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文言文两则教案_五年级语文文言文两则教案学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2022-08-28 网络整理 晴天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荣成市实验小学  五 年级 语文  学科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课题

9文言文两则

课型

新授

课时

2课时

设计教师

教学目标设计1.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小组自主合作,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讲。 2.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做到正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悟文言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 3.学生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4.学生能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进一步了解体会我国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积累成语,文言文成语故事,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方法设计教法:运用以读代讲法、情境感悟法和点拨引导法。学法:采用自读自悟,合作学习,渗透读、思、议、悟等学法。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组块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

3.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

4.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板书:(1)谁学下棋?(2)怎么学下棋?(3)学得结果怎么样?(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组块二:整体感知,检查预习

1.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其诵读兴趣。

2.读后学生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老师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顿符号,以对学生朗读有所帮助。3.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4.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组块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遇有困难教师及时帮助。一、教材分析: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再加上学生又是第一次接触,因此,我把指导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作为教学的难点来突破。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而现代的教育家也在强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后,我先范读课文两遍,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然后领读,指导文言文的朗读方法:一要把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让学生自由练读,达到熟读成诵。让学生自读自悟,并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贯通全文。二、词句解析。(1)对句子的理解。①思援弓缴而射之这一句是写后一个人学弈时的表现,他虽然看上去在听弈秋教导,心里却在想拉弓箭射天鹅。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叙述,使结论水到渠成,具有说服力。②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谜语引入你对太阳有哪些了解? 过渡:让我们共同学习《两小儿辩日》。揭示课题。123读读古文,借助学习平台,运用学习古文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说说你读懂了些什么?再读古文,看看两个小孩子是如何来辩论的?3.两个孩子有理有据。你认同那一种观点呢?猜谜谈谈自己对于太阳的认识。学生交流自主学习的体会。提出观点:   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依据:日初出大如车盖,即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学生展开辩论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互动设计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也可向教师请教。3.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组块四:自读思考,体会文中道理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解答就课题提出的问题:组块五:联系生活,深化认识《学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4.理解课题,质疑问难:第二课时组块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请生背诵《学弈》。2.板书课题,介绍资料。3. 理解课题,质疑问难。组块二:总结学法,明确目标1.回顾学习《学弈》一文的过程,总结学习方法。(1)理解课题,提出问题。(2)读准字词,读通课文。(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4)解疑释惑,体会道理。(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2.明确方法,自主学习3.解疑释惑,体会道理(1)两小儿为什么争辩?(太阳是远是近)(2)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3)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4)对两小儿所持观点,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 4.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1)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生分组表演故事。(学生自由选择使用现代话或使用文言文表演)(3)学生背诵课文。这是《学弈》一文的结语,对文中所讲的事情作了结论而未论证,但论证已包含于叙事之中。抓住前面一句“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读懂“弗若之”的原因,明白专心致志地做事和三心二意地做事,结果是完全不相同的。为了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可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③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这是一小孩在争辩时的观点,他是凭自己所观察到不同时间太阳大小的变化所做出的判断。④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这是另一小孩在争辩中的观点,是根据不同时间太阳照在身上的凉热感觉得出结论的。⑤孰为汝多知乎?这是两个小孩见孔圣人不能裁决,笑着说的话──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本句采用反问的句式,表现出两个小孩的天真可爱。三、推荐阅读:《孟子·告子》和《列子·汤问》。现在,谁能对两小儿的争辩做个判断?现在,我们能够轻松解决的问题,为什么在几千年前的孔子却(不能决也),以至被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解释“不能决也”、“孰为汝多知乎?”5.小结。学生交流当时孔子不能解决这一问题并不是其掌握的知识不够多,而是他对事物的认识同样受到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制约,因而带有局限性,所以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人或事。

板书设计

文言文两则123

学弈

专心致志     胜(强)也

三心二意     败(弱)也。

两小儿辩日日初出                      日中一儿               沧沧凉凉(近)        如探汤(远)一儿              大如车盖 (近)        如盘盂(远)

课后反思当学生理解了古文所介绍的内容后,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能够轻松解决的问题,在几千年前的孔子却“不能决也”?进而引导学生认识到,当时孔子不能解决这一问题并不是其掌握的知识不够多,而是他对事物的认识同样受到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的制约,因而带有局限性,所以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人或事。当然,在本课教学中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由于受教学时间的限制,帮助学生揭开本文知识奥秘的是教师所提供的局域网页,如能放手让学生通过搜索互联网中的资料来解惑,那么信息技术的运用就更恰到好处了。123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4110.html

Copyright @ 2011-2019 教案下载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