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学校的浪费现象课件]寻找学习的现实起点 实现意义建构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2022-09-22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现实起点是指学生在多种学习资源的共同作用下,已经具备的多于教材所提供的知识、技能积累,即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许多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开始关注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但是,还有一些教师认为学生对新课知识的了解是一片空白,实际并非如此,即现实起点高于逻辑起点。因此,我们不妨多创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在课堂中再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升华,从而在理解和内化知识的基础上,实现意义建构。
例如:新世纪一上“认识钟表”一单元的起始教学。
师:小朋友们,平时你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呢?
生1:起床——吃早饭——上学——上课……
生2:起床——早锻炼——上学……
师出示教材中《小明的一天》(已打乱顺序,且没有时刻提示)
师:这是一位叫小明的小朋友一天的生活,请大家和同桌说一说小明这一天都干了什么?(生略)
要想更准确地知道小明在什么时候做这六件事,我们该请谁帮忙呢?
生:钟表(师出示课题)
师:猜猜看,你认为小明会在早晨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上学?
生1:7点起床,7点半上学,我平时就是这样的。
生2:8点起床,9点上学。
生3:不行,8点起床太晚了,上学要迟到。我猜是6点半起床,8点上学。
生4:我猜是6点起床,7点半上学,因为小明的爸爸妈妈要上班,所以起床要早一点。……
师:大家说得都有道理,我们就按生4的意见,让小明6时起床,还可以进行晨练,锻炼身体,吃早餐后7时半上学,这样可以吗?(板书:6时 7时半)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从信封里找一找,看有没有6时和7时半的钟面。如果有,分别贴在起床和上学这两幅图的下面。(事先准备10个左右整时与半时的钟面供学生选择,同桌两人合作)
师:你是怎么看出这是6时的?(长针指着12,短针指着6,就是6时)
师:长针和短针有名称吗?你们是怎么区别他们的?
生: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妈妈告诉我的。
生:长长瘦瘦的是分针,矮矮胖胖的是时针。
师:那7时半你们又是怎么看出来的呢?
生:分针指着6,时针在7和8的中间。
生:分针指着6,时针走过7不到8,因为我知道时针是这样走的。(做顺时针手势)
同桌互指互读,然后让学生将这么多的钟面分类。……
这是第一册的内容,尽管教学对象是上学才几个月的一年级学生,但本课的教学内容是非常典型的现实起点高于逻辑起点的一个范例。本课尊重学生的发展需求,适当调高思维的梯度,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引发学生思维的冲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通过观点的交流和辩论,达成共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了对钟表的认识,更明确了钟表上的时刻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yinianjishuxuejiaoan/115254.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