感受统计的必要性。

三、教学片断

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我做了反复尝试和改进。在尝试和改进过程中,不断反思、升华。下面是几次尝试的片段。

片段一

(教师创设情境:班级要举行元旦联欢会,要买同学们喜爱的水果,该买哪种水果呢?经过同学们讨论,引入贴卡片的数学活动。)
师: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许多水果卡片,请你们任选一张你最喜欢的水果卡片,粘贴在黑板上,苹果卡片贴在第一排,香蕉卡片贴在第二排……注意粘贴时要从下往上,上下左右对齐贴整齐。
(生粘贴图片活动。在教师指导下,贴得很整齐,形成统计图。)
师:刚才同学们分类粘贴水果卡片的过程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统计。
(师板书课题:统计)
( 反思 备课时,我担心学生乱贴,不好调控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可上完课后,对此环节仔细琢磨,却感觉到这样做虽然学生贴得很整齐,也学会了统计方法,但这种学习形式完全是被动地接受学习,学生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贴,正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其然”也是教师直接“给”出的,不是引导学生自己探讨、研究得出的,又怎么能让学生从中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呢?这种教学纯属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得到发挥,有悖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于是基于以上认识,我又对刚才的教学进行了改进。)

片段二

(教师创设情境:班级要举行元旦联欢会,要买同学们喜爱的水果,该买哪种水果呢?经过同学们讨论,引入贴卡片的数学活动。)
师:每个小组的盒子里都有许多水果卡片,请你们任选一张你喜欢的水果卡片。
(学生准备好。)
师:下面我们先请选苹果卡片的同学到黑板上粘贴卡片(黑板上有画好的格子),其余的小组认真观察。
(由于黑板上有格子,学生把卡片粘贴在格子里,很整齐。但格子上下两头都空着,因为第一位同学就把卡片贴在了中间,而不是有顺序地从下往上贴或从上往下贴。)
师:对于苹果队的贴法,同学们觉得怎么样?
生1:这样贴很整齐。
师:(肯定)上下排列很整齐,还有别的看法吗?
(多数学生面带困惑,过了很大会儿,一名学生站起来。)
生2:他们粘贴时有的贴在上面,有的贴在下面,没有顺序。
师面露喜色,赶紧接过来说:“你观察得真仔细,那应该怎样贴更好呢?”
生3:要按一定的顺序。
师:对,为了统计的方便,我们在粘贴卡片时,不光要竖排对齐,横排对齐,还要有顺序地粘贴。好,按照这种方法,各位同学开始行动吧。
(苹果队在黑板上重新粘贴,其他队有顺序地到黑板上粘贴。)
师:刚才我们按照这种方法,分类粘贴卡片的过程就是今天学习的新知识——统计。
(师板书课题:统计)
( 反思 备课修改时,对于这个教学思路我还颇为自得,认为这次我让学生自己试贴,然后又通过学生互相评价,自己研究正确的粘贴方法,应该算是给学生主动探索的空间了吧!可上完课,却感觉到学生的反应仍是那么被动,评价苹果队粘贴方法时,并不是我想像中的“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相反发现问题的学生廖廖无几。另外由于缺乏横向比较,他们更是不知道为什么还要横排对齐,而这样横排、竖排对齐,除了能更美观以外,还有什么更深层次的作用,这一系列的问题使我感觉到这样处理教材,学生的认知仍然停留在表面上,学生的思维没有真正被激活。从总体思路看,还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不但没有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倒像是“穿新鞋,走老路”。我反复揣摩,与其总怕学生贴得乱,倒不如顺其自然,大胆放手让学生从“乱”中感受统计的必要性,从而激发他们探索正确的统计方法。于是,我再次改进了教学方式,在第三次上课时,我把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123
片段三

(教师创设情境:班级要举行元旦联欢会,要买同学们喜爱的水果,该买哪种水果呢?经过同学们讨论,引入贴卡片的数学活动。)
师:我在每组的大盒子里放了许多水果卡片,请你们任选一张你最喜欢的水果卡片,贴到前面的大黑板上。
(学生贴卡片,黑板上乱七八糟。)
师:现在每人喜欢的水果卡片都贴在这儿了,你们能不能看出我们班喜欢吃什么水果的同学最多呢?
(由于卡片杂乱无章的排列,学生面部出现困惑,观点很不一致,出现争议。)
一生数烦了,站起来就说:贴得太乱了,实在数不准。
(让学生自然粘贴,引发认知冲突:由于杂乱无章,因而不易看出班里喜欢哪种水果的同学最多,从而引发学生自主修改贴的方式,逐步形成条形统计图的初步模型。)
师:(一看火候到了,不紧不慢)怎样能一眼就看出喜欢哪种水果的同学最多呢?看来大家都得动动脑筋,想个好的粘贴办法。
(教师布置活动要求:老师在每组的小盒子里准备了一些小水果卡片和白纸,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想一想,贴一贴,怎样使大家一眼就看出哪种卡片最多呢?看哪个小组办法好!)
(这样,学生很快积极投入到小组活动中,几分后各小组的作品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出来。)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师:请同学们评一评,哪个小组的方法让大家一眼就看出什么卡片最多?
生1:我认为第3组和第4组的方法好,因为他们一排一排排得很整齐,特别是开始的部分都对齐了。
生2:第1组虽然分类放了,但贴得一堆一堆的还是不能很快看出来谁最多。
生3:第2组有的竖着贴,有的横着贴,还是有点乱。
生4:我觉得第3组的不如第4组的方法好,第3组竖着虽然排齐了,可横着排的不齐。
(生4还未说完,同位急忙站起来补充。)
生5:第4组横着排齐了,竖着也排齐了,不用数就能看出来,谁排的长,谁就最多。
师:(鼓励)你们争论时所表现出来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真让老师佩服。第4组贴的时候,不仅开始的部分对齐了,上下的卡片和左右的卡片都对齐了,这样我们不用数就能一眼看出哪种卡片最多,老师也同意你们这个观点。
师:下面就请第4组来整理黑板上的卡片,其他小组也拿回自己的作品按这种方法重新整理。
(小组活动,整理成统计图。)
师: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把最喜欢的水果卡片整理好了,其实刚才我们完成的这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统计。
(师板书课题:统计)
四、教学反思

这一次,我从新课程理念出发,用“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指导教学实践,为学生提供了参与教学活动和交流、探索的空间。一开始,大胆放手让学生杂乱无章地粘贴,引发学生的自主探索欲望,初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然后提供材料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参与,亲身经历探索整理卡片的过程;最后在学生对比互评、互相质疑、互相补充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构建起了属于自己的新知网络,切实体验到当卡片从开始部分,左右、上下对齐才能直观看出哪种卡片最多;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作蜻蜓点水似的引拨小结,可以说是水到渠成,非常自然。整个教学过程给学生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充足的探索空间里主动地参与操作、观察、思考和交流,构建新知。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经历和体验,从而自主地构建知识网络。这一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体现。123
反思以上三个教学片段,从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果来看,似乎“殊途同归”。但不同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不同的过程体验,体现了截然不同的教学观念。片段一虽然也让学生学会了统计方法,却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而学生在活动经历中只充当了一个“操作工”的角色。这种学习实质是被动的接受式学习。片段二乍一看似乎融进了新课改理念,转变了教学方式,但由于教师摆脱不了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不敢放手,既没有矛盾冲突也没有问题生成,学生缺乏深刻的探索体验,这样学到的知识很牵强,留给学生的记忆也是暂时的,应该属于一种“捆绑式”教学。而片段三是在教师的组织和引领下,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地探索,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构建新知,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再探究、再发现的过程。这样的方式才是真正地关注学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构建的应该是一个开放、探索、生成的课堂教学体系。这一点,在经历了这次课例研究之后,我的体会愈加深刻。如果我们总是把知识直接呈现给学生,用教师的思维捆绑学生,学生的学习能力非但得不到培养,久而久之还会导致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不断消失,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无从谈起。因此,课堂教学设计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为学生的主动构建创设更大的空间,教师的教,不再“仅仅是给学生一份知识的行囊”,而是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索中实现自主学习。这才是新课改所期望的新课堂。

五、案例点评

本文是一年级上册“统计”教学片段与反思。教师对原有设计反复尝试并改进,在此过程中,不断反思、升华。
三个教学片段,似乎“殊途同归”。但不同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不同的过程体验,体现了截然不同的教学理念。片段一虽然看起来教学过程很顺利,但是贴的方法是教师直接告知的,学生并不理解为什么要这样贴,体会不到统计的必要性。第二个片段,看似教师是在让学生自主探索贴的方法,事实上,是教师设置了思维的框框,让学生沿着教师的思路走,学生的思维并没有被激活。第三个片段设计,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呈现贴卡片的几种方式,贴的乱七八糟,使学生意识到这样贴看不出来班里大多数同学喜欢吃什么水果,需要修改贴卡片的方式,引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条形统计图的初步模型,从而引出课题。这样处理,使学生的思维真正参与到实际教学中,教师适实地加以点拨,帮助学生构建新知。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shuxuejiaoan/11532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