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教学实录与评析|《杨氏之子》教学实录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9-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好!我知道你们是采荷一小的同学,“采荷”是怎么写的呢?我写写,你们看看对不对。(板书:采和)
生纷纷说:“写错了!”“不对!”“‘和’错了!”
师转回头,审视黑板上的字,疑惑地问:“错了么?该是哪一个字呢? ”
生:是“荷花”的“荷”。
师:(恍然大悟状)哦,“荷花”的“荷”。(转身改正)
师:(自言自语地)“采荷”,多美丽的名字,让我想到了两句诗:接天莲叶――
生:(齐)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无限向往的)那是一幅怎样美丽的画面啊,闭上眼睛,我仿佛看到,一个美丽的少女划着小船,拨开密密的荷叶,在采莲,清脆的歌声传来: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个别学生小声和着,但更多的同学在凝神倾听。)
师:“采荷一小”,一定是一个美丽的学校,对么?
生齐:对!
师:不用看我也知道,看,你们一个个多漂亮,只有美丽的环境才能滋润出这样美丽的男孩女孩 。(扫视同学们)看你们笑得多甜!为什么这么开心?
生:因为我们可以在这里听一个从很远的地方来的老师上课。
生:因为我们是第一次见到您,所以很开心。
师:哦,我知道了,有朋――
生齐: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师:谢谢你们把我当作自己的朋友,其实我也很开心,今天能和四十多位同学一起学习,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那么,在今天这节课我也会遇到多少可以作为我老师的人呢?
(满怀期待的扫视同学,同学们的腰都挺了挺,做得更直了)
师:刚才我们的交流中,有两句话和现在的语言不一样,你发现了么?
(生踊跃举手)
生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生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师:像这样的语言我们给他起个名字,叫“文言”。(板书)用这样的语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节文言文。板书:杨氏之子
读课文,初识文言味道
师:课文读熟了么?谁愿意来读?
一生读,读得很流利。
师:真是一个会读书的同学!同学们知道我为什么说她会读书么?
生:她读得声音响亮。
生:她把每一个句子的停顿读得都很准确.
师:这可是一个很大的优点,读古文能把句子断得一点不错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生:她没有读错一个字。
师:是啊,正确、流利的朗读是读好课文最基本的要求。(对刚才读书的同学)你是一个会读书的同学,但是,有一点小小的问题,那就是你读得太像现代文了。古文有自己独特的味道的,什么味道呢?(对大家)联系自己平时看到或听到的古文诵读,想想,要读好古文需要注意什么?
生:古文要读得慢一点。
生:古文要读出抑扬顿挫。
师:是的,读古文要从容,要读出音乐感。比如可以这样读,
(师范读)
    梁国――杨氏子――九岁―
学生自己练习。指名读,出现错误,纠正,再指名读,齐读。
解疑难,探究文字意思
师:知道这篇文章是什么意思吗?
生齐:知道。
师:有不懂得地方么?
生摇头。
师:真好,同学们都读懂了。但是,我有不懂得词句,你们读读课文,猜一猜,我可能不懂哪个词?哪句话?
(生认真读书,批画。交流。)
生:老师,您也许不懂“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句话的意思。
师:(做苦恼状)是啊,我的确没有弄明白,给我讲讲好么?12345
生: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
师:可是,这句话中没有“没有听说”这两个词啊!
生纷纷举手,七嘴八舌:“未”是“没有”,“闻”是“听说”。“未闻”是“没有听说”。
师:哦,原来是这么回事,但是,这句话中我还有一个词不理解,你知道是哪一个么?
生:您不理解“禽”,就是“禽兽”的意思。
(众生大笑,该生马上改过来)禽是“家禽”,鸡鸭鹅就是家禽,在这里也可以说成是“鸟”。
师:还有一个词不懂呢。
(生又读这句话,思索)
生:老师您也许不懂“夫子”的意思。
师:(惊喜地)太对了,我真的不知道“夫子”指的是谁?
生:指的是孔君平。
师:如果来的不是孔君平,是何孔君平一样的一位男士,还能称为夫子么?
生齐:能!
师:如果来的是一位阿姨呢?比如,武老师来了,还能称为“夫子”么?
生纷纷举手:不能,因为,武老师是女人,夫子只能称呼男人。
师:哦,原来还有这讲究。(生点头,老师顺势叫起一位小男孩)他也是一位男士,能成为“夫子么”?
生(大笑):不能,因为他年龄太小,还是一个小男孩。
师:哦,要成为“夫子”还有年龄限制呢!(若有所思地)那如果来的是一位老农,年龄也不小了,就是不认识一个字,甚至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他能成为夫子么?
生:(若有所思,想了想)不能,因为他没有文化。
师:这么说,要成为“夫子”要具备两个条件――
生:第一要使成年男人。
生:第二要有文化。
师:你怎么知道孔君平时有文化的人呢?
生纷纷举手。
生:因为他看到水果以后,指着杨梅对孩子说:“此是君家果”。他看到杨梅就想到杨氏子姓杨,杨梅也有一个杨字,所以,就说,杨梅是杨氏子家的水果。
师:反应快,而且联系得这么好,有文化的人才这么聪明是么?
生:对!而且,他还用了一个“君”字,这是对人的尊称,他对一个九岁的小孩都能这么尊重,说明他有修养,只有有文化的人才会这样称呼。
师: 同学们的推断很有道理,关于孔君平的身份,我也查了一些资料,知道后来他做到一个很大的官――廷尉,相当于现在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学生惊呼)
师:继续猜,我还有哪个地方不懂?
生:我觉得你可能不懂“孔君平诣其父”一句中“诣”的意思。在这里是“拜访”的意思。
师:不会吧,我们经常用到一个词“造诣”,说这个人书法水平高,我们就说他“书法造诣很深”,说这个人歌唱得好,就说他“音乐造诣很深”。怎么会是“拜访”呢?你搞错了。
(老师一脸不以为然,学生纷纷反驳。)
生:老师错了,下面的注释写着呢,诣是拜访的意思。
师:学古文还要看注释?
生:当然,一些难懂的字注释中已经给我们写清楚意思了,对照着注释能把古文读懂。
师:(如梦方醒)真的么!那我能看着注释能读懂“父不在,乃呼儿出”这句话,就是“父亲不在家,就把孩子叫了出来。”对么?
生:对!
师:对照着注释就能把古文读懂,真是一个好方法,多些同学们提醒。还有不懂的地方呢!
生:你可能不懂“为设果,果有杨梅”这句话,不知道是谁给谁摆上水果了。
师:对呀,作者怎么就没写清楚呢。
生:老师,不用写,我们对照这前文知道孔君平来到杨家,把杨氏子叫了出来招待自己,那水果一定是杨氏子给孔君平摆出来的。12345
生:也许是杨氏子叫家人摆出来的。
师:反正是主人摆出来招待客人的。这样说来,古文真得很简练,把该省的都省掉了,真是惜字如金。不过,我们联系上下文就能把他没写出来的补充出来,真好,又一个读古文的方法!
   我还有一个难点没理解呢,继续猜。
生:我想你可能不懂“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这句话中“甚”的意思。“甚”就是“很”的意思。
师:哦,明白了,还可以说“甚”是――
生七嘴八舌:“十分”“特别”“格外”
师:(站在一个小男孩面前,欣喜地盯着他)我说他十分聪明,可以说――
生齐:甚聪明。
师:(站在一个女孩子面前)你长得真漂亮!
生齐:甚漂亮。
师:我说这个同学课文读得非常非常非常棒!
生齐:甚棒!
师:(向着全班同学)了不起!你们竟然知道“甚”是不能重复的!
同学们,在这句话中我还有一个词语不懂呢!你们一定知道是哪一个。
(生仔细读这句话,一个同学举手)
生:老师,您也许不懂“杨氏子”这个词语的意思。(看老师点头表示赞赏,接着说)就是这个孩子姓杨。
师:(做恍然大悟状)噢,原来这个孩子姓杨名氏子。对么?
(生点头,众笑,很多学生不同意。)
生:是一个姓杨的孩子。“杨”是姓,“子”是孩子。氏……氏……,表示人的名字吧。
(又有人反对。)
生:一个姓杨的女人家的孩子。
师:怎么说是女人家的孩子呢?
生:过去女人总是叫xx氏。
师:你真了不起,竟然还知道过去是怎么称呼女人的。同学们,就像他说的一样,在过去,女人没有地位,出嫁以后就没有人在喊名字了,姓什么就叫什么氏,比如武老师,出嫁以后,人们就会喊我……
生:(快速接上)武氏。
(台上台下大笑)
师:我嫁到了周家,又有人叫我周武氏。唉,古代的女人可怜哦!不过呀,“氏”还有一种用法,一个人只知道他姓什么,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时候也可以叫xx氏。比如:(站在一个小男孩旁边,问。)你姓什么?
生:姓张。
师:我知道他姓张,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我们就可以叫他――
生齐:(兴奋的)张氏。
师:(又走到一个男孩子面前)你姓什么?
生:姓李。
生齐:李氏。
师:所以,“杨氏子”的意思就是――
生齐:一个姓杨人家的孩子。
师:真谢谢同学们,在你们的帮助下,这篇文章我读懂了。不过我还想考考大家,愿意么?古文本来是没有标点的,如果把标点去掉了你们还能读通,那说明你们真的懂了这篇文章。
(出示没有标点的文章,生练习。朗读。)
深思考,体会语言奥妙
师:了解了这篇文章的意思,我相信你们也认识了这个孩子,用一个词形容形容他。
生:(异口同声地)聪明!
(教师板书:聪明)
师:说话是要有根据的,说他聪明要在文章中找到理由。
生: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父亲不在,他出来招呼客人,还摆上了水果,说明他很懂礼貌,所以说他聪明。
生:孔君平刚说完,他“应声答曰”,说明他没有思考就说了出来,反应很快。聪明。
生:孔君平说:“此是君家果。”他马上反驳:“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说明他聪明。
师:这我倒有点不大明白了,这句话怎么就能说明他聪明呢?
(生无语)
    看来我们还是要先搞明白孔君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孔君平说的是:杨梅是你们家的水果。12345
师:为什么这样说呢?
生:因为杨氏子姓杨,杨梅也有一个杨字,所以,他说杨氏子和杨梅是一家人。
师:他的发言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词语,你听出来了么?
生:(齐)一家人。
师:是啊,站在杨氏子的角度可以说杨梅和你是一家人,站在杨梅的角度还可以怎么说呢?
(生思考,教师用手画圈提醒)
生:可以说,杨氏子和杨梅是一类的,都是水果。
(生笑。)
师:现在我们再来想想杨氏子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生:没有听说孔雀和您是一家人。
生:没有听说你和孔雀一样都是鸟啊。
师:这句话真妙,妙就妙在――
生:孔君平把杨氏子和杨梅连起来说,杨氏子也拿孔君平和孔雀连起来说。都是抓住姓来说。
生:孩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反击孔君平。
师:听同学们这样一说,我就感到“聪明”这个词已经不能表示孩子智慧的程度了,我们应该换个字――
生齐:聪惠。
师:这么聪慧的孩子人人喜欢,读课文,让我感受到你的喜欢。
细分辨,探究人物特点
师:同学们读课文的时候我突然想知道,孔君平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什么表情什么语气呢?
(生思考,然后举手。)
生:他应该是一本正经得说的,这样说――(生范读)
生:我觉得他好像应该是讽刺的语气。(范读)
生:我觉得他是在和孩子开玩笑,笑眯眯地说。(范读)
生:我以为他发现可以拿杨氏子和杨梅开玩笑,心中一定很得意,所以,是得意地说。(范读)
师:杨氏子怎么回答的呢?
生:孩子可能生气地回答。(范读)
生:可能是无所谓的,笑眯眯的回答。(范读)
生:可能是生硬的回答。(范读)
师:我们不妨来演演他们的对话。(把学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孔君平,一部分为杨氏子。)
   创设情景:
情景一:孔君平来到杨家,一看孩子摆上了水果,于是就一本正经地说――(齐读)
    杨氏子一听,淡淡的反驳――(齐读)
   情景二:孔君平来到杨家,看到了杨梅,心想,都说着孩子聪明,我考考他――(齐读)
    杨氏子一听,我好心好意给你端来水果,你却这样讽刺我,于是生气的回答――(齐读)
    情景三:孔君平看到杨梅,心想,趁他的父亲不在家,我讽刺一下这个孩子――(齐读)
     杨氏子一听,大声反驳――(齐读)
师:这么多种假设,哪一种最合情合理呢?
生:孔君平应该是开玩笑的,不可能郑重其事地说,更不可能讽刺孩子,因为他是来拜见他的父亲的。
师:如果是讽刺显得孔君平很不厚道的,看来,还是开玩笑比较合适他的身份和修养。
生:孩子应该是笑眯眯的反驳,不会生气,否则就不能说聪慧了。
师:我们读读,再体会体会。(分角色读)看来同学们的推测很有道理的。那么再猜猜,孔君平听孩子说完以后,会怎么做?
生:一定会哈哈大笑,说: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生:会拍拍孩子的脑袋说:真是名不虚传。
师:这么说孩子反驳完以后孔君平一定没生气?
生齐:没生气。
师:(感叹)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孩子,既维护了自己和家庭的尊严,有没有让客人生气,我感觉着使用聪惠这个词又不能表达他的聪明程度了。
生:(齐)甚聪惠。(教师板书,齐读课文)
激疑问,触摸文化风貌
师:同学们,对他们俩的行为你有疑问么?12345
(生不语)
师:(出示文中插图)孔君平和杨氏子之间有什么不同?
生:年龄不同,孔君平是大人,杨氏子才九岁,是个孩子。
生:地位不同,孔君平是当官的,杨氏子也许才上学。
生:孔君平市来拜访孩子爸爸的,可见是长辈,杨氏子是晚辈。
师:这是辈分不同。按礼节孔君平来到这里,看到孩子摆上水果,他该怎么说话? 杨氏子呢?
(学生踊跃举手)
发现问题了么?
生:按理说孔君平对小孩要郑重其事的说话,孩子要恭恭敬敬地回答,但是,孔君平怎么来了以后就开玩笑?孩子也马上反驳呢?
师:是啊,这是怎么回事呢?猜猜原因。
生:也许是两家太熟悉了,孔君平在逗孩子玩。
生:也许孔君平就是喜欢开玩笑,见到谁都一样。
生:我想,这么说是为了考验孩子是不是真的甚聪惠。
师:大家说得都有道理,还有一个大的原因,武老师简单告诉大家。《杨氏之子》选自《世说新语》这部小说,小说纪录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当官阶层的人的言情轶事,当时,三国被灭,司马昭建立晋朝,这个时期战乱不断,皇家没有精力去用一种道德统治人的思想,对人的行为也少了很多约束,所以,这个时期是人的思想大解放,行为大自由的时期,尤其盛行辩论,有智慧的人,能言善辩的人很受大家欣赏,不管他是大人还是孩子。正是因为少了礼法的约束,所以,才有孔君平这个长者先和孩子开玩笑,而孩子寸步不让的这个精彩的辩论。
(学生听得很认真)
    也许我说的同学们不一定懂,但是没关系,等你上到中学,学到《中国历史》,说不定哪一节课就会让你豁然开朗了!
     下课。12345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4377.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