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案例分析]《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案例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9-03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4、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毛泽东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教学难点
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学习了前面两篇课文,我们领略了毛泽东作为诗人和领袖的风采。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伟人的内心,去感受作为普通人的毛泽东的情感世界。
1、板书课题、质疑
2、学生汇报课前收集到的有关抗美援朝的相关资料.
3、过渡语:我们怎能忘记抗美援朝中为了保家卫国浴血奋战而牺牲了的几十万中华儿女?这些中华儿女中有普通劳动人民的子女,也有毛泽东同志深爱的长子——毛岸英。
4、介绍烈士毛岸英事迹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通顺、流利,同时用笔勾画出不理解的生词。
2、出示生字,生读,注意纠音: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听闻这个噩耗后极度悲痛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
三、个性阅读,定向学习、自主感知。
1、默读课文,把自己深受感动的部分画下来多读几遍,可以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文中.
2、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重点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来感知毛主席内心的情感波澜.
一.毛主席在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他有哪些语言、表情、行动、心理活动?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1、“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2、“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3、“‘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二.当“彭老总请求将遗体运回国”“金日成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时,有哪些语言、表情、行动、心理活动?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1、“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2、“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
生练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3、“我的儿子死了,我当然很悲痛,可是,战争嘛,总是要死人的。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悲痛吗?他们就不想再见一见儿子的遗容吗?”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收集的资料中许多志愿军牺牲在了朝鲜土地上,进而换位思考毛主席作为一名伟大的领袖的想法:想到还有很多的父母不能和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儿女相见,我又怎能特殊呢?于是他做出了将儿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这是伟大父爱的延续,
是一位国家领袖从大局考虑问题的理智, 是伟人的宽阔胸怀和国际主义精神的见证。)通过朗读体会主席矛盾的心理。
三.当毛主席要在电报记录稿上签字时,他有哪些语言、表情、行动、心理活动?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1)“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岸英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
2)“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文稿放在上面.” 12
四.当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时,他看到了什么情景?表现了毛主席怎样的心情?    1、“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放在枕头上的电文稿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谁来谈谈对这两句诗句的理解?“
  2、“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联系前文”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批示,你能想象那天晚上毛主席在作为一个父亲和一个领袖时的矛盾复杂的心理吗?我们不由得不说:毛泽东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12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436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