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人教版 语文第二单元_人教版五下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jiaoan.jxxyjl.com--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第二单元单元备课导语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事。一只昆虫,一个玩具,一次发现,一场争执……看起来微不足道,却包含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本组课文真实地再现了多彩的童年生活,讲的是别人的故事,却又好像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训练点:阅读本组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词句表达的情感,并学习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精读课文
课题5、古诗词三首
6冬阳·童年·骆驼队
8童年的发现学 习目 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牧童》。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诗中情景的方法,感知诗词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4.通过古诗词的学习,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训练点:阅读本组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词句表达的情感,并学习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1.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怀念童年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训练点:阅读本组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词句表达的情感,并学习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4.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1.会写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训练点:阅读本组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词句表达的情感,并学习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学 习重 点理解诗词的意思,背诵、默写诗词,体会童年生活的无邪和美好。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围绕关于“骆驼队”的回忆来表现童年生活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课后题1、有感情的背诵课文。默写《牧童》。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3)大二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3、读了这三首古诗词,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到怎样的乐趣?(训练点:阅读本组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词句表达的情感,并学习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说说骆驼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课文描写的一些场景和画面,一定使你印象很深。找出来,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训练点:阅读本组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词句表达的情感,并学习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我”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3、课文最后说:“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现与发明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先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在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训练点:阅读本组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词句表达的情感,并学习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4、你觉得费奥多罗夫是个怎样的孩子?先概括地说说对他的印象,在具体说说理由。1234567891011121314略读课文
课题《7*祖父的园子》《9 儿童诗两首》
导 语
链 接
语童年冬阳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下面这篇课文中的哪些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默读课文,说说“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训练点:阅读本组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词句表达的情感,并学习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读下面的儿童诗,交流读后的感受。如果有兴趣,你也可以试着写首诗。(训练点:阅读本组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词句表达的情感,并学习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习
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蚂蚱、樱桃、蚌壳、瞎闹、锄头、倭瓜、水瓢、圆滚滚、一动不动”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训练点:阅读本组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词句表达的情感,并学习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虎牙、水墨画”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训练点:阅读本组课文,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体会词句表达的情感,并学习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习
重点引导学生自主读书,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词语盘点读读写写要求会读,会写32个词语,并且要会运用。读读记记要求会读、会认16个词语。口语交际习作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学会倾听、交流、互动。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指导学生具体有序地写出童年有趣的事情,表真情实感。围绕是否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是否表达了童年生活的有趣,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回顾拓展交流平台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回顾与整理。日积月累
积累名言警句。
展示台激发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兴趣,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总第12、13 课时
课 题5、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认识的字。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词。默写《牧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诗词的意思。3、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短文。
教学重点理解诗词意思,体会诗词意境,练习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1、了解诗人的生平。2、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1234567891011121314
教 学 过 程 (第 1 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是一幅幅美丽的画,而我要说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歌,读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今天,咱就一起来试试。二、初读古诗,想象画面1、自由朗读两首古诗。注意“蓑”、“遮”的读音和写法。2、指名诵读,读出诗歌的节奏。全诗节奏可以这样划分:“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3、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在《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三、品读古诗,领悟诗意1、师提出自学要求,生自由组合,选择其中的一首合作学习,进行品读理解:自学要求:⑴ 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意。⑵ 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⑶ 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⑷ 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形象、流畅地描述出来。(学生自主学习)2、交流反馈: ⑴ 学习《牧童》:① 理解字词。② 精读诗句,理解诗意,领略诗境,领悟诗情:a、“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两句。b、“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说说诗句的意思和感受,然后感情朗读。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畅,他的生活是那么无忧无虑,非常惬意。c、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牧童呢?从哪里看出来的?是一个可爱、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小牧童。d、如果你就是牧童,你会在月光下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而诗人又想借这个小牧童表达什么呢③ 诵读古诗,感受意境。⑵ 学习《舟过安仁》:① 理解字词。② 品读诗句,入情入境:a、“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读了这两句,你好象看到了什么?b、“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两个孩子淘气可爱、天真顽皮。(从“张”、“使风”等动作中看出。)c、你喜欢他们吗?诗人喜欢吗?为什么?③ 带着自己的体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孩子的调皮,感受那悠闲的画面。四、再读古诗,陶冶情趣
比较两首诗,你有什么话想对谁说?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2、默写《牧童》。3、选择其中一首古诗,可自创一幅图画,也可改编成一篇小短文【板书设计】牧童
铺
弄 安然自乐
饱
卧
舟过安仁
两儿童————聪明、有智慧【教学反思】今天这堂课我觉得做的最好的是在教学《牧童》这首诗里,引导学生对“不脱蓑衣卧月明”展开想象。学生有的说牧童在欣赏大自然演奏的乐曲——青蛙呱呱、小溪潺潺,有的说他在跟天上的星星聊天,学生的脑海里有无穷无尽的新奇想法。在想象中学生体会到了古代儿童生活的自由自在,野外生活的美妙、惬意。然后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心灵世界的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1234567891011121314(第2课时)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牧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哪个孩子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另外几个男孩,走进他们的生活。二、揭题解题,获得知识1、引导学生观察此课题与其他诗歌题目的区别。2、了解“词”的有关知识。3、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村居》。4、初读全文,读准读通:⑴ 自由读词,读准字音。(注意:醉、媚、锄、媪、亡赖、剥。)⑵ 合作探究,理解字词。⑶ 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且读且评,读出韵律节奏。三、品读全文,获得美感1、边读边想象画面,谈谈有什么感受,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 2、课文中,什么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⑴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感情练读,读出孩子们的轻松、活泼、愉快。⑵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他们会亲热地说些什么呢?这句中的哪个字生动地写出了他们的心情?(“醉”。)难道仅仅是酒使他们醉了吗?说说你的体会。⑶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结合图画,说说感受。四、再读全文,升华情感1、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悟情。2、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欣赏到的画面描绘出来吗?3、总结:乡村条件简朴,但环境优美,夫妇恩爱,孩子勤劳,生活温馨,难怪令人陶醉。你能通过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配乐朗读或背诵。五、课外拓展,激发兴趣1、背诵这首词。 2、把这首词改编成一篇优美的短文。3、改编歌曲,用自己喜欢的曲调唱《清平乐·村居》。4、收集、背诵其他描写童年趣事的古诗词。 六、练习设计1、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⑴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⑵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⑶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2、读了这三首古诗词,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体会到怎样的乐趣?3、利用课余时间,读读宋词等经典文学作品,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补充资料】 作者生平:吕岩:字洞宾,唐代京兆人。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诗以善写田园著称,南宋四大家之一。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其词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板书设计】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如临其境 如闻其声 珍爱生命
壮志难酬 忧国忧民 热爱生活总14、15课时
课 题
6、冬阳·童年·骆驼队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9个认识的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了解作者童年时对骆驼的喜爱,想象课文描写的童年生活画面,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3、背诵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小说《城南旧事》。
教学重点能从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两段。1234567891011121314
教学准备1、歌曲《送别》。2、简单制作课件
教 学 过 程 (第 1 课时)
一、谈话导入,营造氛围
1、时光悄悄流逝,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藏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深处。你还记得小时候哪些有趣的事呢?(《送别》的音乐轻轻响起。)
2、看来,幸福的童年真是各有各的幸福。这节课,我们再一起走进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童年。
出示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
生齐读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三个词组成了文章的题目。从这三个词语当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忆他那充满稚气的童年往事吧。
二、交流信息,了解作者与背景
1、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
2、结合“资料袋”,总结出示。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⑴ 借助文中注音和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⑵ 思考: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
2、汇报、交流(教师及时板书):
⑴ 注意“嚼”字的读音和写法。
⑵ 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这四个片断。
四、品读课文,体会童年趣事
1、刚才我们一起说了作者童年的往事,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那就拿起笔来,把你觉得最有趣的一件事用笔划一划,然后在旁边用简单的一两句话或一个词写下你的感受。
⑴ 再读课文,边读边划,体会感悟。
⑵ 汇报、交流:
① “学骆驼咀嚼” :
a、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
b、“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c、教师范读,学生想象。
d、生交流:想象到的“我”学骆驼咀嚼的画面。
e、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② “想象驼铃用处”
a、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
b、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
c、“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
d、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在这里,爸爸会想些什么?笑的是什么?
e、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如果此时你就在场,你又该如何回答呢?
想一想:“我”为什么会有和大人不同的想法。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f、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五、总结学法,布置作业
1、学生归纳,教师总结:反复品读→画词句、谈感受→感情朗读。
2、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写自己观察小动物的一个场面。
【板书设计】
冬阳·童年·骆驼队
1、冬天骆驼咀嚼、系铃铛,
2、冬春之交骆驼脱毛,
3、夏天不见骆驼影子。
4、童年时代结束及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教学反思】1234567891011121314
课文围绕骆驼队,回忆了小英子童年的几件事。为了让学生走进这些童年的回忆,我通过抓重点词句,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作为我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了更好落实本文的教学目标,我将训练点定格于描写这几件事的段落当中,抓住印象深刻的场景和画面,从而进行落实。文章中有一个细节,描写童年的林海音和爸爸讨论骆驼脖子上的铃铛是干什么的,童年的浪漫与诗意,成人世界的现实与理性,在这样的描述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这时有人问你,骆驼脖子上的铃铛是干什么的,你打算怎样回答?”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热烈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在这个环节中,我的设问引起了学生思维的警觉,孩子们表现了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教 学 过 程 (第2课时)一、回顾学法,复习导入回忆本课主要内容,复习学习方法。二、迁移学法,回忆童年1、“想替骆驼剪毛”: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太阳特别暧和……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读读这段话,从这段话里又看出了什么?⑴ 看出“我”很爱整洁,想把骆驼弄干净一点。⑵ 从这个片断中体会作者叙述的真实,描写的逼真。⑶ 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2、“追问骆驼去处”:⑴ 自由朗读这个片段。⑵ 从“总是问,总是问”联系全文内容,想想,“我”可能还会问些什么?⑶ 从“追问骆驼去处”这个片段体会到“我”的好奇心和对骆驼的喜爱。 ⑷ 分角色感情朗读。三、继续品读,怀念童年这么多的为什么,长大后的“我”还会再问吗?“学骆驼咀嚼”、“想替骆驼剪毛”这些事还会再做吗?请找出文中相应的自然段。1、自由朗读,体会情感。2、全班交流:⑴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① 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每个人都得长大,童年也就一去不还了。② 童年可以有漫无边际的想法,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长大后却离我们渐行渐远。③ 那些童年往事仅管傻,仅管幼稚,却都是我们最美好的回忆。 ⑵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⑶ 细细品读这两个句子,体会作者情感。⑷ 带着感悟有感情地朗读。四、总结全文,珍惜童年正是和这篇课文一样,《城南旧事》写出了我们每个人的共同感受,所以才能深深地打动读者。后来,它被拍成了电影,又深受观众的喜爱。(再次响起《送别》。)让我们伴着深情的音乐,再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两段话。(照应开头,再次深化本课主旨。在配乐朗读中,共同把情感推向了高潮。)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2、写一段自己的童年中最有情趣的事情。3、推荐阅读小说《城南旧事》。六、练习设计12345678910111213141、读一读,写一写:毡帽、装卸、咀嚼、沙漠、寂寞、棉袄、袍子、傻子。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课文以________为线索,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几个片段,表现了_________。“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第 16 课时
课 题7祖父的园子
教学目标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教学重点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如何表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让学生了解作家萧红,读一读她的有关文章。
教 学 过 程 (第 1 课时)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上节课,我们随着台湾作家林海音一起感受了她在北京城南的那段美好时光。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另一位女作家萧红,走进《祖父的园子》,一同感受她的童年生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思考:你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并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谈谈理解。三、研读课文,体验情感1、默读课文,找出印象最深刻的情景,体会“我”的心情:学生自主学习。2、汇报交流:⑴ 对园子的印象(1~3小节):“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什么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① 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② 有感情的朗读,读出热闹和生机勃勃的感觉。⑵ “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4~15小节):“伏在”、“乱钩”,说明“我”的举止很天真可爱,说明了园子不仅是童年的乐园,而且是学习的大课堂① 小结: “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干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我”在园子里干活就是玩,玩就是干活,反正都充满了欢乐。)② 选择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我”的快乐。(“捡了这个,扔了那个,心里却又想着另一个”,这种微妙的心情,是每个孩子共有的心理特点,因此,这一环节应重视孩子的朗读体验,读出孩子所特有的俏皮可爱。)1234567891011121314⑶ 感受园子里所有生命的自由(16~17小节):① 思考: 从这两段话中读出了什么?是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② 交流、讨论: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 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③ 重点朗读17小节,体会其中的自由和快乐。⑷ 有感情地朗读后面三段话,通过适当的语气把“我”的快乐心情读出来。 四、回归全文,领悟写法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兴趣的,还可以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2、摘抄课文中体现童真童趣的句段。3、课外阅读有关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尔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六、练习设计1、理解下列句子:⑴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⑵ 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2、读了这篇课文,最大的感受是什么?3、扩展练习:我觉得祖父的园子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板书设计】7 祖父的园子
栽花拔草、铲地摘瓜
“我”在后园吃黄瓜、追蜻蜓、捉蚂蚱、扬水“下雨”
(童年生活难以忘怀,使人向往)总 第17、18课时
课 题
8、童年的发现
教学目标1、认读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4、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2、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1、回忆自己童年的“发现”。2、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途径收集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料。
教 学 过 程 (第 1 课时)
一、读题质疑,激发兴趣
难忘的童年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得成长着,有笑,也有泪;有喜,也有忧……今天我们学习《童年的发现》,不知它又能带给我们哪些感受。1234567891011121314
出示课题:童年的发现
从课题中,你最想了解什么?
二、紧扣“发现”,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3、仔细读读这几句话,理解句子意思,并带上自己的理解转述这几句话。
4、联系整段话,反复朗读,体会当“我”发现这个规律时,是怎样的心情。(格外高兴、得意……)5、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三、围绕“发现”,精读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谈谈自己的体会。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并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2、探讨交流,理清脉络:
⑴ “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⑵ 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那么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人怎么会是鸟?”
⑶ 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具备的某些特征。”
⑷ “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四、转述发现,小结课文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我”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体会作者执著探究的精神。
五、布置作业
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的朗读。教 学 过 程 (第2课时)一、 回忆导入,激趣朗读“我”的发现有趣吗?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二、再读课文,体味感受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作者的秘密被是怎样被证实的。2、引导理解“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当老师讲到“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时,“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居然跟进化论的观点完全一致,因此,“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这里丝毫没有恶意。那么,为什么老师会以为“我”不怀好意呢!3、引导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意思。⑴ 结合自己的实际回忆讲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⑵ 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通过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用自己的话举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⑶ 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1234567891011121314三、结合课文,赏析作者从“我”的发现和发现过程,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找出相关的句子来理解,并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1、“我”是一个富于幻想的孩子:“每天夜里做梦我都会飞……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人是由细胞构成的……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2、“我”是一个执着探索的孩子:“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等你们升入高年级,上课时老师都会给你们讲解。“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3、“我”是一个幽默风趣的孩子:“听完这句话,你大概会忍不住哈哈大笑……竟使我当众受到了惩罚。”“幸亏他没有容我解释……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或发现,有时还会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四、联系生活,总结交流1、从“我”的童年发现中,你有什么启发或体会?2、你在学习、生活中有没有自己的发现?说出来和大家交流交流。五、布置作业1、写一写自己的“发现”。2、收集同学间的发现,看看谁的发现最有意义。【练习设计】1、写出近义词:祸患── 迷恋── 妨碍─2、写出反义词 轻盈── 澄澈──3、理解句子:“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板书设计】童年的发现起因:人是由简单生命进化来的经过:胎儿再现了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结果:面临受驱逐和迫害的风险启示:善于观察,大胆发现总第 19课时
课 题9、儿童诗两首
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丫”“汲”,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水墨画”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3、背诵喜欢的诗歌,感悟儿童诗的特点,尝试写一首儿童诗。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比较两首儿童诗表达方式上的区别,领悟儿童诗的写法。
教学准备1、找几首儿童诗读一读。2、了解《水浒传》里面的英雄人物。
教 学 过 程 (第 课时)一、学习《我想》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⑴ 此时,如果有一位神仙站在你面前,能帮你实现一个愿望,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⑵ 是啊,美好的愿望有那么多,要是都能一一实现那该多好啊!这不,有一个孩子就把自己的愿望写进了诗里,他的愿望是什么呢?赶紧去读读吧。2、初独诗歌,明白大意:指名分小节读诗(注意“丫”、“汲”的读音)。自由读诗,读通顺,读流利,并想一想,孩子的愿望是什么?1234567891011121314交流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师随机板书。)3、精读诗歌,进入情境:⑴ 那么多愿望中,哪一个最令你神往?说说理由。⑵ 诵读最神往的愿望,品读这一节诗句,想象画面。⑶ 想象“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愿望?有感情地朗读4、赏析诗歌,领悟写法:⑴ 生自由朗读全诗,体会这首诗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⑵ 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每一小节都以“我想……”作为开头,表达自己的梦想。每一小节里都有一个叠音词如“悠呀,悠──”“长呀,──”这样的语句。教师引导学生小结:⑶ 生再次自由读文,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⑷ 全体齐读。二、学习《童年的水墨画》1、自由读诗:生自由朗读全诗,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的打上“?”。2、理解大意:⑴ 指名生读诗,其余生边听边试着在每节的标题后加上动词,概括主要内容。⑵ 生个别回答,教师随机板书:“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⑶ 分组读诗,生概括全诗大意。⑷ 学生质疑,释疑3、赏析诗句⑴ 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反复诵读、体会。⑵ 欣赏交流佳句,如:“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等语句,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感受童年的天真有趣。⑶ 感情朗读。4、鉴赏写法:⑴ 默读两首诗,比较这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区别?⑵ 交流感悟。⑶ 小结:第一首,每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并且都围绕“梦想”这一主题,语言比较跳跃。第二首,主要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有一种动态的美,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⑷ 模仿这两首诗中的其中一首,记录下自己的童年梦想与童年趣事。⑸ 生动笔习作,教师巡视。⑹ 交流作品,师生互动点评。三、总结延伸童年,有太多值得我们记忆、收藏的场景,请大家课外多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我们对童年生活的记忆,或者仿照课文写法,记录下自己童年的精彩片段,与大家分享。【练习设计】1、 我的梦想是……2、仿照课文尝试写首诗歌。【板书设计】
9 儿童诗两首
我想 童年的水墨画
美好 街头阅读
的 溪边钓鱼
愿望 江上戏水
丰富的想象 快乐童年1234567891011121314总第 20、21 、22 课时
课 题口语交际·习作二
教学目标1、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学会倾听、交流、互动。2、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3、指导学生具体有序地写出童年有趣的事情,表真情实感4、围绕是否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是否表达了童年生活的有趣,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点通过讲述童年故事,收集反映童年难忘的生活片断,通过交流,拓展学生的思路,使他们从不同角度讲述自己童年的故事,在交流中表现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进一步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激发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的情怀
教学难点把故事讲述具体,清楚,并能注意表达方式,使其能引起听众的兴趣。并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交际与习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1、有关童年的音乐磁带。2、收集有关童年的碟片及照片。
教 学 过 程 (第 1课时)
口语交际 一、引导回顾,体验童年情趣
1、回顾学过的《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等课文,说说这些文章给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什么。2、你能说说这些场景为什么能使你印象深刻吗? (有趣、天真、可爱……)二、打开记忆闸门,回忆自己童年1、我们的童年生活又是怎样的?是不是也有很多有趣、天真、可爱的故事?让我们静静地回到回忆的深处,去找回我们的童年。2、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童年难忘的故事。要求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3、学习小组内相互说说自己最难忘的事情。三、课堂交流,分享童年1、评选出最难忘的童年故事(在学习小组内进行)。2、班级交流最难忘的童年故事。组内其他的同学说说推荐的理由。3、师生共同评议,并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四、修改提高,难忘童年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修改,把童年故事说得更清楚更具体。2、开展童年故事会。3、从内容、态度、表情达意等角度评选“最佳”童年故事。五、课外延伸,生活中说 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共同回忆自己童年发生的有趣的事。教 学 过 程 (第2课时)
习作指导
一、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
同学们,还记得《童年》这首歌吧!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那许许多多的童年往事,会不时地在我们的眼前浮现,你看,那会飞的梦,那冬阳下的骆驼队,那一声“精彩”和“糟糕”……今天,老师让同学再来回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往事,并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板书:童年趣事1234567891011121314
二、自由交流,拓展思路
可以分两种方案进行:
方案a: 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明确图画内容。再引导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用自己的话,编成一个内容具体的故事
方案b:小组交流,说说自己以前的有趣的事情。
三、班内交流,评价指导
1、指名学生叙述刚才准备的有趣的童年往事。要求把故事的过程说具体、清楚。
2、组织评价: “他说的童年往事是不是有趣?”“他是不是把故事发生的过程说。鼓励学生在习作中用上平时积累的词语,选择喜欢的表达方式。具体清楚?”或者“你说的什么地方你最欣赏?”“你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听清楚?”“你对怎样说得更好有什么建议?”等。
四、明确要求,草拟作文
1、读“作文内容”,明确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什么要求。
2、把自己的童年趣事写下来。
3、交流习作,提出修改建议。写好之后,可以同学之间互相交换着看,并展开评价,欣赏写得好的地方,指出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建议。
五、小结谈话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仿佛又回到了有趣的童年。由于时间关系,大家还没有把全文改完,可以在课后继续修改完,让老师和同学们最后也能分享到你们的童年趣事。教 学 过 程 (第3课时)
习作讲评 一、导入课题,组织典型作文的讲评1、同学们,老师阅读了同学们的作文,就好像走进了你们的童年,感受到了大家童年的纯真和美好。2、出示教师事先从学生的初稿中发现典型。3、用投影仪展示优秀习作,可以让作者朗读。4、师生共同评议:他写的童年往事是否有趣,他是否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这篇习作在语言运用方面,你最欣赏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欣赏?还有什么建议?二、组内评改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要求学生先在小组内读自己的习作,再指出自己习作的优点和不足,然后让其他同学评一评优缺点,提出修改建议。三、佳作欣赏1、小组推荐优秀习作,让大家赏析。2、作者谈自己在修改习作过程中的收获。3、朗读作品,佳作上墙。总第 23、24课时
课 题
《回顾·拓展二》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朗读,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揣摩文章表达的真情实感。2、通过朗读积累,体会人生的一些道理,懂得少年应该立志、惜时、求索等。3、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成本的书,在读书中积累语言,在读书中体会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围绕语言艺术这个专题,交流在读了那些具有艺术魅力语言后的感受与体会。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喜欢的对联。
教 学 过 程 (第 1 课时)一、交流平台1、边放音乐,边翻看童年影集。12345678910111213142、过渡:同学们,童年的歌声还在我们的耳边回荡着,童年照片中的美好画面还在我们的眼前浮现,大家想不想把自己认为最有意思、最有趣味的童年往事同大家分享呢?3、学生交流。4、回顾本组内容,说一说《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等课文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的场景。师:为什么这些场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5、师:怎样才能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呢6、学生交流。7、教师小结。二、日积月累1、熟读这几条名言警句2、学生互相说一说自己的理解,教师解释学生提出的疑问。3、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比一比,看谁理解得准,背得快。4、补充名言警句:凡是天性刚强的人,必定有自强不息的力量。(罗曼·罗兰)没有伟大的愿望,就没有伟大的天才。(巴尔扎克)5、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名言警句三、课外书屋1、导入: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些作家小时候的趣事,很多名人都有自己不平常的童年,前苏联作家高尔基就有一段不平常的经历。2、学生快速浏览课本内容。3、学生发言谈对高尔基的了解。4、师:每个人的童年是不同的,童年不光有快乐,也有苦难。让我们阅读《童年》,和高尔基一起感受他的童年生活吧!5、教师补充并建议学生读一读课外描写中外伟人、名家童年生活的书。四、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1234567891011121314
本文来源:https://jiaoan.jxxyjl.com/xiaoxuewunianjiyuwenjiaoan/114023.html
-
薛法根《爱如茉莉》教学实录_《爱如茉莉》第二课时实录详细阅读
《爱如茉莉》第二课时 执教:泰州市海光中心小学 梦轩一、复习导入。 1茉莉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呢?我请一位同学上来写,其他同学把这几个词语写在自己的默写本上。(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向母亲提出了一个问题,...
-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目录_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导学案详细阅读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新词。3、 初步体会诗歌描绘的美妙意境,感受世界的绚丽多彩,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课前预习]1、实践准备、行知合一:a、课前去大自然中游览,利用清晨与黄昏,用自己...
-
囚歌教学设计|囚歌教案详细阅读
[预习提示]:1. 认真读课文,划出文中不认识的生字,采用查字典的方式理解意思并组三个词语标在书上。认读二类字至少三遍。2. 再读课文,并识记会写田字格中的一类字(囚、锁、敞、躯、棺)。3. 三读课文,画出重点词语,通过查字典初步理解词意(永生、地下的烈火、活棺材) 。4. 再读课文,能简单说出文章...
-
假如没有灰尘阅读答案|《假如没有灰尘》详细阅读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诗句: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读一读,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拂拭”是指掸掉或擦掉灰尘,“勿”是“不要”的意思,“尘埃”就是尘土。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从古代到现在,人们总是经常擦拭灰尘,使(物品)不沾染尘土。)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灰尘有哪些危...
-
[学会看病教学设计一等奖]学会看病教学设计详细阅读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重点】 引...
-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_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期末复习资料苏教版详细阅读
《天火之谜》1 课文讲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实验”的事,赞扬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研究和实验,才能解开大自然的奥秘。2 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3.选用课文语句概括段意。《厄运打不垮的信念》1...
-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文]《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课堂实录详细阅读
初读课文时,学生认真的自由读了一遍课文之后。我想检查一下学生的读书情况。 师:如果现在有机会让你任意选读一段,你会读哪一段? (季丹妮站起来读了描写科技人员攻克难关的一段,但不甚流利)。 师:老师已经猜到你为什么要读这一段话。先放一放,等会儿深入学习课文之时,看看老师猜得是否正确。我想如果你喜...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电子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我喜欢·同步练习详细阅读
知识广角一、把下面各字的拼音补充完整。m( ) y( ) ( )an l( ) ( )ui ( )e zh( ) h( )莓 殷 炫 峦 遂 澈 稚 凰 二、辨一辨,组词写好后给同桌听。莓...
- 详细阅读
-
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教案_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详细阅读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5课《黄鹤楼送别》教材简析 《黄河楼送别》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课文 本课属于“文包诗”的形式,即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诗歌的拓展和诠释,诗歌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互照,情景同现,是培养学生...