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3 教学设计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执教者仅用教材中的照片作为写作素材让学生去写作“秋天的叶子”,结果将会让学生搜肠刮肚,勉强应付。如以此为兴趣激发点,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秋天的树林之美景会令他们心驰神往,跃跃欲试!
激趣之后便是如何设计秋游活动的问题了。此时如单单向学生说明秋游时观察目的、要求、方法还是不够的。此前学生(包括老师)的知识准备也是十分重要的。活动目的地的树种(各种植物)名称、分类、习性等知识点的搜集积累是圆满组织此次作文活动的关键之一。
学生的激情缘于观察的对象,缘于活动本身,更缘于美的享受、理智的思考!放飞想像的翅膀当是其时最高的境界!只有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之中去了,用心去感受自然了,才会有激情的迸发,才会有表达的欲望,写作的热情!当然,活动中写作素材的搜集、筛选、整理的技能、技巧也是平时写作训练的项目之一。
《习作3》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预设:
1.通过组织秋游,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以及采集标本、积累写作素材的技能。
2.仿照“自然的奥秘”和“故事集锦”单元中有关段落状物的基本方法,写出秋天植物叶子的形状和色彩的变化。
3.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写作,活动中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推定:
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和写作。
习作指导构想:
找秋叶-------赏秋叶-------藏秋叶-------理秋叶--------说秋叶-------写秋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精心组织好秋游活动,让全体学生在活动中有所学,有所乐,有所感悟。
2、制作课件(秋游时观察到的各种树叶照片、秋叶艺术作品等的幻灯片)
师生准备:
1秋游前后查阅资料,了解秋游目的地的树种名称、种类和秋天树叶色彩变化的原因,并做好笔记。
2 组织秋游前明确到野外进行观察的目的、要求、方法,搜集常见的树叶标本,为班级、小组交流做准备。
学生准备:
理清秋游时的观察顺序,并将整理好的标本按此顺序排放好。
教学过程预设:
一、激趣导人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田野一片丰收的喜人景象。昨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到美丽如画的斗龙河(我们家乡的母亲河)畔去秋游。大家是乘兴而去,满载而归。哪位同学先来说说秋游的收获呢?这节课上这个问题发言的机会可不多噢!
二、精彩回顾
1、教师激发学生竞相叙说秋游的收获和感悟。(教师引导学生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同学的分享发言,并作适当的点评)
2、“战利品”的展示:
(1)师:同学们仔细看投影片中的几种树叶(书中的照片),将自己搜集来的树叶标本也按这样的方法写上树叶名称,可以按观察时的顺序排放。
(2)生在组内交流观赏自制树叶标本,讨论秋天树叶的形状和颜色变化的原因。选出优秀作品和优秀解说员奖给“星星”,贴在自己课桌的右上角,并到讲台前和全班同学分享。123
3、展示课件:
师:同学们,幻灯片中的树叶你们熟悉吗?是不是在哪见过?
生:熟悉。是我们昨天秋游时观察的几种树叶。
师:对。这就是刚刚同学们展示的树叶标本中的几种树叶。老师看着这些精美的叶子,脑中再现昨日秋游的情景,真想诉说心中的感叹!同学们,你们有这样的想法吗?老师将最热烈的掌声送给最有叙说激情的同学!
师:老师觉得无论哪位同学上台,只要能说出秋游观察到的几种(3种以上)树叶的特点和颜色变化情况,大家就应该予以掌声鼓励。当然,如能将观察时的情形和情感表达出来,我们的掌声应更热烈些。同学们,你们说对吗?
生:……………… (掌声)
生:……………… (掌声)
生:……………… (掌声)
…………………………………………………………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点评每位同学的发言,并及时予以补充、纠正,以期让学生及时提高。
4、小结:秋天到了,大自然中的各种树叶都换上色彩斑斓的丰收盛装。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将观察过程中搜集来的这些树叶用手中灵巧的笔,写一篇介绍秋天的树叶的美文。习作的题目是:“秋天的树叶”(板书课题)
三、习作导引
1、明确习作要求:指名读课本中的习作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学生讨论,教师结合讨论情况相机板书:形状、颜色。(变化)
2、理清习作思路:回顾自己秋游经过,拿出搜集的树叶标本,边看边思考:我最喜欢什么树叶?它有什么特点?
3、素材筛选:我准备在习作中向大家介绍哪几种树叶?(水杉树叶、槐树叶、杨树叶、榆树、松树、冬青叶……)
四、范例启发
1.出示水杉叶标本,问:
(1)水杉树叶由哪两部分构成?(板书:叶柄、叶片)
(2)叶片、叶的边缘各有什么特点?
(3)叶脉有什么作用?
(4)水杉树叶的叶柄有什么特点?
(5)你知道水杉树叶秋天为什么会变红吗?
讨论、小结:秋天气温降低,枫叶里的叶绿素被破坏了,产生了花青素,有了它,枫叶的叶子就变红了。
2.指名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秋天的水杉树叶,注意水杉叶的形状、色彩,还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色彩变化的原因。
3. 评议口述情况。
4.根据评议情况将介绍水杉树叶的内容完整地写下来。
5. 按同样的方法,将另外一种树叶的特点写下来。
五、构思全文
1.通过介绍,老师发现同学们都不止熟悉一种树叶,有的熟悉两种、三种甚至更多,那么如果你想把两三种都写下来,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学生讨论。小结:要确定好介绍的顺序,并且在介绍不同的树叶时过渡要自然。
2.讨论:如果把介绍几种树叶的话写下来,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吗?当然不是,还应该加上什么?(开头和结尾) 123
3.复习本单元学过的课文,进一步明确“总一分一总”的写作方法。
4.开头可以怎么写? 写秋游时看到秋叶的总印象。
5.结尾可怎么写? 讨论,小结:可以写对秋叶的赞美,也可以写这次活动给自己带来哪些快乐,增长了哪些见识。
六、修改评议,最终定稿
1.同学们各自构思一段引人入胜的开头,将刚才已写好的片断续上,作为详写;接着再选择一两种不同的树叶简写它们的形状、色彩,最后写一段自己秋游观察的真实感受,段与段之间注意衔接。这样一篇状物的小美文就差不多跃然纸上了。
2. 学生独立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读习作,集体评议、修改,对写得有新意的同学加以表扬。(小组评议和班级交流相结合)
4.誊写。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4383.html
-
薛法根《爱如茉莉》教学实录_《爱如茉莉》第二课时实录详细阅读
《爱如茉莉》第二课时 执教:泰州市海光中心小学 梦轩一、复习导入。 1茉莉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呢?我请一位同学上来写,其他同学把这几个词语写在自己的默写本上。(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向母亲提出了一个问题,...
-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目录_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详细阅读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新词。3、 初步体会诗歌描绘的美妙意境,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课前预习]1、实践准备、行知合一:a、课前去大自然中游览,利用清晨与黄昏,用自己...
-
囚歌教学设计|囚歌教案详细阅读
[预习提示]:1. 认真读课文,划出文中不认识的生字,采用查字典的方式理解意思并组三个词语标在书上。认读二类字至少三遍。2. 再读课文,并识记会写田字格中的一类字(囚、锁、敞、躯、棺)。3. 三读课文,画出重点词语,通过查字典初步理解词意(永生、地下的烈火、活棺材) 。4. 再读课文,能简单说出文章...
-
假如没有灰尘阅读答案|《假如没有灰尘》详细阅读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诗句: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读一读,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拂拭”是指掸掉或擦掉灰尘,“勿”是“不要”的意思,“尘埃”就是尘土。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从古代到现在,人们总是经常擦拭灰尘,使(物品)不沾染尘土。)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灰尘有哪些危...
-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一等奖]学会看病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点】 引...
-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_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期末复习资料苏教版详细阅读
《天火之谜》1 课文讲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实验”的事,赞扬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研究和实验,才能解开大自然的奥秘。2 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3.选用课文语句概括段意。《厄运打不垮的信念》1...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文]《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堂实录详细阅读
初读课文时,学生认真的自由读了一遍课文之后。我想检查一下学生的读书情况。 师:如果现在有机会让你任意选读一段,你会读哪一段? (季丹妮站起来读了描写科技人员攻克难关的一段,但不甚流利)。 师:老师已经猜到你为什么要读这一段话。先放一放,等会儿深入学习课文之时,看看老师猜得是否正确。我想如果你喜...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电子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我喜欢·同步练习详细阅读
知识广角一、把下面各字的拼音补充完整。m( ) y( ) ( )an l( ) ( )ui ( )e zh( ) h( )莓 殷 炫 峦 遂 澈 稚 凰 二、辨一辨,组词写好后给同桌听。莓...
- 详细阅读
-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案_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5课《黄鹤楼送别》教材简析 《黄河楼送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课文 本课属于“文包诗”的形式,即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诗歌的拓展和诠释,诗歌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互照,情景同现,是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