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主要内容|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9-01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版本:九年制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十册 年级:五年级
一人一课教案: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青岛榉园学校 ) 执教者 付文涛
教材分析: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文章主要记叙了明末奇人徐霞客为了考察祖国山川地貌,不避艰险,徒步走遍了半个中国大陆,并将其游历、观察和研究记录下来,写成了不朽杰作《徐霞客游记》。歌颂了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赞扬了他为祖国旅行考察事业奉献一生的功绩。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提高学生默读能力,并在默读中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读书感受,逐步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3、能够运用联系上下文、能够运用透过词、句,体会人物精神等方法理解重点段落,词、句。体会徐霞客阅读历程的艰辛,感悟徐霞客淡泊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重、难点:
运用联系上下文、运用透过词、句,体会人物精神等方法理解重点段落,词、句。体会徐霞客阅读历程的艰辛,感悟徐霞客淡泊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教学有关课件。
2、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徐霞客资料。
教学过程:
一、直揭课题,巧设质疑点。
1、 揭题,简介徐霞客。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阅读大地的徐霞客》(齐读课题),课题中提到了一个人,他是——“徐霞客”,你对他有哪些了解?(生简介徐霞客)
2、析题,巧设质疑点。
  师:课题中说他是一位——“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你平日喜欢读什么? (读书)而徐霞客读的是——“大地”,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板书:阅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师:快速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且想想通过这一遍阅读,你又有了哪些新的收获?
(学生自由读课文)
2、正音。师:刚才同学们读书都很认真,在平日读书时要学会积累词语,老师这里有一些,谁来读读?
(正音:岷江、茶陵、锲而不舍、卓尔不群、燃松拾穗、走笔为记)
3、谈感受。师:谁来说说,通过刚才的读书,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
(生谈收获)
4、小结、质疑:你感觉这是一个怎样的阅读历程?(艰辛、艰苦……)
三、精读课文,品味精神。
(一)指导朗读,激发想象。
1、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品味艰辛历程。
  师:课文中那些句子让你体会到这是一个艰辛的阅读历程?请细细默读课文第一、二两个自然段,把有关的句子画一画。
1)生边读边画相关的句子。
2)学生交流画出的句子,抓住关键词谈体会。(出示:句子“此后三十多年,他与长风为伍……也要‘燃松拾穗,走笔为记’。”)
可抓住以下几个重点词句谈体会:
①“与长风为伍,云雾为伴”——体会:栉风沐雨的艰辛
②“行程九万里”——从数据中体会:路远、旅程长。
  教师用cai课件展示“徐霞客旅行路线图”,让学生直观感受“他用双脚,一步步走遍半个中国大陆”的奇举,感叹旅行线路之长,这其中又要经历多少的艰辛!(板书:用双脚)123
③“攀险峰,涉危涧”——体会:“险”“危”,有可能一不留神,粉身碎骨,年轻的生命就要结束,死的悄无声息。
④ “荒野露宿,栖身洞穴”——体会:荒山野岭、餐风露宿,条件艰苦。
⑤“燃松拾穗,走笔为记”——通过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体会条件如此艰辛,仍不忘坚持记录当天见闻的意志。
2、激发想象,指导朗读。
1)指名1人有感情朗读这段话。
  师:成功的朗读事会让听者脑海中浮想联翩的,愿意尝试吗?请你用心读,让你得读引起大家的联想,好吗?
2)读后,激发想象。
  师:通过他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充分想象徐霞客阅读大地的情景)
3)有感情配乐朗读。
  师:看来一个好的朗读确实让我们浮想联翩,谁还愿意尝试这种朗读?
4)感情升华读。
  师:(配乐解说,升华感情)就这样,徐霞客一走就是九万里,一读就是三十年,徐霞客一生仅活了56 岁,三十多年来,青草由绿变黄,又由黄变绿,他也由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全班配乐齐读这段话)
3、小结并质疑:(师做陶醉状)在你们的朗读中,我的脑海中仿佛也看到了徐霞客阅读大地时的情景了。同时,我还在深深地思考一个问题:“徐霞客仅仅是在用双脚阅读大地吗?”
(生:用生命、用青春、用心……阅读大地)(板书:用生命)
(二)以点带面,指导自学,品味精神。
1、自学课文其他部分,品味徐霞客“锲而不舍”的精神。
  师:课文中像这样,能让我们知道它不仅仅用双脚阅读大地,更是在用生命阅读大地的句子还有很多。再读读书,在书上找找,画下来,并在书的旁边用一句话或一个词,写写读后的感受。
1)生自学自画句子
2)汇报交流,谈体会。
(抓重点句子谈体会,如:路遇土匪、财物尽失、同伴没了、病魔威胁、与动物、迷信斗争……体会即使生命受到威胁,也不能改变他一探究竟的初衷;即使忍受再多的艰难和寂寞,也不能改变他阅读大地的激情;即使抛弃生命,也不能改变他弄清事实真相的决心。)
2、用书上的一个词语概括,这就是“锲而不舍”的精神。(板书:锲而不舍)
(三)创设情境,探寻原因,突破难点。
1、质疑探因。
  师:同学们,有没有深入的想一想,是什么原因促使徐霞客,甘愿付出生命、甘愿历尽千辛万苦,也要锲而不舍地去阅读大地?在书上找找原因,小组内交流交流。
1)自学,小组内交流
2)全班汇报交流。找到句子(cai课件出示“他发现此类书籍很少……亲自考察”)
2、创设情境,探寻原因。
1)情境一:徐霞客,我知道当时的读书人,都是死读书,读死书,认为书就是权威,都是正确的,整天埋头经书之中,对书籍是顶礼膜拜。而你却发现并立志改正书中的错误,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换位徐霞客思考并回答,探究其思想根源:敢于质疑、求真求实、为后代留下正确的答案……)
2)情境二:徐霞客,我还知道你们家祖上几辈都是读书人,书香门第,而且祖辈也有人当过官,你从小也是饱读诗书,聪慧过人的孩子,十几岁还应过童子试……面对你立下了阅读大地的这个志向,你想不想听听你的亲人和朋友是怎样议论你的?他们可能会说……123
(学生再次换位亲朋好友思考并议论、质疑。)
3)情境三:面对着传统,面对着亲友善意的劝诫和大家不解的疑问,徐霞客但你却依然故我,你又是怎么想的?
(学生第三次换位徐霞客,体会其思想根源,及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精神)(板书:求真求实)
  小结:就这样,徐霞客摒弃世俗观念,依然故我,锲而不舍的阅读着大地。三十多年中,他忍受孤独,战胜病魔,推翻错误,最终完成了这部千古奇书《徐霞客游记》!(课件)
(四)探寻《徐霞客游记》价值所在。
  师:快速浏览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一下,为什么称这部书为“奇书”?
1、生总结:第一方面:科学文献。第二方面:文学杰作
2、cai课件:《徐霞客游记》中《游天台山》节选。(师生配乐朗读。感受其文之美,其景之实,其书之奇)
四、纵观一生,探寻人物内心,感慨壮丽人生。
  创设情境:徐霞客从 22岁开始阅读大地,直至56岁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在整理着这部书稿,当他手捧书稿时一定感慨万千,若你是现在的一位读者,你想对徐霞客说些什么?
五、回归主题,领悟含义。
  师:最后,送给同学们一句话(课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希望同学们真的能像徐霞客一样,做到“知与行的统一”,这才是最完美的阅读!
板书设计: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用双脚 锲而不舍

  阅读
用生命 求真求实


教学反思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文章主要记叙了明末奇人徐霞客为了考察祖国山川地貌,不避艰险,徒步走遍了半个中国大陆,并将其游历、观察和研究记录下来,写成了不朽杰作《徐霞客游记》。歌颂了徐霞客淡薄名利、不畏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赞扬了他为祖国旅行考察事业奉献一生的功绩。
在本课的教学当中,我力求以点带面,就是通过第二段当中的“此后三十年……”一个小节突出徐霞客的卓尔不群,引导孩子体会徐霞客此人杰出和不平凡,在当时大环境中他是如何与众不同,历尽千辛万苦,求得一个真实,给后世子孙一个真实。
在张老师的指导下,现将不足总结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1、 在配乐朗读一段,我提出“你仿佛看到什么?”这一问题,如果将此一问提前至“此后三十年”朗读之前也许更佳,并且将书本上的插图引入,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徐霞客的栉风沐雨,果子充饥等等细节,而后再开始朗读,效果会更好。
2、 词串的铺垫,提前渗透。可以在准备课件之时,将同样表现人物品质的词语集合,让孩子对人物提前有个总体感受,通过这些词语表现出人物的品质或者精神。另外将此与还原至课文当中也是很好的理解词语的方法。
3、 语文意识。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可以有意识的进行语言训练,例如“九万里”三次给了我们辽阔的场面以及无限遐想。
4、 个人的喜好让我在文末教学处加上了一段《游天台山》的片段赏析,目的在于感受其文学价值。结尾处的教学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可以删去,不如再次释题,加深认识,也回应前文。
5、 板书,一定要加强板书的练习。

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4295.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