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_黄昏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9-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抓住黄昏的特点体会"想象"在文章中的作用;
通过带着问题阅读及交流,让学生得到思维训练,培养想象的能力;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体会联想和想象的异同,养成联想和想象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感受文中"想象和联想"的作用,区分二者之间的差距.
作者如何准确地运用想象和联想来描写黄昏的美景.
【课时安排】
2课时.
【相关资料】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乌镇人.《黄昏》原载《太白》半月刊第1卷第5期,于1934年11月20日出版.
在散文《黄昏》中,作者用象征性的写法,借客观自然景物来抒写主观思想情感,寄寓深刻的含意.所谓象征性的写法,是指借某一事物来象征另一事物,或借某一具体事物来象征某一抽象的概念或某种思想情绪.在象征者与被象征者之间,必然存在着某些共同的特征.
散文近似诗歌,往往是景情并茂,写景中蕴含着深厚而复杂的情感.茅盾对大海的观察极其精细,描绘十分传神,并使用了许多拟人手法和形声词.
茅盾先生那篇脍灸人口的散文《黄昏》,词句是金色的,文采是斐扬的,但感情却是沉重的.如果不知道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那风雨如磐的社会环境,不知道白色恐怖的残忍,就无法体验出散文中的个中滋味,就不会明白为什么"一切一切,夕阳都喷上了一口血焰".
设计方案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⒈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你还读过他的哪些作品
2,教师相机介绍作者的生平资料.
二,初读课文,解题
1,"黄昏"还可以用什么词语来表示
2,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描写的是哪里的黄昏
三,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默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句子.
3,师生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4,学习生字.
重点区分:躁和燥,溶和熔.
四,作业:
1,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读词语,导入新课.
1,出示书后词语.
2,齐读课题.
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仔细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作者写了黄昏时哪些景物
(1)哪几个自然段着重描写了海浪 重点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
试着背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2)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风
(3)还写了什么 (夕阳和海鸥)
2,画出文章中作者想象的部分.
3,默读画出的部分,你能从中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4,学生交流有关的句子.
5,组织讨论:
(1)风在吹号.冲锋号!小波浪跳跃着,每一个都像大眼睛,闪着金光.
(2)愤怒地挣扎着的夕阳似乎在说:
(3)风把永生不灭的宣言带到了全世界:
三,再读课文,感受作者眼中不一样的黄昏.
四,试着背诵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
五,作业
背诵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
设计方案二
第一课时
一,揭题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题目,学生齐读题目
2,说一说自己看到的黄昏的景色什么样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生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关注书中标有拼音的字,把字音读准确,课文读通顺.
2,教师指导朗读:
(1)风在吹号.冲锋号!小波浪跳跃着,每一个都像大眼睛,闪着金光.
(2)愤怒地挣扎着的夕阳似乎在说:
(3)风把永生不灭的宣言带到了全世界
3,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4,通过查字典,小组讨论的方式理解不理解的词语.
三,再读课文,初步理解
说一说,课文写了哪里的黄昏 12
四,作业
1,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课文写了哪里的黄昏
2,课文中哪处的描写,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
二,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1,看来,作者笔下海上的黄昏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我就回到课文中,请你再来默读课文,把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句子画出来.
2,逐段交流:
重点体会和指导朗读:
(1)挤到沙滩边,啵嘶!队伍解散,喷着愤怒的白沫.
这是作者看到的吗 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
(2)风在吹号.冲锋号!小波浪跳跃着,每一个都像大眼睛,闪着金光.
(3)愤怒地挣扎着的夕阳似乎在说:
(4)风把永生不灭的宣言带到了全世界
三,从课文描写的景物和想象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小组交流.
2,交流讨论.
四,作业
写一写自己眼中的黄昏.
表达
板块教学提示:
本板块收纳了《野草》,《琥珀》,《荔枝图序》三篇文章.
《野草》引用了两个故事来说明草的力量最大,同时告诉我们,生命力是世间最顽强最神奇的力量.
《琥珀》一文向读者介绍了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这块琥珀的特点和价值.要认真领会科学家的推理猜想方式.
《荔枝图序》是一篇咏物小品,是作者为画工所绘的荔枝图写的一篇序.序文生动地介绍了荔枝的形,色,香,味等特色,为我们展示了荔枝独特的风采.
注意学习作者用不同的方式来介绍事物.学习介绍事物的顺序.并努力将介绍性文章写的生动,有趣

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436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